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不是取不取勝的問題,而是腦袋能否保住的大問題。
怎麼辦?
知己知彼,才能百戰不殆。
僧侶們被圍困這麼久為什麼還能支持住?糧食有,但是水從哪兒來?幾千人喝水,存是存不夠的,肯定有秘密的水源。找到了問題的關鍵就好辦了。趙爾豐親自行動,帶領士兵山前山後四處尋找水源,當時正是冬旱,地麵沒有流水,幾天下來卻一無所獲。
在當地找水,隻能找當地人。
趙爾豐叫來當地土人一問,說是後山有股潛流直通寺廟內。可翻遍了後山,還是沒有聽到潺潺的流水聲。
誰對地下水比較熟悉?挖礦的工人。又叫來幾個挖金礦的工人,終於在一個采金穴內聽到水聲淙淙,似乎往桑披寺方向流去。
就從這兒往下挖,沒挖多久,現出一個銅管,上下延伸,順著銅管找到了水源。水,救命的水終於找到了,趙爾豐的軍隊有救了,桑披寺的僧侶沒救了。可以一個星期不吃飯,但是不能一個星期不喝水。
水斷了,生路斷了,心也就亂了。
整個桑披寺人心惶惶,主持寫了一封求援的密信派人送出去,信使被趙爾豐捕獲。於是將計就計,假扮援軍,約定槍聲一響就打開大門。
槍聲響了,裏麵的僧侶打開大門,一湧而出。槍繼續響,可是僧侶們毫不畏懼,繼續往前衝。不是不怕死,而是渴得比死還難受,命可以不要,水不能不喝。許多僧侶倒在水溝旁,一些人終於在臨死前解渴了,一些人始終沒喝上一口水。
一輩子最難熬的半年終於過去了,趙爾豐率部進入了桑披寺,進入了人生的輝煌。
趙爾豐經常巡視各縣,每到一地,當堂清理監獄重案,推出重犯,紅筆一鉤,人頭落地。
一個犯人求情:“大人恩典,讓我多活一天,算是多活一年罷。”說完磕頭不止。
多活一天也是死,還要承受24小時的心理煎熬,現在死,最好。
犯人淒厲地望著趙爾豐:“好,我在鬼門關等你!”
趙爾豐也厲聲大吼:“鬼門關我照樣要殺你。”
鐵血的手段、鐵血的心腸,人們都稱這個老人為“屠戶”。獨一無二的鐵血屠戶,不殺豬,專殺人。
兩年後,趙爾豐正式就任川滇邊務大臣,賞頭品頂戴。這年他六十三歲。人生最美不過夕陽紅,趙爾豐終於紅了。
趙爾豐本不想攪這趟渾水,川邊這塊兒正幹得風生水起,頗見成效。但朝廷或許想找個能吏辣手處理,連連催促早日上任,嚴令趙爾豐必須趕在股東大會前一天到達,掌控局麵。
來軟的,控製不了局勢;來硬的,激起更大民變;軟硬兼施,火候又很難把握。
老哥趙爾巽授給他一條錦囊妙計:急脈緩受。你們急,我不急;以柔克剛,慢慢來。
趙爾巽特意提醒:“川人無規,蒲(殿俊)、羅(綸)可畏,應注意谘議局之活動。”他特別提醒趙爾豐要注意防範谘議局的那班士紳們。能寫的、能說的、能鬧事的都在那裏麵,他們有身份、地位,翰林、進士都有,影響力很大。
趙爾豐首先給王人文寫了一封情真意切的慰問信,大加頌揚王人文的愛國豪情和對四川百姓的深厚情誼,表示堅定按他的既定方針辦,繼續做川人的傳聲筒。果然,大夥兒對趙爾豐寄予厚望,望趙季帥早日來成都,為民請命。
趙爾豐特意選在股東大會的前一天到達城都。
第二天股東大會上,趙爾豐親臨出席,受到熱烈的歡迎。
先由兩個股東發言,算是開場白。兩個年輕人,血氣方剛的年輕人,在台上慷慨激昂、義正詞嚴,說到傷心處,痛哭流涕,感人肺腑,其實都是股東大會事前安排好的。有了快感我就喊,讓你看看什麼是民氣,什麼是高潮。
趙爾豐由心底生出陣陣寒意,錢真的是好東西,看他們哭得比死了爹娘還傷心啊。
趙爾豐發言了,簡單的幾句套話竟迎來熱烈的掌聲,經久不息。不過接下來股東們的發言卻詞鋒銳利、咄咄逼人,說得更在情在理,弄得趙爾豐無言以答,有點下不了台。對趙爾豐先捧後壓,看來股東們已經準備好了。
開完會,趙爾豐答應會繼續將股東們的請求上達天聽,對正副會長人選也未表示反對。趙爾豐隱隱覺得自己陷入了一個大坑,深不見底的大坑,不是自己埋別人,就是別人將自己埋起來。
不過這才是個開始,趙爾豐不僅要應付股東大會,他即將麵對一個最難纏的對手:端方。
端方,號稱旗人第一才子,平生有兩愛:愛名、愛官。
既然是才子,詩酒風流、倜儻不群,很有名士派頭。名士大都喜歡古玩,端方精於此道,且頗有研究。字畫隻要蓋上“陶齋”(端方的號)鑒賞章,立即身價陡漲。
端方對文物古玩的愛好在圈內是出了名的。一次他的下屬收藏了兩方銅鼎,特意拿來請他過目。端方仔仔細細放在家裏研究了幾個月,還沒研究出個所以然。下屬急了,催著要。
端方歎息不已,用小刀將銅鼎外麵色彩斑斕的銅鏽全部剮下來留作紀念。下屬見到煥然一新的銅鼎,傻眼了。算了,最有文物價值的都沒有了,還是回送給端方吧。
端方喜歡古董,思想卻頗新,新名詞經常掛在嘴邊。戊戌年間和康有為、梁啟超走得很近,天天喊著維新。
政變後,端方不僅沒有受到追究,還官升幾級。是一篇文章救了他,嚴格地說是一首歌謠救了他。歌謠的名字很給力,《勸善歌》,端方用剪刀加糨糊東拚西湊的代表作。來兩句給你讀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