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9章 養出健康寶寶(1)(2 / 3)

孩子幾個月大的時候可以讓他坐在童車裏,放在固定的地點喂,再大一點就可以在大椅子上放小凳子墊高,或者給孩子準備一張可調高度的吧台椅,讓孩子上餐桌與大人共同進餐。

不管哪種方式,都為了讓孩子有一個屬於他自己的固定的用餐地點,而且要讓孩子吃完自己的飯菜才能離開座位,這樣堅持要求,持之以恒,孩子就會形成吃飯時間一到就去找餐椅的意識和習慣,而不致養成追到哪兒喂到哪兒的不良習慣。

另外要讓孩子早點學會自己吃飯——在孩子能夠抓住勺子往嘴裏送的時候就可以開始了。孩子不是天生就有依賴性的,每一個孩子在七八個月時就有自己拿勺子“吃飯”的欲望,到一歲左右就更加明顯,但那時成人往往怕弄髒衣服,怕煩,怕勺子卡在嘴裏等等,而限製孩子的這種欲望,久而久之,孩子便習慣喂飯的現實,讓他們自己動手也不願意了。其實,孩子最初的這種獨立欲望是很珍貴的,隻要抓住時機因勢利導,就會使孩子在“喜歡自己吃飯”的前提下一點點進步起來。

同時要注意創造一個整潔有序、愉快安靜的進餐環境,這樣可以使孩子保持良好的進餐情緒,並有利於消化液的分泌,促進消化、吸收。家長隻要堅持讓孩子獨立吃飯,好好吃飯的要求,動點腦筋,利用現有資源創造遊戲氣氛,持之以恒正麵鼓勵,不斷強化,就會使孩子養成獨立進餐的良好習慣。

健康小檔案

家長可以從以下幾方麵入手,養成孩子良好的飲食習慣:

讓孩子學著自己吃飯;

定時進餐;

注意飲食衛生;

養成安心進食習慣;

有良好的進餐情緒。

強化食品對孩子營養的影響

超市中,王女士看遍了貨架,也沒有找到一袋普通精製鹽,她隻好拿了一袋強化碘鹽。她的觀點是:“我就想買袋普通精鹽。首先,我不缺鈣、不缺鋅、不缺碘,不需要吃強化營養鹽補充這些營養成分——要是萬一補充多了,某種營養成分過剩怎麼辦?另外,我不知道往鹽裏加了這些成分後,鹽的味道是不是會有變化。還有,做菜的時候需要加熱,加熱會不會使添加進去的營養成分發生化學反應產生有害物質啊?”

與王女士截然相反,張大媽對強化食品情有獨鍾,她說:“我聽兒子說,有好多營養成分咱們中國人都缺乏。這些強化食品就是強化補充這些營養的,對身體有好處。我也不知道我缺不缺這些營養成分,反正我就買強化食品,營養成分多總比營養成分少好吧?”

那麼強化食品到底好不好呢?

目前北京的兒童身體狀況普遍存在著“雙重營養不良”,一方麵表現為肥胖,即蛋白、脂肪等熱能過高。另一方麵表現為礦物質、維生素等缺乏,包括鈣、鋅等。“雙重營養不良”所造成的直接影響是許多成年慢性病呈低齡化趨勢,冠心病、高血脂、高血壓、糖尿病等成年慢性病在青少年中出現。疾病預防控製中心對小學生的一次尿檢顯示,70%的小學生維生素B2缺乏,這是導致學生肥胖、易發慢性病的一個主要因素。針對上述情況,從2003年起,北京市中小學生的學生營養午餐將研究推廣營養“強化食品”。北京市計劃通過使用強化食品原材料製作營養餐,以解決中小學生“雙重營養不良”的問題。

何謂強化食品?“強化食品”是國際上的一種通俗稱謂,即在食品原料中添加身體所必需的礦物質和維生素,又稱為食品的強化,添加的營養物稱為強化劑,需要添加營養強化劑的食品,叫媒體食品,製成的食品為強化食品。如在牛奶中調整鈣、磷比例,添加維生素A、D,添加微量元素鐵、鋅,製成的嬰兒母乳化奶粉,就是強化食品。添加的維生素A、D,鐵,鋅,就是強化劑,牛奶就是媒體食品。小兒生長發育所需的各種營養,主要從天然食物中攝取。如果小兒偏食、挑食或膳食中某種或幾種營養素供給不足或缺乏時,除增加富有這種營養素的食品外,還可以采用添加某種營養素的食品。

目前強化食品的種類很多,有強化維生素A、B1、B2、C、D等的強化食品;有添加礦物質鈣、磷、鐵等的強化食品;有添加蛋白質如賴氨酸、蛋氨酸等的強化食品;強化食品的品種有牛奶、代乳粉、餅幹、飲料、麵包、掛麵、食鹽、果醬等。比如加鋅奶粉、AD鈣奶、加鐵麥乳精、賴氨酸麵包、鈣、維生素D餅幹、維生素C水果糖等。

健康小檔案

家長在為小兒挑選強化食品時應遵循如下原則:

強化食品中添加的營養素,必須是小兒確實缺乏的。

為小兒選用強化食品必須注意各種營養素的平衡。

根據小兒各年齡段的飲食結構特點進行選購。

若同時存在多種營養素缺乏,不要急於同時一下子全部進行強化,應有計劃地一種一種強化。

讓孩子快樂地吃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