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8章 魏都安邑(1 / 3)

“大王,天色已黑,還是先趕往軹關去吧。外臣在此保證,此後再也不會出現這樣的事來驚擾大王,這夥刺客暫未查明身份,不過外臣已讓人收到車上去了,要懸在軹關之外讓人相認,定要查出逃漏之人和主使者。”

王錯站在馬車之外躬身答道。

“就如司馬大人所言吧。”不放心也鑽入了馬車之內的寧越替周扁還禮答道。

隊伍很快就又開動了起來,速度和之前保持一致,顯然魏軍並沒有因為這次事件而有那麼一絲的驚慌。

掀開車簾向外望去,隻見最外側的火把離著隊伍中央足有十個人的距離,看來為了保證安全,魏軍將士兵灑的這麼遠,也是蠻拚的。因為這會尚還在軹道末端,道路並不寬敞,那些最外側舉著火把的士兵,可能就要在山上,或者在林子裏。而在這漆黑的夜裏,哪怕手中舉著火把,也不可避免的會跌倒或踢傷,可以想到,魏軍必將為此付出減員的代價。

而王室自己的親衛隊也加強了警戒,周扁能清晰的看到自己馬車四周擠滿了自己的親衛,盾牌都舉在了手中,這些訓練有素的親衛,當有所準備時,絕對能第一時間擋住來襲的任何敵人。當然代價是長時間保持警惕,容易讓人疲勞,甚至還會出現一些幻覺而造成不當的舉動。

不過那軹關城並不遠,周扁也不想路上再出什麼意外了,雖然這個時代還沒有聽說過有連環刺殺,但小心總沒大錯。而且周扁知道,不光寧越守在馬車裏麵,就連樊餘也持劍坐在了馬車前麵車夫的旁邊。

整個隊伍小心翼翼的向前行去,然而並沒有走多遠,便忽聽前麵傳來一聲大喝,“什麼人?不準靠近!”

嚇得王室親衛們一陣緊張,樊餘也拔劍站了起來。

但隻聽前麵來人低語了數句之後,隊伍又開始了正常前進,片刻後消息便傳了來,原來是軹關校尉以及先到的前軍將軍見這麼晚魏侯車架還沒到,便出關尋來了。

一路無話,沒花多長時間,大隊伍便到達了軹關城,入關之後再分配好房間,夜已經深了,巧奴也恰在這時醒來,掙紮著想要伺候洗睡,卻被周扁給勸住了。

次日卻是難得的睡了個大懶覺,因為魏軍要在軹關之中休整,這一路醒來,軹關算是一個比較大的城邑,並且最重要的是,作為一個軍事要地,魏國在這裏不禁屯有糧草器械,還有大量的空房間可供將士休息,所以在疲勞的趕路之後,選擇在這裏休整是十分有必要的。

而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則是,出軹關向西,便是韓國國境了。魏侯此次回朝的路線是要穿過韓境的,雖然已經遣使去協商了,雖然魏侯剛剛打敗過韓國,但魏侯必須要保證自己有足夠的能力去應對可能的變化,所以前麵一千多魏軍已在此等候,魏侯還要等待後麵尾隨的兩千魏軍,五千大軍休整好後,將以最佳的狀態,去全速通過韓境。

按照這個時期的傳統,一般情況下一國君主如果要跨過一個國家的領土,要想去不相鄰的另外一個國家,一般都會走國與國之間的邊境線,但顯然也有些情況例外,比如大軍經過為了節省路程,比如著急趕時間,魏侯目前這種情況顯然屬於後者。

但國君借道回國,畢竟不是小事,肯定要得到另一國的允許,而先行一步的魏國爨襄將軍,自然已經早早就知會了韓國河北之地的貴族,而韓國剛剛敗於魏國,顯然在這個時候是不會不同意的。

不過魏侯還是小心翼翼的多等了兩天,第二天後麵的軍隊到達,湊齊了五千士兵,第三天全軍休整,這兩天周扁則是無所事事,在軹關城中逛了逛。

這軹關並不大,但卻是個軍事要地,這軹關建在軹道的最西端,城高而堅,城牆都是用土石建成,並非全是夯土,城牆和城樓都很完備,城內還有大量的兵營和糧倉器械倉,哪怕魏侯的人馬在這裏哪怕休整一整個冬天,都不會有壓力。

同時周扁還注意到了,那些個刺客的屍體被掛在了東西兩個城門處,不過周扁卻是以為不會有什麼效果,因為刺客都準備的如此充分了,怎麼會在軹關城中留下痕跡呢?刺客必然是從別處而來。若是能將搜尋範圍弄大些,比如整個軹道周圍所有的村莊和獵戶,說不定還能找到這些刺客是從何而來,再順著往前摸,或許能找到些蹤跡。

但周扁認為,魏侯是不會如此大動幹戈的,並且周扁還相信,哪怕魏侯這樣做了,也不會找到什麼結果,因為這個時代可不是大一統的國家,魏侯順著查,這刺客必然是從別國而來,在這個國與國之間沒有海關,沒有護照的情況下,你不能去指責魏國輕易放入了刺客,也更不能去跨國稽凶,必然要借助別國的力量,不然便又是國與國之間的大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