辨太陽病脈診並治法上篇 二五(1 / 1)

二五:「太陽病」,下之後,脈促,胸滿者,「桂枝去芍藥湯」主之。若微惡寒者,「桂枝去有藥方中加附子湯」主之。

張仲景說「太陽病」就是「太陽中風」,就是「桂枝湯」證,發表就好了,如果醫生開錯了開成攻下的藥,造成病人脈促,胸滿者,促脈就是搏動數時一止,就是一下跳得很快,突然沒了,脈摸不到,過一下又回來了,胸滿,因為攻下的藥一身上的血大量往下走,往腹腔走,回流的力量會增強,一回流到心髒的時候,第一個會胸滿,就是心髒有脹滿的感覺。為什麼脈促,因為下去的速度很快,而心髒的血來不及噴,下麵的血已經走了,這時候中間有間隔性的停下來,所以脈就很快,突然停一下,遇到這種情形,病人桂枝湯證還在,就把桂技湯的芍藥拿掉,否則靜脈流回來的太快了,心髒的力量不夠,所以掛枝去芍藥湯,用桂技加強心髒噴出的力量,拿掉芍藥讓血回來慢點,整個平緩下來。若微惡寒者,「桂枝去芍藥方中加附子湯」主之,如果病人除了剛剛的現象還有點怕冷,怕冷代表陽虛了,陽就是人身上的活動力、新陳代謝的力量、生命力,這惡寒,是從裏麵冷出來的,病人身體裏麵一陣一陣冷,就是心陽虛了,因為攻下,津液傷太多了,這附子下去,補心陽的藥,所以心髒病的藥裏麵絕沒有芍藥,隻要有胸滿的症狀,張仲景一律去白芍。

桂枝去芍藥湯方

桂枝三兩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 生薑三兩

右四味,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適寒溫,服一升。

桂枝去芍藥加附子湯方

桂枝三兩 生薑三兩 甘草二兩炙 大棗十二枚 附子一枚,炮 去皮破八片

以水七升,微火煮取三升,去滓,適寒溫,服一升。若一服惡寒止,停後服。

若一服惡寒止,停後服,吃完一服後,惡寒停了就不用喝了。

一、胃:病人的脈摸上去,如何知道病人的胃氣,就是消化係統好不好,正常的脈一息四至,代表有胃脈,不管摸到表麵或骨邊胃脈都是要一息四至,像癌症的病人脈一息下九下十下,急數壯熱,就是胃氣沒了,所以第一要有胃脈。

二、神:就是脈彈起來要有力,脈管是中空的,摸下去彈起來要有力量,摸脈的表麵上就是摸「氣」,摸脈就像摸水管,要壓壓看,摸到脈裏麵就是知道血足不足,如果摸到芤脈,感覺就像摸蔥,扁扁的中空的,就是貧血了,所以脈的彈性就是「神」。

三、根:摸脈的時候,寸脈關脈都沒了,尺脈還有一點點,就還有救,病人還不會死。

正常的脈,要常年的一息四至,冬天如果摸到弦脈,而且是一息六至,肝有問題,弦脈多胃脈少,就是肝有問題,如果摸到毛脈,輕飄飄的輕按才有,重按就找不到了,像羽毛一樣,肺有問題了。如果摸到洪脈,很洪大速度很快,或一息二三至,心髒沒有力了,心髒有問題的時候,寸關尺的脈會變得很洪,脈形變得很大,但是如果是夏天摸到洪脈,且一息四至就是正常的。如果摸腎髒的脈,它是沉脈,結果春夏秋冬都沉在骨邊,如果跳的速度很緩,表示已經沒有胃氣了,如果一息四至,代表腎髒功能很好。如果一息六七下,腎髒有問題了,腎結石,尿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