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5章 健康度過青春期(3)(3 / 3)

養成親近自然的習慣

美國西雅圖的華盛頓醫科大學教授霍爾姆斯博士和他的研究機構發明了一種測試壓力的方法,它列舉了我們麵臨的充滿壓力的事件。得分值較高的事件通常比那些得分值低的事件產生更多的壓力反應。如果壓力太大,就應該注意你的健康了。

要測試一下自己的壓力水平。你可以記下過去一年你所經曆的各個壓力事件的分值,用這個分值乘以你一年中經曆該事件的次數,但最多不超過四次(如果同一事件發生在你身上不止四次,就乘以四),最後將它們加起來。

霍爾姆斯博士和他的研究小組發現健康和壓力之間的明顯關係:得分高的人,特別容易得嚴重的疾病。得分超過300的人,80%會很快病倒;得分介於200~299之間的人,50%很快會患病;得分介於150~199的人,隻有30%會很快得病。

不過得出分數之前,我想提醒你,真正的意義不是你得多少分,而在於你如何對這些壓力作出反應。所以,如果你得分較高,把它看作一個警告或減輕壓力的促進因素,不要把它看成某種厄運的征兆。

有位睿智者說:“當我們明心見性,達到內外如一、心物合一的境界,我們便能從任何細微的事物中獲得智慧的啟示。安靜地看一瓢水,可以聽到它演示的清淨義,請汲來柔潤自己的心田;細致地看一朵花,可以聽見它宣說的莊嚴義,請掬來美化自己的生命。這就是奇妙的無情說法,萬事萬物,無時無地不在百般譬喻,殷勤示教,你聽見了嗎?”

實際上,人與自然有千絲萬縷的聯係,人的奧秘,也就是自然的奧秘。狗能預測感知到地震將要發生,其實人也一樣,甚至比狗更加靈敏,隻不過是表現的方式不同罷了。自然倘若生病了,人類必會發生災難,這是千真萬確的。相反,人類的某一類的病實質上反映的是:自然的某種不和諧。

找回生命的本真,唯一的出路就是親近自然。

我們應該將親近自然確定為你精神追求中的重要的一部分,不妨每天出去散步,這樣一方麵可以呼吸新鮮空氣,鍛煉身體;另一方麵可以讓你的內心感受陽光、藍天、大地、世間萬物的美麗。

健康小檔案

經常去接觸自然,並將自己置身於一個充滿積極向上情感的世界中,心情會豁然開朗。

健康心理的培養

和諧的人際關係

阿爾貝托和妻子維多利亞女王感情和諧,但也曾有不愉快的時候。有一天晚上王宮舉行大宴,女王忙於接見王公貴族,卻冷落了丈夫。阿爾貝托很生氣,就悄悄回臥室去了。不久有人敲門,阿爾貝托很冷靜地問:“誰?”

“我是女王!”外麵答道,語氣有點生硬。

門沒有開,房間裏沒有一點動靜。女王悻悻地離開了,但她走了一半,又返回,再去敲門。裏麵又問:“誰?”女王和氣地說:“維多利亞。”可是門依然緊閉。維多利亞氣極了,想不到以女王之尊竟然敲不開一扇房門。她帶著憤憤的心情走開了,可走了一半,再次折返。於是又重新敲門。

阿爾貝托依然冷靜地問:“誰?”女王委婉溫和地說:“你的妻子。”

我們每個人都希望能得到別人的尊重,盡管你自覺不重要,隻要你肯為別人著想,自然會有人覺得你的重要。如果能夠常以“你重要,他重要,我不重要”的觀念,來待人處世,不知道會因而廣結多少人緣,化解多少紛爭,給人多少希望,增添多少歡喜。

重人而後人重之,倘若你能夠經常秉持“你大我小,你有我無,你樂我苦,你對我錯”的心態,自然能夠化解許多煩惱爭執。

尊重別人首先要學會欣賞。欣賞是一種積極的樂觀向上的人生態度,是建立在善於發現和摒棄嫉妒、悲觀厭世的不良心理基礎之上的優秀品質。要學會欣賞他人的貌美、體健、學厚、文博……欣賞老年人之經驗豐富,中年人之年富力強,青年人之青春與活力,少年人之天真爛漫。總之,隻要願意欣賞,就總能找到欣賞的理由。隻要學會了欣賞,就學會了尊重。

第二是要有“三人行,必有我師”的良好心態。在我們周圍,在我們生活的集體中,不乏學習的楷模。他人儀表美、心靈美、語言美、品質美都是我們學習的好榜樣。他人淵博的知識,敏捷的思維,善辯的口才,傑出的才華,精湛的藝術,完美的人格,豐富的愛心,奉獻的精神等等都是值得我們仰慕與學習的。確立“三人行,必有我師”的處世哲學,我們就學會了尊重他人,虛心地向他人學習,取長補短,進而豐富和發展自己,使自己的藝術人生充滿藝術。

第三是要學會使用常用的文明用語。人是情感動物,人類的情感很大程度上是用語言作為交際工具的,是用語言傳遞著情感。因此,要學會使用常用的文明用語。如果你用髒話和粗話傷害了別人,別人也同樣會回擊你,你自己也會失去自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