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章:選民資格的製度沿革(2)(2 / 2)

不過好景不長。從1877年開始,南方各州又逐漸被白人種族主義者所控製。各州通過立法,用文化測驗、納稅記錄等等方式,來剝奪黑人的選舉權。從1901年開始,整整二十八年時間裏麵,美國的國會中完全沒有黑人議員。

大批黑人在南部被剝奪選舉權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二十世紀六十年代。在下一講中,我們會集中討論黑人民權運動以及選舉權的問題。

在黑人獲得選舉權之後又過了五十五年,美國的婦女才獲得完全的選舉權。

值得注意的是,婦女平權運動與廢除奴隸製的運動之間有著非常緊密的關係。這兩個運動的起源與最活躍的地區都在自由派集中的東北部的新英格蘭,特別是波士頓附近。有大量歐洲移民的紐約是另外的一個重要地點。十九世紀美國最著名的兩位婦女運動領袖伊麗莎白·斯坦頓和蘇珊·安東尼都是廢奴運動的積極參加者。在黑人獲得了公民權後,這些廢奴運動的積極分子就指出,既然白人能夠接受黑人的公民地位,為什麼就不能接受婦女的平等地位呢?安東尼在她出版的一份周刊的刊頭上提出了這樣的口號:“真正的共和國--男人享有自己的權利,除此之外沒有更多;婦女也享有自己的權利,除此之外不能更少。”(Thetruerepublic-men,theirrightsandnothingmore;women,theirrightsandnothingless.)斯坦頓和安東尼兩人在1869年發起成立了“全國婦女投票權協會”,開始了全國範圍的爭取投票權運動。

1869年是個很有意思的年份。在這一年裏麵,美國各州正在討論憲法第十五條修正案,部分種族與膚色,賦予所有成年男性公民以選舉權。全國婦女投票權協會提出的主張是,除非婦女也得到投票權,否則她們就要發起運動反對第十五條修正案的通過。將婦女平權與種族平權對立起來,讓許多支持這兩個運動的人士陷入了尷尬地位。最後,全國婦女投票權協會發生了分裂,一批比較現實的人成立了另外一個組織“美國婦女投票權協會”。這個組織提出的策略是,既然投票權由各州來規定,就應該從州一級而不是聯邦一級來爭取婦女投票權。因此,他們也無須去抵製第十五條修正案。

給予人類另一半以平等政治權利並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而且這在當時的世界上還沒有先例。世界上第一個給予婦女選舉權的國家是新西蘭,那發生在1893年。相對於西方世界其它國家,清教徒建立的美國在社會生活上是個相對比較保守的地區,在婦女平權問題上比許多歐洲國家進展更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