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9章 領導者不可不懂的涉外交際禮儀(3 / 3)

小貼士

根據傳統做法,在向別人行合十禮時,自己合十的雙手舉得越高,越能體現出對對方的尊重。然而在一般情況下,在正式場合向別人行合十禮時,原則上不應使之高過自己的額頭,唯有禮佛之時,才將合十的雙手舉得較高。

5撫胸禮

撫胸禮是指以手部撫按於胸前的方式,來向他人致意的禮節,又稱按胸禮。在一些亞洲國家以及歐美國家裏,人們在與別人相逢之時,往往會撫胸為禮。在一些較為隆重的場合,例如升國旗、奏國歌時,也時有所見。一般做法是上身稍許躬身,眼睛注視交往對象或目視正前方,頭部端正或微微抬起,右手手掌掌心向內、指尖朝向左上方,然後將其撫在本人的左胸之前。撫胸禮通常會與一些其他的見麵禮節同時使用,最為常見的就是撫胸禮與鞠躬禮同時使用。

小貼士

行撫胸禮時絕對不允許以左手行禮,撫按右胸。

6鞠躬禮

鞠躬禮是指向他人躬身以示敬重或感謝之意的禮節,也稱為躬身禮,在國外主要通行於與我國相鄰的日本、韓國、朝鮮諸國。向他人行鞠躬禮時,應當首先立正脫帽,雙目正視施禮對象,然後麵向對方,上身彎腰前傾。在此過程中,通常男士應當將雙手貼放於身體兩側的褲線之處,而女士的雙手則應當在下垂之後搭放於腹前。在正規場合,欠身的幅度越大,越表示自己對交往對象禮敬有加,不過欠身的最大幅度不宜超過90°。

小貼士

在中國,鞠躬禮多用於需要表達敬謝之意或道歉之意的場合。在國外,鞠躬禮主要用於見麵或告別之際。

7脫帽禮

脫帽禮是指以摘下本人所戴帽子的方式,來向交往對象致意的禮節。在國際交往中,每逢正式場合以及一些社交場合,人們往往會向自己的交往對象行脫帽禮。在東西方國家裏,它都較為流行。行脫帽禮時,戴製服帽者,通常應當雙手摘下帽子,然後以右手執之,端在身前。戴便帽者,則既可以右手完全摘下帽子,又可以右手微微一抬帽簷代之。不過越是正規之時,越是要求徹底地摘下帽子。一般而言,脫帽禮除適用於見麵時,還適合於路遇熟人、進入他人居所或辦公室、升掛國旗、演奏國歌時等。

小貼士

本著“女士優先”的精神,一般準許女士在社交場合內不必摘下帽子。

前車之鑒

讓人尷尬的考察團

某城市組織了由市領導為團長的赴法國商務考察團。當地華僑商會的王先生為表示對“父母官”和老鄉的尊敬,請考察團吃法國大餐。他們來到巴黎一個著名的西餐館,該餐館裝修典雅豪華,古色古香,男侍者彬彬有禮,女侍者豐滿豔麗。因為這批中國客人希望集中就餐,經與侍者溝通,把幾張餐桌拚到一起就餐。當王先生詢問點什麼菜時,團長說有特色的盡管上。請客的王先生向大家推薦了鵝肝、生蠔等菜。

點完菜後,大家看到餐館布置得非常有特色,就紛紛拉著漂亮女侍者四處選點合影留念,弄得女侍者十分為難。他們大聲說笑,用餐時杯盤刀叉的碰撞聲乃至嘴巴咀嚼吞咽食物的聲音,始終不絕於耳,一會兒便搞得杯盤狼藉,桌子、地毯上到處是油漬和汙穢。一對坐在旁邊的法國老夫婦忍無可忍,向店方提出抗議。在就餐的整個過程中,請客的王先生都是不停地向考察團賠笑,向周邊的客人和侍者解釋,顯得非常尷尬。

三、禮賓次序

1按來賓的身份與職務的高低順序排列

在國際交往中,一般按來賓的身份與職務的高低順序安排禮賓次序。這也是禮賓次序排列的主要依據。如按國家元首、副元首、政府總理【首相】、副總理【副首相】、部長、副部長等順序排列。各國提供的正式名單或正式通知是確定職務的依據。在多邊活動中,有時按其他方法排列,但無論按何種方法排列,都必須考慮身份與職務高低的問題。

2按參加國國名字母順序排列

在多邊活動中,如國際性會議、多邊談判、國際體育比賽等,有時按參加國國名字母順序排列禮賓次序。一般以英文字母排列居多,少數情況也有按其他語種的字母順序排列。聯合國大會的席位次序,也按英文字母排列,但為了避免一些國家總是占據前排席位,因此每年抽簽一次,決定本年度大會的席位以哪個字母打頭,以便讓各國都有機會排在前列。在國際體育比賽中,體育代表團名稱的排列,開幕式出場的順序,一般都按國名字母順序排列,但東道國一般排在最後。

3按通知代表團組成的日期先後排列

在一些國家舉行的多邊活動中,按通知代表團組成的日期先後排列禮賓次序是經常采用的方法之一。東道國對同等身份的國外代表團,按派遣國通知代表團組成的日期先後排列,或按代表團抵達活動地點的時間先後排列,或按派遣國決定應邀派遣代表團參加活動的答複時間先後排列。采用何種排列方法,東道國在致各國邀請書中,應當加以明確注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