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4章 健康度過青春期(2)(3 / 3)

2.蛋白質是智力活動的物質基礎。蛋白質是控製腦細胞的興奮與抑製過程的主要物質,在記憶、語言、思考和運動、神經傳導等方麵都有重要作用。最佳食物有瘦肉、雞蛋、豆製品和魚貝類等。魚腦是很好的健腦食品。

健康小檔案

科學家建議:每天攝取一些蔬果,對健康、智商都有巨大的影響。因為大多數蔬菜水果中都不僅僅含有多種維生素,還含有很多堿性物質。這些堿性物質對改善大腦功能有一定作用。豆腐、豌豆、油菜、芹菜、蓮藕、牛奶、白菜、卷心菜、蘿卜、土豆、葡萄等屬堿性食物。

科學用腦

小學四年級的小花這幾天上課打瞌睡,注意力不集中,每節課上到後半段就犯困。家長帶她到醫院檢查,結果醫生診斷她是腦負擔過重,出現了成年人才有的疲勞綜合症。

研究表明,青春期用腦過度會引發青春期綜合症,具體表現如下:

1.記憶力、思維力、回憶再現力下降,注意力渙散,上課聽不進,思維遲鈍,意識模糊,學習成績下降。

2.白天精神萎靡,上課易瞌睡,打哈欠,大腦昏沉。

3.夜晚大腦興奮,浮想聯翩,難以入眠,亂夢紛紜,醒後大腦特別疲困,提不起精神。

4.頭昏頭痛,眼窩黯黑,視力疲勞,心悸氣短,腰酸腿困,疲乏無力,無精打采,消化不良,體力下降。

5.心慌、胸悶、呼吸不暢、抵抗力下降、眼花、手足發涼、多汗、便秘、消瘦、臉色燥紅或蒼白。

6.心理狀態欠佳,自卑自責,憂慮抑鬱,煩躁消極,敏感多疑,缺乏學習興趣,生活冷漠,好動肝火。

7.憂傷、恐懼、自暴自棄、厭學、逃學,甚至自虐、輕生。

從一項調查中,我們得知,失眠現象在青春期孩子中開始增多。失眠的一般表現是經常性的入睡困難,中途驚醒,易早醒,白天疲憊不堪,無精打采。失眠的主要原因:一是勞逸不勻,用腦過度,引起中樞神經和抑製功能的失調,導致失眠。二是自我暗示,曲解失眠的定義,缺乏睡眠的知識,把睡眠看得過重,一旦一兩個晚上未睡好或未睡就自認失眠,甚至將失眠等同於神經衰弱而憂心忡忡。這種過分的擔心和暗示使偶爾發生睡眠不良變成習慣性的睡眠障礙,真正失眠。三是某些情緒的刺激。

其實,人的大腦先天性並沒有什麼差別,所謂聰明與否主要取決於後天的用腦方法和用腦衛生。那麼,如何才算科學用腦呢?

保證大腦神經細胞的充分休息。在繁忙的學習、工作之後,大腦也和人體的其他器官一樣,需要一定時間休息。青少年睡眠時間每天不得少於8小時。

輕鬆愉快的娛樂,也是消除疲勞的有效辦法之一。此外中學生還應養成有規律的生活習慣,這對減少神經細胞的負擔、避免過度勞累都具有重要作用。

保證大腦所需要的營養,糖類、蛋白質、脂肪、維生素及礦物質,特別是一定的氧。所以,不能在饑餓情況下長時間學習。一些中學生怕遲到,常常不吃早飯,甚至空腹學習,這是引起中學生腦功能衰退的重要原因。中學生的學習環境應該空氣流通,定時進行戶外活動,盡量多呼吸新鮮空氣,這樣才能保證大腦在緊張的學習時氧氣的供應充足。

注意心理衛生,避免傷害大腦。過度的精神負擔,長期的情緒緊張,過強的聲音刺激,都會引起中學生大腦疲勞、功能下降。

健康小檔案

專家提醒,一定要讓孩子的學習生活有張有弛,科學用腦,否則會得不償失。

運動的最佳時期

把運動當成生活的一部分

人們都說“生命在於運動”,可麵對電視、電腦、漫畫書的誘惑,孩子們卻運動得越來越少了。最近,加拿大新聞社消息稱,加拿大中學生在校的運動量普遍比預期少;英國政府的調查結果也顯示,英國500萬年齡在2~11歲的兒童,由於缺乏運動,目前都存在肥胖的問題。我國雖然還沒有此類研究,但相關專家表示,中國的城市兒童同樣普遍缺少運動。

據人民網轉載《北京晚報》報道,英國鄧迪大學近期對158名11~14歲的孩子進行測試,結果顯示有五分之一的孩子患有心髒病的早期症狀。

進行測驗時,研究人員把一種促進血管擴張的藥品塗在孩子們的皮膚上,用激光監控血管的變化。身體健康的孩子的血管都發生了不同程度的擴張,但有20%的孩子的毛細血管和動脈沒有發生任何變化,這說明他們體內負責控製血管收縮擴張的血管內皮(血管內部的細胞層)已經受到了破壞。據研究人員介紹,這些患病的孩子大都體重超標,而且都有不良生活習慣,如隻愛看電視,不愛活動等。

大家都知道,健康的體魄是一切的根本。除了均衡的飲食、規律的生活以外,養成運動的習慣,對於我們的健康更有莫大的助益。然而在學校中,除了體育課程以外,還會利用課餘的時間,每天參與體育活動的學生比例並不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