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6章 彌天 定局(2 / 2)

盡管再度遭受打擊,“俾斯麥”號僅存的4門主炮卻頑強的發出了咆哮,失去艦橋的雷達指引後,炮手們隻能憑借光學設備來進行瞄準,好在德國的10.5米測距儀具備極高的作戰性能,因而外觀上形同廢艦的“俾斯麥”號,每一次射擊的彈著點都沒有遠離自己的目標,這一次也不例外,當人們觀測到炮彈在英國旗艦周圍轟起巨大的蘑菇狀水花時,突然驚訝的發現那艘英國戰列艦上火光一閃,黑色的煙柱竟直衝上百米的高度!

一枚由“俾斯麥”號發射的15英寸穿甲彈,終於成為壓垮“伊麗莎白女王”號的稻草。根據德國海軍有關部門戰後統計,這時候“俾斯麥”號仍能戰鬥的兩座炮塔,其垂直彈藥庫裏僅剩下7輪齊射所需的彈藥,而在戰鬥期間從其他彈藥庫及時調運主炮彈藥難度是非常大的!

根據事後調查,德國人擊沉“伊麗莎白女王”號的這枚15英寸穿甲彈,從距離艦首77.4米、低於甲板5.1米的舷側穿入,貫穿兩層甲板後進入英國戰列艦的鍋爐艙,這時引信發生作用,穿甲彈的爆炸同時也引爆了正在運轉的兩組鍋爐,巨大的煙柱正是從煙囪中噴湧而上,最致命的是,火勢攜爆炸之衝擊迅速向其他鍋爐艙蔓延,而穿甲彈在擊穿舷側裝甲的同時也打穿了裏麵的儲油艙,大火終於演變成無可挽回的災難,英國海軍的“女王”終於徹底沉默了!

趁著英國艦隊暫時失去了統一的指揮,張海諾毫不遲疑的下達了新的作戰指令:擊中火力攻擊下一艘英國戰艦——伊麗莎白女王級戰列艦“馬來亞”號!

這艘先於“伊麗莎白女王”號接受現代化改裝的戰列艦,在作戰性能上和前者相差無幾,在之前的戰鬥中指揮官以及艦員的表現可圈可點,“俾斯麥”號上三分之一強的傷勢都拜他們所賜。不過在長時間的戰鬥之後,英國艦員們的體力、狀態都有所下降,麵對5艘德國戰艦的圍毆,指揮官格蘭.莫倫特少將雖然信心不足,卻沒有擅自下令撤出戰鬥。在旗艦毫無應答的情況下,他以艦長身份做出了一個極為重要的決定:全艦炮火轉而攻擊德國艦隊中最活躍的“沙恩霍斯特”號!

艦上的射擊指揮官和炮手們很快遵照艦長的命令轉動炮口,艦上8門15英寸重炮旋即向排水量與自己相當的“沙恩霍斯特”號,1.46萬米上的第一輪齊射,8發炮彈全部失的,這時候德國艦隊的炮火也劈頭蓋臉的打來。在格蘭.莫倫特的帶領下,英國艦員們沉著應戰,邊射擊邊調整,三分鍾之內打出三輪齊射,最後一輪,終於以一發穿甲彈命中了“沙恩霍斯特”號!

爆炸的火球消失之後,那艘精銳的德國高速戰列艦舯部靠後的機庫位置頓時濃煙滾滾!

針對海上襲擊設計的沙恩霍斯特級,擁有戰列巡洋艦的速度和不遜於戰列艦的防禦,其主裝甲帶的厚度甚至與俾斯麥級相當,在增加了防盾之後,炮塔正麵的裝甲厚度達到了360毫米!不過,每一艘戰艦都不是無懈可擊的,“沙恩霍斯特”號亦不例外,英國戰艦的炮彈不但徹底毀掉了它體積相對較大的機庫,還順勢炸穿了輪機艙上方的兩層甲板,如果爆炸位置再深一些的話,甚至有可能破壞其靠前渦輪機組,而這勢必造成戰艦航速的銳減!

對於英國艦隊的火力調整,張海諾和他的將領們剛開始顯得非常意外,但他們很快發現兩艘英國戰列艦在“伊麗莎白女王”號遭重創後陷入各自為戰的境地,考慮到“威爾士親王”號尚未形成強大的戰鬥力,他們決定繼續將火力集中在“馬來亞”號上,同時命令“歐根親王”號高速插上對英國戰艦發動魚雷攻擊!

作為德國海軍戰前開工建造的唯一一級重巡洋艦,希佩爾海軍上將級火力和防禦都較其他歐洲國家同級別的戰將更為出色。為了豐富海上襲擊時的作戰手段,它們還裝備了4座三聯裝的533毫米魚雷,加上蒸汽輪機驅動下高大32.5節的航速,這級戰艦完全可以在關鍵的時刻充當魚雷攻擊平台!(未完待續,如欲知後事如何,請登陸www.qidian.com,章節更多,支持作者,支持正版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