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6章 魏軍南下(1 / 3)

魏侯還會繼續攻打邯鄲麼?

這個問題一旦想起就開始讓周扁困惑不已了,因為周扁忽然意識到了一個很嚴重的事,那就是魏軍十幾萬翻山越嶺而來,根本就沒有帶多少輜重,而古代的攻城戰一般幾個月,那魏軍攜帶的糧食還夠維持接下,如果魏侯還決定攻打邯鄲,則更加艱巨的攻城戰嗎?

當然魏軍也下了武安城,不過一個隻有數萬人的小城池,想來也提供不了多久的糧草的。

意識到這個問題,讓周扁很是疑惑,趙國堅壁清野,周扁相信魏軍並沒有在趙國國都附近搜刮到足夠的糧草和兵器補充,那麼十幾萬人跋涉山水而來,難道隻為了攻下一個武安城,吃力又不討好,這樣意義何在?

周扁想不大明白,不過周扁還是本能的認為魏侯還是在打邯鄲的主意,隻是卻不知魏侯計將安出。

當日,周扁等王室之人便隨著魏侯的中軍在武安城中安頓了下來,隻是武安城雖然是一個軍事要地,但城池卻並不那麼大,所以也安頓不了這十幾萬魏軍,倒是有一大半繼續留在了營地之中。

魏軍就這樣在武安城中歇了下來,第二天沒有什麼大的行動,隻是派了小部隊出去騷擾和掃蕩,第三天依然如此,周扁也可以理解,畢竟打了一個月的攻城戰,不說幾千人的損耗,傷者以及所有士兵都會疲憊的。

魏軍就這樣在趙侯的眼皮底下開始了休整,趙侯雖然生氣,但一時半會也沒有什麼好的辦法,畢竟魏軍戰鬥力到那去了,減員也很小,趙國邯鄲附近的兵力是沒辦法趕走的,而靈壽的中山殘軍也發了狠,估計是聽說魏軍打了過來,所以守城格外堅定了。所以目前趙侯隻能再從別處調兵,以及就近招兵。

這幾天的天氣也格外悶熱,讓周扁總覺得好像有什麼大事發生似的。終於,在一場大雨之後,魏軍這幾天的悠閑好日子就到頭了。

最先是武安城西的舊營寨開始了動靜,幾萬魏軍突然拔營而起,從臨時豎起的堅固寨牆的西邊轉到了東邊,畢竟當初時間緊,因為背靠太行山,所以就隻在營地的東邊紮了高大的寨牆,其餘方向則是普通的木欄。當聽到這一消息時,周扁第一反應就是魏軍的西邊來敵了。

仔細一想也就明白了,邯鄲在趙國的東南邊,趙國在西邊也駐有大軍,防備魏國和北戎,現在魏軍主力過來,趙國自然也就將西邊的主力軍隊抽回來了。周扁倒也想過趙侯為什麼不讓主力南下攻打安邑,不過也很容易想明白,這個想法太瘋狂了,隻有後世的遊戲玩家才會一邊在自己家借助建築防守,一邊讓部隊拆別人家,比比誰拆的快,趙侯顯然是沒有這個膽量和自信的。

隻是這西邊的趙軍過來也太慢了點,武安城都破了。

大雨過後,土地有些淤泥,數萬趙軍還是這樣從太行山裏衝了出來,衝到了魏軍留下的紮營地裏,到處坑坑窪窪,照說魏軍的舉動是非常英明甚至是高明的,把舊營地留給敵人,會浪費掉敵人的大量衝鋒時間,如果有足夠的弓箭的話,就能給來犯之敵以巨大的傷害,隻可惜天公不作美,大雨過後,弓弦都濕了,不太好拉,無法形成箭雨一樣的效果。但舊營地還是給遠道追隨而來的趙軍不小的幹擾。

雖然人數大致相當,但魏軍並沒有像往常一樣出營地迎戰,而隻是守著高大的寨牆拿長槍長矛頂著,這並不符合魏軍善於野戰的風格,不過周扁也能理解,因為還有數萬趙軍出邯鄲城了。

這數萬趙軍出邯鄲後徑直向西,直奔武安城而來,看樣子竟是要攻城。顯然這是趙國安排好的,東西夾攻,或許便想要將魏軍趕出去,又或者想要消耗魏軍,最終逼走魏軍。

而魏軍同樣也沒有出城應戰,而是守在了武安城的城牆上。這樣的舉動很穩當,因為魏軍當初攻打的是武安西城牆,西城牆已經殘破不堪,但東城牆卻還是完好無損,趙軍自東邊而來,自然討不到好。

借助城牆,魏軍很輕鬆就擋住了趙軍,但這讓周扁略有不解,若魏軍的目的是要攻打邯鄲城,那為何不趁著趙軍此時出城多殺傷一些呢?要知道雖然魏軍持續攻城一個月,但歇了了好幾天,應該都緩過來了。

不知道魏侯的想法,就不去想,坐等樊餘打探消息便是,哪怕城外喊殺聲震天,但周扁仍舊和寧越喝著茶聊著天。

到了下午時,就又有新的消息傳來,魏軍大部還是出城了,原來從西邊過來的趙軍有大約四萬,在攻打寨牆不過的情況下,不得已繞過了寨牆,又從北邊繞過了武安城,想要進邯鄲城,這時周扁就十分確定了,趙侯還是不敢與魏軍硬碰硬的,還是想要據城堅守,那麼那些出邯鄲城的趙軍也不是真要攻打武安,隻是為了接應西邊的趙軍入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