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節氣歌
歌詞
打春陽氣轉(呐),雨水沿河邊。
驚蟄烏鴉叫(哇),春分利土幹。
清明忙種麥(呀),穀雨種大田(呐),
立夏鵝毛住,小滿雀來全。
芒種開了鏟(呐),夏至不拿棉。
小暑不算熱(呀),大暑三伏天。
立秋忙打墊(呐),處暑殺麻煙(呐),
白露割米黍,秋分不生田。
寒露不算冷(啊),霜降變了天。
立冬十月節(呀),小雪地封嚴。
大雪河汊住(哇),冬至不行船(呐),
小寒交了九,大寒又一年。
每月兩節不變更,最多相差一兩天。
上半年是六廿一,下半年是八廿三。
講解
二十四節氣起源於黃河流域,遠在春秋時期,就定出仲春、仲夏、仲秋、仲冬等節氣,到秦漢時二十四節氣已完全確立。後來隨著中國曆法的外傳,它已流傳到世界許多地方。
各個節氣的含義如下:
1.立春:春天開始了(立,始之意)。
2.雨水:降雨開始了。
3.驚蟄:春雷驚醒冬眠的動物(蟄,藏之意)。
4.春分:晝夜時間平分,同樣長。
5.清明:天氣明朗,草木繁茂。
6.穀雨:雨水豐,生百穀。
7.立夏:夏天開始了。
8.小滿:夏熟作物將籽粒飽滿。
9.芒種:麥類有芒作物成熟。
10.夏至:夏天到了。
11.小暑:氣候炎熱了(暑,熱之意)。
12.大暑:最炎熱的時候了。
13.立秋:秋天開始了。
14.處暑:暑天已過去(處,終之意)。
15.白露:天涼露凝而白。
16.秋分:晝夜時間平分。
17.寒露:露寒而將結冰。
18.霜降:開始有霜。
19.立冬:冬天開始。
20.小雪:開始下雪。
21.大雪:雪量增大。
22.冬至:嚴冬來臨。
23.小寒:氣候寒冷。
24.大寒:氣候酷寒。
為了便於記憶,人們編了二十四節氣歌訣如下:
春雨驚春清穀天,夏滿芒夏二暑連,
秋處露秋寒霜降,冬雪雪冬小大寒。
2北京名勝
歌詞
北京城,多名勝,金碧輝煌世人驚。
紫禁城,是故宮,天壇、景山、陶然亭,
什刹海,十三陵,盧溝、碧雲、八達嶺。
北海碧波映白塔,鬱鬱香山楓葉紅。
天安門前廣場闊,圓明遺址抒幽情。
頤和園內昆明湖,遊人流連忘歸程。
講解
下麵依次簡介歌中的北京名勝。
★故宮,即紫禁城,位於北京市區中心,是明、清兩代的皇宮,有24位皇帝相繼在此登基執政。故宮始建於1406年,至今已600餘年,是世界上現存規模最大、最完整的古代木結構建築群,擁有殿宇9000多間。它分外朝、內廷兩大部分。外朝由太和(金鑾殿)、中和、保和三大殿為中心,文華殿、英武殿為兩翼,是舉行典禮和從事政治活動的場所。內廷包括乾清宮、交泰殿、坤寧宮為主體,另有養心殿、禦花園等,是皇帝處理日常政務和起居之處。1987年故宮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天壇,建於1420年,是帝王祭天祈穀之處。壇牆南方北圓,象征天圓地方。天壇分內外兩壇。內壇居南,主要由圜丘壇、皇穹宇(及回音壁)等組成。外壇居北,主要由祈年殿、皇乾殿等組成。1998年天壇被列入《世界文化遺產名錄》。
★景山,元代這裏有座小丘,名青山,屬於大內後苑範圍。明代修皇宮時,曾在這裏堆放過煤,又名煤山。清代順治時,更名為景山,有景仰之意。明末李自成起義攻入北京,崇禎在此自縊而死。1928年辟為公園。
★陶然亭,該名取自白居易詩句“更待菊黃家釀熟,與君一醉一陶然”中的“陶然”二字。陶然亭公園因此而得名。園內陶然亭是我國四大名亭之一(其餘三亭為:
醉翁亭,位於安徽滁縣內;愛晚亭,位於湖南長沙嶽麓山公園內;湖心亭,位於浙江杭州西湖內)。
★什刹海,又稱十刹海,由西海、後海、前海組成。兩岸有王府花園,市井民居。夏日波平如鏡,泛舟水上,垂柳依依,荷花盛開,冬日則是天然的溜冰場。
★明十三陵,位於昌平區天壽山麓,東、西、北三麵環山,是世界上保存較為完整的帝王墓葬群。陵區中部有長達七公裏的長陵神道與各陵墓相通。明成祖朱棣的長陵最宏偉,是陵區的第一陵,對外開放;還有穆宗的昭陵、神宗的定陵及神道也對外開放。
★盧溝橋,是建在盧溝(永定河)上的一座多孔石橋,距今已有800多年的曆史。橋兩側石柱上雕刻有形態各異石獅501個。1937年在此爆發震驚中外的“盧溝橋事變”,從此揭開了八年抗戰的序幕,此處的宛平城也成為抵抗日寇的英雄城。這裏現建有抗日戰爭紀念雕塑園等。
★碧雲寺,是香山公園內一座精美的古刹,始建於元代,距今已有600年的曆史。明代魏忠賢擴修,清康熙得知是逆臣擴建而將其鏟平。乾隆愛林壑之美,又大加擴修,並增修了印度式的金剛寶座塔等,奠定了今日的規模。
★八達嶺長城,位於北京西北延慶縣。此處戰略地位非常重要,所以這裏的城牆修築得高大堅固,敵樓密布。城牆隨山峰走勢蜿蜒起伏,猶如巨龍盤繞。它南至好漢坡最高點,北到十二樓,有5000米,可供遊覽的有3700米,還有長城博物館等,是著名的旅遊景點,有300餘位國家首腦遊覽過這裏。
★北海,是我國曆史最悠久的皇家園林之一,由遼、金、元、明、清五個朝代陸續修建而成。根據我國古代傳說的“蓬萊仙境”布局建成。瓊華島、團城和水雲榭,分別象征傳說中的“蓬萊”、“瀛洲”和“方丈”。還有永安橋、白塔、九龍壁等著名景點。
★香山,位於西山東麓,距市區20多公裏。園內最高的香爐峰海拔575米,古樹名木5800餘株,負氧離子豐沛。著名景點有碧雲寺、五百羅漢堂、雙清別墅、西山晴雪等,尤以秋天的紅葉最為有名。
★天安門,原為明、清兩代皇宮的正門,背後是紫禁城,左側是太廟,右側是社稷壇。城樓麵闊九間,進深五間。頂覆黃琉璃筒瓦,為重屋簷歇山式建築。門前金水河上有五座漢白玉石橋,橋前有石獅子兩對,華表一對。天安門前,“五四”運動、“一二·九”運動都在此集會過;開國大典也在此舉行。現今,這裏是世界上最大的城市廣場,可容納100萬人的集會。天安門樓正中懸掛毛澤東畫像,它已是新中國的象征了。
★圓明園,原是清代皇家的花園和行宮,由圓明、長春、綺春三園組成,是我國建築、園林的傑作,被譽為“萬園之園”。盛時收藏極為豐富的藝術珍品和圖書文物。1860年遭英法聯軍洗劫和焚毀,而後淪為廢墟。現已形成福海、長春園、綺春園三大景區,是對青少年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場所,也是中秋節賞月首選之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