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中國青少年越來越不愛運動了,網絡、電視、快餐,似乎這一切都成了青少年生活中的隱患。曾經看到報道,美國現在體重超標的兒童越來越多,在街上放眼望去,胖子一個接著一個,在我們的生活中,發現這種胖子也逐漸多起來,那麼如何養成運動的習慣呢?
1.確實了解運動參與的必要。隻有真正了解參與運動的效能、不運動對於健康的害處,才會下定決心參與運動,進而享受到運動的好處。
2.收集正確的運動參與信息。透過網站、書籍、廣播媒體、科學報告等的協助,確實了解參與運動的正確信息,以免運動參與過程,產生如何參與運動的疑問,避免在錯誤的知識與經驗下,參與體育活動。
3.製定適當可行的運動處方。在運動科學的基礎上,依據個人的能力、生活習慣、周遭環境等,製定適當可行的運動處方。
4.設定簡易可行的短期目標。在簡易的身體能力檢測下,評價短期目標的實現狀況。而且,依據身體能力的評價結果,修訂運動處方與短期目標,以便持續維持參與運動的正確目標與方法。
5.追尋運動的樂趣。不僅運動的過程應該在愉快的氣氛下進行,而且,也應選擇趣味性較高、危險性較低的運動參與。
6.尋求家庭或團體的助力。家人或親友一起參與,或者加入適合自己的運動性社團,藉由團體的力量,協助自己持續不斷地參與運動。
7.“沒時間”隻是借口。運動的效果其實是可以累計的,透過多次短暫的運動參與方式,可以有效解決“沒時間”的困境。
健康小檔案
要使孩子對運動產生興趣,就得多給孩子運動的機會,家長可以試著和孩子一起去運動。
跳跳繩,健健身
有一個體育係的男孩,高大、魁梧、動作粗魯,他做任何事都是笨手笨腳的,以至於他在人群中很忸怩不安。後來跳繩成了他的萬靈丹,他每天不間斷地跳,他的體育教練稱讚他:“當他跑步的時候,身手矯健,如果在一箱雞蛋上麵跑過,我相信蛋殼都不會裂掉!”由此可見,跳繩也可以練輕功呢!
跳繩,這是“更快健美”的偉大習慣。許多人都會抱怨他們沒有時間鍛煉身體,對付繁忙日程的最好辦法就是跳繩,這也是增強體力、燃燒卡路裏的絕好方式。有研究說,10分鍾跳繩相當於30分鍾跑步(時速5.7英裏)。
跳繩運動的特性:
1.任何人都能從事:無論男女老幼均可從事跳繩運動,因為它能夠適應每個人的體力。而且隻要準備一根跳繩,在任何地方都可以從事這種運動。
2.任何時候都能從事:無論任何季節,隻需要極短的時間就能輕易地充分滿足運動需求。
3.單獨團體兩相宜:不但能單獨按照課程的進度實施,亦可以團體方式進行。跳繩可以因應各種不同的目的,按課程進度循序漸進地練習,也可以在不同的情況下自由選擇練習的項目。
4.用具單純費用亦少:一個人實施的時候隻要一根繩子就夠了,團體實施時需要較多的繩子,不過所需費用也比其他運動少。
5.富於技術性、創造性、引人入勝:雖然從3歲的孩童就可以從事跳繩的運動,但是也有連跳繩高手終其一生亦無法突破的技術。即使再怎麼研究,仍有許多尚未發現的技術存在。隻要從現在開始研究,就能創造許多新的技術,產生無窮的趣味。
6.最適合作為培養其他運動的基礎體力:所有運動的基礎在於體力的培養。諸如拳擊、馬拉鬆、自行車、排球、棒球、羽毛球等需要有體力作為基礎的運動,以跳繩培養基礎體力最為適合。
無需再強調,跳繩的功效是怎麼樣的卓著,這種運動,男女老少皆宜,因為,正如前麵所說的,任何時間都能跳躍,而且省時又廉價,隻等著大家去實行了。
下麵是一些有關跳繩的具體技巧:
首先,練習操縱繩子;其次,練習有節奏地跳躍;最後,將二者配合起來。就這麼簡單的過程,相信誰都會做。
跳法
雙腳齊跳,有彈回動作:每跳過一次繩子,雙腳再一齊在地上墊一下。
雙腳齊跳,無彈回動作:即連續不斷地跳過繩子。
單腳跳:就是兩隻腳輪流跳,很像跑步的動作。
跳躍的速度
慢的:平均每分鍾跳60~70次。
較快的:平均每分鍾跳140~160次。
跳繩的步驟
第一階段:學習操縱繩子。
首先測量繩子的長度,將繩子雙折,其長度要從腋下到達地麵,才算標準。然後雙手放身側成垂直狀,就是手肘與手臂成直角。先把兩個繩頭都握在右手裏,開始揮動,一圈又一圈地繞轉,直到右手能活動自如,再換左手,做同樣的動作。
第二階段:跳動要跟得上繩子的節拍。
再一次的如第一階段的動作轉繩子,但是要聽清楚繩子碰到地麵的聲音,把每一次聲音連接起來,就變成節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