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8章 領導者不可不懂的少數民族禮俗(2 / 3)

蒙古族牧民招待客人的佳宴有手抓羊肉和全羊席。如果是貴客,主人會設全羊席來款待,表示對客人的尊敬。他們忌諱吃狗肉,不吃魚蝦等海味以及雞鴨的內髒和肥肉。送客的時候,主人送客人到蒙包外麵或本地邊界。

路過蒙古包的時候,要輕騎慢行,以免驚動畜群。進蒙古包前,要把馬鞭放在門外,否則,會被視為對主人的不敬。進門要從左邊進,入包後在主人的陪同下坐在右邊,離包的時候要走原來的路線。出蒙古包後,不要立即上馬上車,要走一段路,等主人回去後,再上馬上車。

小貼士

如果蒙古包前左側縛著一條繩子,繩子的一頭埋在地下,說明蒙古包裏有病人,主人不能待客。

四、回族的禮儀習俗

回族約有1/3人口聚居在寧夏回族自治區,其餘散居在全國各地,信奉伊斯蘭教。

回族人尊敬長者,而且非常注意並尊重別人的自尊感,顧全別人麵子,不喊外號。在社會行為等方麵,禁止在背後誹謗別人和議論他人短處。阿訇是清真寺教務主持,非常受穆斯林和回族人的尊敬。在接待工作中,如果他們在祈禱,不要去打擾他們。

凡是供人飲用的水井、泉眼,回族人一律不許牲畜飲水,也不許任何人在附近洗臉或洗衣服。取水前一定要洗手,盛水容器中的剩水不能倒回井裏。回族人的日常飲食很注意衛生,凡有條件的地方,飯前、飯後都要用流動的水洗手。

在飲食方麵,禁止食用豬、狗、驢、騾、馬、貓及一切凶猛禽獸、自死的牲畜、動物以及非伊斯蘭教屠宰的牲畜,禁止用食物開玩笑,不能用禁忌的東西作比喻,禁止抽煙、喝酒。茶葉和紅糖是回族人的節日佳品。

小貼士

回族人禁止在居室裏麵擺放豬皮、豬鬃等製品,甚至在談話中也忌帶“豬”字或其同音字。

回族人忌用左手遞送物品。

五、壯族的禮儀習俗

壯族是我國少數民族人口最多的民族,主要分布在廣西壯族自治區以及雲南、廣東、貴州三省,信仰多神教,崇拜巨石、老樹、高山、土地。有的還信奉佛教。

尊老愛幼是壯族的傳統美德。路遇老人會主動打招呼、讓路,在老人麵前不蹺二郎腿,不說汙言穢語,不從老人麵前跨來跨去。殺雞時,雞頭、雞翅必須敬給老人。

如果有客人來訪,壯族人都會熱情招待,由主人出麵讓座遞煙,雙手奉上茶。有客人在家,不可以大聲講話,進出要從客人身後繞行。和客人共餐時,要兩腿落地,和肩同寬,不能蹺二郎腿。壯族人普遍喜歡喝酒,招待客人的餐桌上有酒才顯得隆重,敬酒的習俗為“喝交杯”。

在餐飲方麵,飲食以大米、玉米、薯類等為主食,認為狗肉、野味是美味佳肴、珍品,不愛吃胡蘿卜、西紅柿、芹菜等。用餐時須等最年長的老人入席後才能開飯;長輩未動的菜,晚輩不得先吃;給長輩和客人端茶、盛飯時,必須雙手捧給,而且不能從客人麵前遞,也不能從背後遞給長輩;先吃完的要逐個對長輩、客人說“慢吃”再離席;晚輩不能落在全桌人之後吃飯。壯族是稻作民族,十分愛護青蛙,所以嚴禁捕殺青蛙,也不吃蛙肉。

小貼士

壯族的主要禁忌有:

●忌諱農曆正月初一殺牲。

●婦女生孩子頭3天【有的是頭7天】忌諱外人入內,也忌諱生孩子尚未滿月的婦女到家裏串門。

●忌諱戴著鬥笠和扛著鋤頭或其他農具的人進入自己家。

●壯族青年結婚忌諱懷孕婦女參加,懷孕婦女尤其不能看新娘。

●懷孕婦女不能進入產婦家。家有產婦的,要在門上懸掛柚子枝條或插一把刀,以示禁忌。

六、朝鮮族的禮儀習俗

朝鮮族主要分布在東北三省,多聚居於吉林延邊朝鮮族自治州。

朝鮮族老人處處受到尊敬。如年輕者與長者同路時必須走在長者後麵,若有急事非超前不可,須向長者恭敬地說明理由;年輕人在路上遇有長者迎麵走來,應當恭敬地站立路旁問安並讓路;晚輩對長輩說話必須用敬語,平輩之間初次相見也用敬語;晚輩不能在長輩麵前喝酒、吸煙;吸煙時,年輕人不得向老人借火,更不能接火,否則便被認為是一種不敬的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