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三集 曆史知識歌曲(1 / 3)

1中國朝代歌

歌詞

炎黃二帝是祖先,

夏商周後有秦漢。

三國兩晉南北朝,

隋唐五代十國亂。

宋遼夏金元明清,

辛亥革命開新篇。

講解

這是高度濃縮的歌詞,下麵作簡要的“稀釋”。

炎帝與黃帝,同是中華民族的人文始祖。

★炎帝(神農氏),薑姓,以火得王,稱為炎帝。他對農業、製陶、醫藥、紡織都有貢獻,炎帝執政略早於黃帝。炎帝陵在今陝西省高平市。

★黃帝(軒轅氏),姬姓,他教導百姓種五穀、發明指南車、造舟車、製弓箭等。相傳堯、舜,夏、商、周的國君都是他的子孫。黃帝陵在陝西省黃陵縣。

★夏朝(約公元前2070-前1600,以下公元前都簡化為“前”),前2070年由禹之子啟所建立,這是我國的第一個奴隸製王朝。啟廢除了“禪讓製”,建立了“世襲製”。

★商朝(前1600-前1046),公元前1600年,黃河下遊商國的君主湯,起兵攻夏,殘暴的夏君主桀大敗,夏滅亡,商建立。商初,建都在亳(bó),後遷都殷,故又叫殷朝。

★周朝(前1046-前256),商最後君主紂殘暴,被周武王滅掉,建立周朝。周朝分兩期:前期稱西周(前1046-前771),後期稱東周(前770-前256年)。東周又分為兩期,前期稱春秋(前770-前476),後期稱戰國(前475-前221),群雄割據。

★秦朝(前221-前206),秦始皇嬴政統一六國,建立了我國第一個中央集權的封建國家。秦末暴政,導致陳勝、吳廣起義,秦亡。

★漢朝(前206-220),楚王項羽漢王劉邦相爭,項羽在垓下兵敗自刎。劉邦稱帝,為漢高祖,定都長安,史稱西漢(前206-公元25)。西漢末年社會動亂,外戚王莽乘機奪取政權,改國號為新,後來綠林、赤眉起義,推翻王莽政權。公元25年皇族劉秀稱帝,是為光武帝,定都洛陽,史稱東漢(25-220)。東漢末年張角領導黃巾起義,雖然失敗,但東漢已是名存實亡了。

★三國(220-280),東漢末年,出現魏蜀吳三國鼎立的局麵:魏國,曹操兒子曹丕在北方建立;蜀國,劉備在西南巴蜀建立;吳國,孫權占據長江中下遊建立。魏國勢力最強,滅蜀。

★晉朝(265-420),分為西、東晉。司馬炎建立西晉(265-317),滅吳,但後來匈奴兵入長安,西晉亡。其後,司馬睿建立東晉(317-420)。

★南北朝(420-589),東晉亡,在南方

先後出現宋、齊、梁、陳四朝,通稱“南

朝”。在北方,稱為“胡人”的5個少數

民族匈奴、鮮卑、羯、氐、羌,先後建

立了北周等5個政權,總稱“五胡十六國”——是為南北朝。

★隋朝(581-618),581年隋文帝楊堅奪取北周政權,建立了統一大江南北的政權隋。隋朝末年,在瓦崗寨等起義軍的打擊下滅亡。

★唐朝(618-907),隋末晉陽郡守李淵父子起兵所建立。唐朝末期,黃巢起義。907年節度使朱溫廢掉唐皇帝。

★五代十國唐亡後,在黃河流域,先後建立後梁、後唐、後晉、後漢、後周,史稱五代(907-960);在長江流域,先後出現了十個割據的政權,史稱十國(902-979)。

★宋朝(960-1279),分北宋、南宋。960年後周大將趙匡胤在陳橋驛發動兵變,建立宋朝,史稱北宋(960-1127)。300餘年後金兵南侵,俘獲宋皇帝宋徽宗、宋欽宗,趙構在臨安建國,史稱南宋(1127-1279)。

★遼國(907-1125),10世紀初,在北部契丹族首領耶律阿保機建立契丹國,後改國號為遼;200餘年後,被所屬的金國滅掉。

★西夏(1032-1227),在西北寧夏、甘肅一帶羌族的一支黨項人首領李元昊建立西夏國;近200年後,被蒙古滅掉。

★金國(1115-1234),12世紀初,在黑龍江、鬆花江一帶的女真首領完顏阿骨打起兵抗遼,建立金國;百年後,被蒙古與宋朝夾擊滅掉。

★元朝(1206-1368),13世紀初,成吉思汗(鐵木真)建立蒙古政權。後來他的孫子忽必烈(元世祖)定國號為元。1279年滅南宋最後抵抗力量,統一中國。

★明朝(1368-1644),元朝末年,劉福通領導的紅巾軍部下朱元璋在南京建立明朝,國號洪武,是為明太祖。明朝末年,李自成起義軍攻入北京,崇禎皇帝自縊,明亡。

★清朝(1644-1911),清建國於1616年,初稱後金,1636年始改國號為清,1644年明朝降將吳三桂引清軍入關。

★辛亥革命,在1911年爆發,清朝末代皇帝溥儀退位,清亡。次年,“中華民國”成立。

2中國近代史歌

歌詞

鴉片戰爭炮聲隆隆,

太平天國定都天京。

洋務難能救中國,

甲午慘敗國人驚。

扶清滅洋義和團,

戊戌變法悲秋風。

辛亥革命葬帝製,

中山先生是先行。

講解

下麵依次簡釋中國近代史事件與人物。

★鴉片戰爭,是1840-1842年英國對中國發動的侵略戰爭。起因是,英國大量向中國偷運鴉片,毒害中國人民,並使大量白銀外流。在此嚴峻之際,林則徐作為欽差大臣前往廣州查禁鴉片,他收繳英、美等不法商人的鴉片230餘萬斤,在虎門銷毀。英國以保護通商為借口,發動了鴉片戰爭,雖然有三元裏軍民的英勇抗擊,但由於腐敗清政府奉行妥協方針,戰敗,被迫簽訂了喪權辱國的《南京條約》。從此中國開始淪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社會。

鴉片戰爭後,爆發了中國曆史上最大的農民起義,這就是太平天國運動。

★太平天國,領袖是洪秀全,1843年他創立了拜上帝會,秘密進行反清活動。1851年在廣西桂平縣金田村起義,建號太平天國,自稱天王。同年,攻克永安,整頓軍政組織,頒行各種製度,分封五王等。其後,占領南京,定都,改稱天京。繼而太平軍擊破清軍的江南、江北大營等,已發展到100萬人,席卷了半個中國。但太平軍內部發生了分裂,諸王自相殘殺,結果在中外敵人聯合鎮壓下,最終還是失敗了。(另見《農民起義歌》中太平天國起義條)在那時,一些人主張采用西洋先進技術以“自強”,即辦洋務,這就是洋務運動。

★洋務運動,代表人物有曾國藩、李鴻章、左宗棠、張之洞等。他們興辦工業,如建立江南製造局、福州船政局、開平礦務局、漢陽鐵廠、槍炮廠,以及建立北洋海軍等。洋務派在中法戰爭、中日甲午戰爭的失敗中遭受了巨大的打擊,遂宣告失敗。不過,洋務運動引進了一些近代生產技術,產生了近代產業工人,創辦了新式學堂,培養了一批掌握自然科學的知識分子、工程技術人員、外語人才等。對中國資本主義的發展還是起了刺激的作用。

此時,明治維新後的日本對中國虎視眈眈,於是爆發了中日甲午戰爭。

★甲午海戰,1894年(舊曆甲午年),日軍襲擊清運兵船,清朝被迫對日宣戰。

在黃海,北洋艦隊將士英勇與日艦隊激戰,雖然重創日艦,但旗艦中彈,主帥丁汝昌身負重傷;此時“致遠”管帶鄧世昌擔起指揮,他在彈藥將盡時,下令開足馬力,衝向日艦吉野號,不幸中魚雷,全艦200餘將士壯烈捐軀。其他戰艦愛國官兵也英勇奮戰,狠擊日艦,使日艦傷亡慘重,表現了廣大的愛國官兵血戰到底的英雄氣概。甲午海戰失敗後,清政府被迫與日本簽訂了喪權辱國的《馬關條約》。

★義和團,是長期流行於山東、河北的民間秘密結社,原名義和拳。甲午戰爭後,各地反教會的鬥爭力量接踵而起,義和團則是重要的一支,它以農民為主,還有手工業者等。1899年山東朱紅燈率領義和團起義,豎起“天下義和拳興清滅洋”大旗。1900年在慈禧太後的默許下,義和團進京,並在保衛京津抗擊八國聯軍的戰鬥中,狠狠地打擊了洋人的氣焰。但最終在清政府與八國聯軍的鎮壓下失敗了。其後,清政府與英、法、日、俄等11國簽訂了屈辱的《辛醜條約》。

★戊戌變法,又稱“百日維新”。1898年(舊曆戊戌年),康有為和他的學生梁啟超聯合18省在京舉人,聯絡1300人聯名上書,提出拒絕《馬關條約》、拒和、遷都、變法等一係列主張。康、梁二人,以及譚嗣同、嚴複等還到各地組織學會,設立學堂、創辦報刊等,這些都得到了光緒帝的支持,但卻遭到慈禧等頑固派的激烈反對。為此,譚嗣同夜訪袁世凱,企圖說服他支持光緒,不料袁世凱叛變告密,結果光緒被囚禁,譚嗣同等被殺,導致這場改良主義運動的徹底失敗。

★辛亥革命,是偉大的民主主義革命家孫中山領導的資產階級革命。20世紀初,資產階級革命思潮迅猛在中國傳播,推動民主革命的到來。首先覺醒的知識分子群體,創辦了《浙江潮》等刊物,醞釀著革命。1911年(舊曆辛亥年)10月10日,湖北的武昌起義爆發,起義軍占領武昌城,成立湖北軍政府,全國各地革命黨人紛紛起義響應,很快就形成全國性的革命運動,終於推翻最後的封建王朝大清帝國,結束了千年的帝製。辛亥革命,屬於舊民主主義革命的範疇;1919年五四運動後,廣大人民群眾參加的革命運動,則屬於新民主主義革命的範疇了。

★孫中山(1866-1925),名文,號逸仙,廣東省香山縣(現中山市)人。曾以第一名的成績畢業於香港西醫書院(香港大學前身)。1905年孫中山在日本東京組織同盟會,確定了“驅除韃虜,恢複中華,建立民國,平均地權”的革命政綱,並首次提出“民族、民權、民生”的“三民主義”。辛亥革命成功,1911年12月孫中山當選為“中華民國”第一任臨時大總統。1912年元旦,他宣誓就職,並宣告“中華民國”成立,被譽為“國父”。1924年,他改組國民黨,宣布聯俄、聯共、扶助農工三大政策。1925年病逝於北京。

3中國現代史歌

歌詞

“五四”風雲起,共產黨建立,

南昌秋收兩起義,井岡飄紅旗。

五次反圍剿,北上去抗日,

萬裏長征播火種,延安是聖地。

一九三七年,盧溝槍聲起,

浴血抗戰打日寇,八年得勝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