禮俗是具有相對穩定性的禮節、習俗、風尚、行為習慣和心理傾向的總和,是一個民族區別於另一個民族的重要特征。我國各少數民族風俗習慣差異較大,具有不同的生產方式和生活方式。國家尊重少數民族風俗習慣,少數民族享有保持或改革本民族風俗習慣的權利。在各民族交往、交流的過程中,相互了解、相互尊重各民族特有的習俗禮儀是非常重要的。作為領導者,不可不懂下述少數民族禮俗。
一、藏族的禮儀習俗
藏族主要分布在西藏,青海、甘肅、四川、雲南等地也有藏民居住,多信奉喇嘛教。
敬獻哈達是藏族對客人最普遍、最隆重的禮節,獻的哈達越長越寬,表示的禮節也越隆重。對尊者、長輩,獻哈達的時候要雙手舉過頭,身體略向前傾,把哈達捧到座前;對平輩,隻要把哈達送到對方手裏或手腕上就行;對晚輩或下屬,就係在他們脖子上。如果不鞠躬或用單手送,都是不禮貌的。
小貼士
接受哈達的人最好做和獻哈達的人一樣的姿勢,並表示謝意。
藏民在見麵打招呼時,點頭吐舌表示親切問候,受禮者應當微笑點頭回禮。有客人來拜訪,藏民們等候在帳篷外迎接貴客光臨。藏民們見到長者或尊敬的客人,要脫帽躬身45°,帽子拿在手上接近地麵;見到平輩,頭稍低就行,帽子拿在胸前,以示禮貌。男女分坐,並習慣男坐左女坐右。
客人到藏族家裏做客,主人要敬3杯青稞酒,不管客人會不會喝酒,都要用無名指蘸酒彈一下。如果客人不喝、不彈,主人會立即端起酒邊唱邊跳,前來勸酒。如果客人酒量小,可以喝一口,就讓添酒。連喝兩口酒後,由主人添滿杯,客人一飲而盡。這樣,客人喝得不多,主人也很滿意。
藏族還有敬酥油茶的習俗。客人坐在藏式方桌邊,女主人拿一隻鑲著銀邊的小木碗放在客人麵前,接著提壺或熱水瓶給客人倒上滿碗酥油茶,主客開始聊天;等女主人再提壺,客人就可以端起碗來,輕輕地往碗裏吹一圈,然後呷上一口,並說些稱讚茶打得好的話;等女主人第三次提壺時,客人呷上第二口酒;客人準備告辭時,可以多喝幾口,但不能喝幹,碗底一定要留點漂著油酥花的茶底。按照藏族習俗,主人敬獻酥油茶,客人不能拒絕,至少要喝3碗,喝得越多越受歡迎。
小貼士
藏胞最忌諱別人用手撫摸佛像、經書、佛珠和護身符等聖物,認為是觸犯禁規,對人畜不利。
二、維吾爾族的禮儀習俗
維吾爾族人主要居住在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和湖南省,信奉伊斯蘭教。
維吾爾族人非常重視禮貌,接待見麵時習慣把手按在胸部中央,把身體前傾30°或握手,並連聲說“您好”。到維爾吾族家裏做客,進門前和用餐前女主人要用水壺給客人衝洗雙手,一般洗3次。他們習慣一人專用茶杯,住宿期間也不換。當第一次給茶杯的時候,要當著客人的麵,把茶杯洗淨、消毒後再用。
維吾爾族人講究衛生,經常在自來水龍頭下直接衝洗手、臉。維吾爾族人喜歡喝奶茶、吃饢,喜歡吃拉麵和包子以及烤全羊、涮羊肉、烤羊肉串等。烤羊肉串是這個民族最出名的風味小吃。維吾爾族人每餐必喝葡萄酒,而且酒量大。他們忌諱吃豬肉、狗肉、騾肉、鴿子。
小貼士
維吾爾族人的主要禁忌有:
●客人席地而坐時要跪坐,忌雙腿直伸、腳底朝人;
●院落的大門忌諱朝西開;
●睡覺時忌諱頭朝東腳朝西;
●忌諱隨便走近灶台、水缸等;
●忌諱衣服短小,上衣一般過膝,褲腳到腳麵,最忌戶外穿著短褲。
三、蒙古族的禮儀習俗
蒙古族主要居住在內蒙古自治區、遼寧省、新疆維吾爾自治區、吉林省等地,信仰喇嘛教。
蒙古族的傳統禮節主要有獻哈達、遞鼻煙壺、裝煙和請安等。獻哈達的禮節和藏族一樣。蒙古族牧民十分熱情好客、講究禮儀。請客人進入蒙古包時,總是立在門外西側,右手放在胸部微微躬身,左手指門,請客人先走。客人跪坐後,主人按淺茶滿酒的禮俗熱情敬獻上奶茶和美酒,並把哈達托著獻給客人。
小貼士
客人接過主人的奶酒,最得體的做法是按照蒙古人敬酒的方式,左手捧杯,用右手的無名指蘸一滴酒彈向頭上方,表示祭天;第二滴彈向地,表示祭地;第三滴酒彈向前方,表示祭祖先,隨後把酒一飲而盡。如果客人不會喝酒,隻要把酒杯恭敬地放在桌上就可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