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3章 健康度過青春期(1)(3 / 3)

還應及時與老師聯係,讓其多參加班級工作和體育活動,轉移其注意力,使孩子每天都能充實地度過。

對孩子進行青春期的健康教育,隻要孩子在談話時涉及到了性問題,家長都要給予正確回答,不要回避,更不要談性色變,使性教育在自然而然中適時地進行。

健康小檔案

父母可以幫助孩子從均衡營養、保證睡眠、曬太陽提神、了解生理周期、培養興趣、戶外活動、正視壓力幾個方麵入手,健康度過青春期。

和孩子成為朋友

莫女士有個讀初三的女兒,她說:“我女兒以前很聽話,現在脾氣卻越來越大。有次我翻她抽屜,發現裏麵有個帶鎖的筆記本,不知道記了些什麼。後來隨口問了她一句,她兩天沒和我說話。”

青春期孩子的父母們首先會麵臨一種失控的感覺。孩子會要求放鬆他們夜歸的時間。他們變得更自立了,有了新的朋友,擴大了社交圈,而父母卻越來越被排斥在這個圈子之外,因為十幾歲的孩子總是想有自己獨立的社交圈。

父母們還會在情感上感到失落。當孩子們渴望獨立時,他們首先的表現是違背父母們美好的願望;青春期的孩子總是想逃避家庭生活,不再做自己曾經很喜歡的事。以前孩子們總是一放學就回家,因為他們希望得到父母的擁抱並與他們談論自己的事。然而現在,他們回家後便衝進自己的房間,還關上門,問他們任何問題都被視為侵犯隱私。

此時,作為家長,要想及時準確地了解孩子的想法,就應該努力改變以往的教育方法,努力和孩子成為朋友。

孩子並不是不想把心裏話告訴你,而是每次都被急匆匆地打斷。要讓孩子覺得你很在意和重視他的想法,你就要學會積極傾聽:要注意你的肢體語言,不要以一種居高臨下的態度麵對孩子,麵對麵或並肩坐是最好的選擇,眼神要有間斷地注視著孩子,並不時點頭表示理解和接納。

在交流中,最好不要輕易打斷孩子的敘述,但當孩子滔滔不絕或者不知該如何表達時,你就該適時插話,“我想你的意思是不是……”“那麼這件事你怎麼想呢?”幫助孩子一起找到你們所談話題的中心,在找到以後不要迫不及待地發表自己的觀點,而應先問問孩子的想法。

孩子一回家就躲進房間?跟他說話愛理不理?辛辛苦苦把他拉扯大,怎麼能用這種態度對我!一不小心,也許您又要發火了。冷靜冷靜,你也有過青春期,想想你的父母當年是如何地包容你,也試著努力站在孩子的位置體會他的感受吧!

專家建議,多對孩子“放電”——“回來啦,冰箱裏有你愛喝的飲料噢”、“試試看我煮的你愛吃的紅燒肉”,也許孩子不會立刻被你“電到”,但他們可不是木頭噢,相反還很敏感,隻是不善表達,你的關愛會在他們心中累積,量變到質變的過程需要你的耐心守候。

也許你會說,我也常常表揚孩子啊,但為什麼沒有起到推動的作用呢?批評有學問,表揚也很有講究。有時家長雖然說了好話,但卻畫蛇添足:“這次考得不錯嘛,如果上一次你也這麼認真就好了。”“這頁字寫得很好嘛,如果前一頁也寫得這麼幹淨就好了。”不要否認,你是否常常加上類似“如果……”之類的後半句。這看似不經意的一句話,卻會讓孩子產生消極心理。

專家指出,父母對孩子的過失“念念不忘”,這對實現鼓勵效果是最大的阻礙。在評價孩子時多挑一些好的說,把不好的留給孩子自己說。拿到成績單先說最好的那科吧,“這次你的語文考得不錯嘛!”孩子會有些慚愧地說:“可是我的數學不太好。”“沒關係啊,繼續努力,相信下次會和語文一樣好。”你看,親切自然的鼓勵就這樣表達了,是不是很簡單呢?

健康小檔案

家長的思想必須做到與時俱進,找到和孩子的共同語言,進而進行家庭教育。

家長要放下架子,平等待人,尊重孩子的人格和個性。

家長要在處世方麵做表率,為人師表,在孩子麵前樹立威信,得到孩子的敬愛。

怎樣越吃越聰明

給大腦營養

浙江大學醫學營養學與食品衛生研究所李教授認為,不能過分迷信保健品,畢竟保健食品僅僅具有特定保健功效,適宜於特定人群,具有調節機體功能,不以治療疾病為目的,短期內服用效果並不明顯。因此,保健品並不是對考生成績起神奇作用的“靈丹妙藥”。浙江大學的駱教授則認為,對於孩子的營養狀況,家長其實不需過分擔心。腦保健品中的不飽合脂肪酸、維生素、腦磷脂、微量元素等營養成分都可以通過正常的飲食從食物中獲得,要做的隻是平衡膳食、合理營養。

科學的用腦應當注意以下幾個方麵:

用腦過度多食蔥蒜

蔥和蒜營養豐富,長期食用不僅可以增加人的消化液分泌量、提高食欲、增強消化功能,而且還能起到殺菌、消炎的作用。科學家最新研究發現,常食蔥和蒜,能降血脂、降血糖和降血壓,甚至可以補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