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1章 養出健康寶寶(3)(2 / 3)

2歲——玩完後收拾玩具;幫助喂養小動物;把塑料杯子、碟子收好。

2歲半——折疊圍巾;把定量東西放進不同碗裏;用小掃把掃地;收拾掃帚和垃圾箱;拖小塊地,整理雜誌、沙發墊。

3歲——刷牙、洗臉、穿衣、脫衣;擦掉家具上的灰塵;倒空小垃圾箱;把衣服放進洗衣機,把衣服從甩幹機中取出;把一堆堆衣服運到房間裏;疊衣服;起床時疊好被子。

讓孩子更勇敢

美國前第一夫人希拉裏?克林頓在4歲的時候,她家從外地搬到芝加哥郊區的帕克裏奇居住。來到一個新環境後,活潑好動的希拉裏急於交上新朋友,但很快她就發現這並非易事。每當她到外麵去玩耍時,鄰居的孩子們不是嘲笑她就是欺負她,有時還將她推來推去或將她打倒在地。每當這時她都會哭著跑回家去,再也不出家門了。

希拉裏的母親靜靜地觀察了幾周後,終於有一天,當希拉裏又一次哭著跑回家時,母親站在門口擋住了她的去路。母親大聲對她說:“回去勇敢地麵對他們,我們家裏容不得膽小鬼。”希拉裏隻得又硬著頭皮走出家門,這讓那些欺負她的孩子大吃一驚,他們沒料到這個小丫頭會這麼快又回來。最後,希拉裏終於以自己的勇氣贏得了新朋友。在以後的歲月裏,每當遇到困難與挫折時,希拉裏都會鼓起勇氣,大膽地迎接挑戰。

希拉裏的故事告訴我們,勇氣是你表現自己的第一步。

原美國布朗大學校長,現任卡內基基金會主席瓦爾坦?格雷戈裏安的童年十分不幸,在他6歲的時候,他的母親便因病去世了。是他的祖母在伊朗的山區將他帶大的。

格雷戈裏安的祖母也是一個很不幸的女人。由於戰爭和疾病,她失去了所有的孩子。雖然命運對她十分不公,但她卻並未因此失去對生活的信心。

為了讓格雷戈裏安從失去親人的陰影中走出來,健康快樂地成長,祖母經常教導他說:“孩子,有兩件事一定要記牢。第一是命運,那是你無法控製的;第二是你的性格,那可是在你掌握之中的。你可以失去你的美麗,也可以失去你的健康和財富,但是你絕不能失去你的性格,因為它是掌握在你自己手中的,你要勇敢地利用它。”祖母的這句話在格雷戈裏安的成長道路上,起到了十分關鍵的作用。格雷戈裏安的勇氣是可嘉的,最重要的是,他是用自己的堅強個性去贏得自己的價值,勇氣有了個性的支撐,更加牢不可破了。

相信許多孩子都有類似的經曆:一遇到陌生人就躲在父母後麵不出來;在幼兒園從不當眾表現自己;不願意用淋浴洗澡;不敢玩滑梯,不敢騎兒童車等等。有些是需要父母的激勵與讚揚,有些是需要嗬護與鼓勵。

有關的教育研究表明,孩子有沒有勇氣,和環境與教育有直接關係。例如,過度保護,過度照顧,會使孩子變得軟弱、膽小,怕這怕那。另外,和家長是否有勇氣也有直接關係,家長的膽怯會造成怯懦的氛圍,對孩子的心理起消極作用,孩子總是呼吸怯懦,怎麼會有勇氣呢?

小孩有時會出現階段性的懼怕,是對環境的一種畏縮、退拒反應,例如睡覺時不讓關燈,怕黑。有時,當一種懼怕出現時,另一種懼怕往往會消失,但也有表現得較嚴重和持久的,甚至造成心理障礙,所以要及時緩解孩子的懼怕。

為此,要讓孩子熟悉所懼怕的事物或情景。孩子之所以懼怕,多是對所怕的對象生疏,缺乏了解,如孩子怕蟲子,是因為很少接觸蟲子,以為蟲子是會傷害人的。應該讓孩子接觸蟲子,先接觸那些溫和的、可愛的蟲子,多看昆蟲的圖畫、錄像,講一些昆蟲的趣聞等,通過了解與接觸,孩子對昆蟲發生興趣,懼怕感就會自然消失。

健康小檔案

適度的激勵與細致的嗬護一定會讓你的孩子變得勇敢起來。記住:千萬不要嘲笑孩子不敢嚐試或是隻說空話“你長大了,應該勇敢”,那樣隻會使孩子產生自卑的心理,讓他覺得“我就是不行”而永遠不去嚐試。

培養孩子的進取精神

晉代書法家王羲之,練得一手好字,他為了練習寫好字,把一池的水都染黑了,他經曆了多少“寒徹骨”,又有誰知道?但是他最後成功了。唐宋散文八大家之一的曾鞏曾寫道:“羲之之書晚乃善,則其所能,蓋亦以精力自致者,非天成也。”這恰恰證明了執著是開啟成功大門的鑰匙。

王羲之從七歲起就開始學習書法。他的老師衛鑠,是個很有名氣的女書法家,人們稱她衛夫人。衛夫人很喜歡王羲之這個聰明的學生,不但盡心地教他練字,還常用前人練字的故事來鼓勵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