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9章 領導者不可不懂的涉外交際禮儀(2 / 3)

【1】在外步行時,男士應當走在靠車輛行駛的一側,如果女士手提笨重物品,男士應當上前為之效勞。

【2】上下車時,男士要為女士開、關車門。

【3】在樓梯口、電梯口或其他狹窄過道上遇到女士,應當側身站立一旁,讓女士先行。

【4】進門時,男士應當將門打開,讓女士先進。

【5】落座時,男士應當為女士移開椅子,讓女士先落座。

【6】在女士麵前,男士不可以吸煙,如果實在要吸,應該詢問女士的意見。

【7】在大型宴會或公共場合發言、致辭時,開場白應當是:“女士們、先生們、大家好!”

小貼士

女士優先主要適用於西方發達國家、中東歐地區、拉丁美洲地區、部分非洲國家;在阿拉伯國家以及亞洲大部分地區則並不適用。

在女權主義者眼裏,女士優先是歧視婦女的表現。

6以右為尊

以右為尊是指在涉外交往中,一旦涉及將人們進行左右位置的排列時,最基本的原則是講究右尊左卑,即以右為上,以左為下,以右為尊,以左為卑,也就是說,右側的位置高於左側,左側的位置低於右側。這一基本禮儀原則與我國傳統的“以左為尊”正好相反。在國際交往中進行排定位次時,遵循“以右為尊”原則可以化繁為簡,輕而易舉處理好各種難題。

以右為尊也體現在左、右手上,如敬煙、敬酒、倒茶、遞東西等必須用右手,用左手待客在許多國家被認為是不禮貌或有意汙辱對方。如有特殊原因不得不用左手時,應當對客人表示歉意。為尊重對方,在遞沉重物品時可以用雙手。

二、見麵禮節

1擁抱禮

擁抱禮是指交往雙方互相以自己的雙手攬住對方的上身,借以向對方致意的禮節,在國際社會中運用範圍較廣。最為常見的做法是兩人走近之後正麵站立,先各自抬起右臂,把右手搭在對方左肩之後,隨後左臂下垂,以左手扶在對方的腰部右後側。開始時,首先向對方左側擁抱,接下來向對方右側擁抱,最後再向對方的左側擁抱。在慶典、儀式、迎送等較為隆重的場合,擁抱禮最為多見,在政務活動中尤為如此。在私人性質的社交、休閑場合擁抱禮則可用可不用。在中東歐、阿拉伯各國、大洋洲各國、非洲與拉丁美洲的許多國家裏,擁抱禮頗為常見。

小貼士

在歐洲、美洲、澳洲諸國,男女老幼之間均可以采用擁抱禮。而在亞洲、非洲的絕大多數國家裏,尤其是在阿拉伯國家,擁抱禮僅適用於同性之人,與異性在大庭廣眾之前進行擁抱,則是絕對禁止的。

前車之鑒

約翰遜訪泰的遺憾舉動

20世紀60年代,美國總統約翰遜訪問泰國。在受到泰國國王接見時,約翰遜竟毫無顧忌地蹺起了二郎腿,腳尖正對著國王,這種姿勢,在泰國是視為侮辱的,因此引起泰國國王的不滿。更為糟糕的是,約翰遜在告別時竟然用得克薩斯州的禮節緊緊擁抱了王後。在泰國,除了泰國國王,任何人都不得觸及王後,這就使泰國舉國嘩然。約翰遜的舉動產生了不小的遺憾,也成為涉外交往中的典型笑話。

2親吻禮

親吻禮是指以親吻交往對象麵部某些特定部位的方式,來向對方致意的禮節。在一些流行擁抱禮的國家裏,親吻禮也普遍流行,並且往往與擁抱禮同時采用。根據慣例,在行親吻禮時,關係不同之人,親吻對方的部位通常是大有差別的:長輩親吻晚輩,應當親吻其額頭;晚輩親吻長輩,應當親吻其下頜或麵頰;同輩人或同事之間,同性應當輕貼對方的麵頰,異性方可親吻對方的麵頰。行親吻禮時,不宜表現得過於熱烈,過於投入,一般以唇部象征性地接觸對方一下即可。

小貼士

在西方國家裏,親吻禮既適用於同性之間,也適用於異性之間。而在穆斯林國家裏,則僅限於同性之間,異性之間絕對不得使用。

3吻手禮

吻手禮是指以一個人親吻另外一個人的手部,來向對方表示致意的禮節,是親吻禮的一種特殊形式。在歐洲與拉丁美洲,異性在社交場合見麵時,往往會采用吻手禮。吻手禮大都是男士向女士施禮,輕輕地、具有象征性地親吻女士的手指或手背,施禮對象往往都是已婚者,被吻的手大都是右手。行禮的地點一般應當是在室內。施禮對象不必以相同形式向施禮者還禮。

4合十禮

合十禮是指以雙手手掌十指相合的形式,來向交往對象致意的禮節,亦稱掌禮,它在東南亞、南亞等一些普遍信奉佛教的國家裏十分流行。標準做法是雙掌十指相合於胸部正前方,五指並攏指尖向上,手掌上端大體與鼻尖持平,手掌在整體上向外側傾斜,雙腿直立,上身微欠,低頭。行禮之時,身體一般應當立正不動。行合十禮時,允許施禮者麵含微笑,也可同時口頌祝詞或問候對方,但是最佳的神態是神態莊嚴而凝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