正文 第17章 健康度過青春期(5)(1 / 3)

20年前,女孩也在北京的一所大學裏上學。大部分的日子,女孩也都在焦慮、自卑中度過。她疑心同學們會在暗地裏嘲笑自己那肥胖的樣子太難看。女孩不敢穿裙子,不敢上體育課。大學結束的時候,她差點兒畢不了業,並不是因為功課太差,而是因為她不敢參加體育長跑測試!老師說:“隻要你跑了,不管多慢都算你及格。”可女孩就是不跑。女孩想跟老師解釋,她不是在抗拒,而是因為恐懼,恐懼自己肥胖的身體跑起步來一定會遭到同學們的嘲笑。可是,女孩連給老師解釋的勇氣也沒有,茫然不知所措,隻能傻乎乎地跟著老師走。老師回家做飯去了,女孩也跟著。讓老師好煩,於是勉強算她及格,這才把她打發走了。

在一個電視名人訪談節目上,女孩對男孩說:“要是那時候我們是同學,可能是永遠不會說話的兩個人。你會認為,人家是北京城裏的姑娘,怎麼會瞧得起我呢?而我則會想,人家長得那麼帥,怎麼會瞧得上我呢?”男孩,現在是中央電視台著名節目主持人,經常對著全國幾億電視觀眾侃侃而談,他主持節目時的從容和自信使人印象深刻。他的名字叫白岩鬆。女孩,現在也是中央電視台著名節目主持人,而且是第一個完全依靠才氣而絲毫沒有憑借外貌走上中央電視台主持人崗位的。她的名字叫張越。當張越以自信和聰慧主持著中央電視台重大節目,並得到社會承認時,誰會想到這個女人也有因為自己的胖而自卑的曆史呢。還有李楊,為了戰勝自卑,李楊為自己製訂了一係列措施,以此搬動心中的障礙。

自卑其實是可以擺脫的,隻要我們願意,我們就能走出自卑的陷阱,我們就能找回信心,明天就一定屬於我們自己。

健康小檔案

如高爾基所說:你們應該培養對自己力量的信心,而這種信心是靠克服障礙,培養意誌和“鍛煉”意誌而獲得的。立誌成才的青少年朋友,努力培養自己堅強的意誌,不斷增強自信心吧。

培養進取精神

1915年,俄國的一位27歲青年寫了一篇作品《愚笨的一天》,寄給了當時編輯《記事月刊》的高爾基。兩周之後,退回了原稿,並附有高爾基的一封信:“故事的題材很有趣,但寫得不好:沒有寫出背景,對話沒有趣味,主人公體驗的戲劇性寫得不清楚。你再試試寫點別的東西吧。”

從此,這位青年13年沒有動筆。他悲觀失望了嗎?沒有。十月革命後,他領導了“高爾基工學團”,使一批被舊生活殘酷蹂躪的流浪兒變成了社會新人。在教育、改造“流浪兒”的過程中,他閱讀了古典文學名著,投入生活激流,寫了大量的讀書筆記,搜集、整理了“流浪兒”在蘇聯黨和政府的關懷下健康成長的生活史實。高爾基從意大利回國後,特意來到了“高爾基工學團”,並跟這些失足青少年生活了三天。高爾基在與“流浪兒”愉快、親密的交流中,不僅鞏固了他與“流浪兒”建立起來的深厚情誼,而且看到了當時國內到處存在的兒童流浪和兒童犯罪的現象,以及一位青年是用怎樣的態度和方法去消除挽救這些“流浪兒”的。尤其是高爾基聽了這位青年的彙報後,對於他在教育、改造失足青年中付出的艱苦勞動更為感動。高爾基熱情鼓勵他一定要把這段有意義的生活記錄下來,請他寫一部書。高爾基說:“你做的這一切真使我感動,你應該把這一切都寫出來,不應沉默。不應該把你在艱苦工作中獲得的成就秘而不宣。寫一本書吧!”這位青年在十幾年生活積累的基礎上,在高爾基熱情的幫助下,隻用了兩個月的時間,就創作了一部著名的長篇小說《教育詩》。《教育詩》的扉頁上寫道:“謹以一片忠誠和熱愛,獻給我們的領導人、友人和導師馬克西姆?高爾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