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愛男人,還是愛自己(5)(1 / 3)

在親密關係的建立中,往往是在填補彼此心中的失落感,你認為你從對方身上得到的某些東西就是自己丟失的東西。舉例而言,你可能會因為伴侶欣賞你而感覺有價值,你無法意識到自己正在利用伴侶的讚美來滿足內心的需要。隻要你和伴侶在一起便感覺到有價值,如此一來,你會不知不覺地認為是伴侶使你變得有價值了。

他無論給你什麼都使你覺得那是你自己的一部分,你所經驗到的滿足都是他帶給你的。

如果關係結束了,你不會感覺失去了那個人,你感受到的是自己的東西不見了,感覺內心少了東西,空落落的。就像裝滿水的罐子,現在罐子還在水卻沒有了,饑渴的人頓時失措一樣,這就是人痛苦的原因。感覺上就像你的肉被切開,某些東西被挖掉了,你可能會發現你的愛、你的安全感、你的力量、你的意誌力都不見了。

這是創傷和痛苦的原因,失落感也會造成傷痛。

很少有人能滿足你的失落感。你的生活中充滿著各種人與活動,但他們仍舊無法滿足你的失落感。內心裏仍然有對愛的渴望和對愛匱乏的恐懼,在一邊想得到一邊又想逃離的夾縫中掙紮和奮鬥,這種不滿足感一直持續下去,會借助於外物來尋求存在、認同和價值,會追求外在的刺激帶來的聯結感。

當然匱乏是無法被滿足的,隻要對方有一點變化,或者說了某些讓你不舒服的話,匱乏就會立刻浮現,“喔,他根本不認為我有任何價值。”你感到憤怒和受傷。因此,不滿足感會一直持續著,是因為對方無法永遠填滿你的匱乏,特別是對方也需要你去填滿他的匱乏。

如果人們說,“我們彼此很適合”,這就意味著你在伴侶身上找到自己以為失落的東西。兩個人生活在一起,會覺得完整而滿足,因為感覺彼此互補,結合在一起使你們變成了一個完好的整體。

內在的匱乏感很可能以憤怒的方式呈現,尤其是內心如果抗拒那份匱乏感的話。大部分的感覺,特別是那些不假思索的衝動反應,都是匱乏感所造成的結果。舉個最簡單的例子,比如有些戀人或者夫妻,隔一段時間不吵架就會難受。這是為什麼呢?因為在平淡中,很難深刻地感覺到彼此的聯結。但是衝突之後再和好卻因為對比和反差而產生極深的聯結感。強烈的情感衝突會帶來強烈的聯結感和被需要、被愛的感覺,當然也會因此帶來自我價值感的滿足。越痛越愛,是很多人對愛的誤解,也許原因就是由此而來。

相反,如果一個人放下了對痛苦的需要,知道自己常欺騙自己時,就會生出悲憫心,主動去與對方聯結,而不是等待被人聯結。

這是一條漫長的成長道路,需要有不斷加深的自我覺察,同時也是一個自我不斷完善的過程。

15.失戀其實是重生

失戀好比死亡。失戀意味著愛人的死亡,意味著自己的死亡,意味著二人世界的死亡,意味著兩人之間甜蜜感情的死亡。

“我們的世界”一下子隻剩下“你”自己,隻剩下孤獨的、毫無價值的你。你就像是一個無力的小孩子,感到萬分得丟人和無奈。曾經依賴於他人的你,現在要自己解決一切,這個殘酷的現實讓你想到了死。

也許失戀後,你不會如此極端,但是失戀帶來的痛苦絕對可以算得上人生中最痛苦的經曆之一,淚水、痛苦、失眠常常伴隨著失戀而來。

失戀隨時都會來。無論是相愛不久,還是相戀多年,甚至是結婚以後。每對戀人的表現形式都是不一樣的。但是,一些基本的變化是一樣的。說話的腔調會變,對對方的稱呼會變,見麵的次數會變,談話的內容變得無趣了,經常做的事情,現在不太做了。一方作踐自己極力挽回,一方拚盡力氣掙脫。明明知道對方在撒謊,依舊裝著不以為然。為了自己的夢,不斷地欺騙自己。甚至,當失戀變為現實的時候,仍然不肯相信,繼續活在錯覺中。為什麼?因為當愛是希望,是一切,是活著的理由。

失戀的時候,最根本、最普遍的痛苦是,覺得自己好像被剝光了衣服,感到羞愧萬分、茫然無助。特別是不太自信的人會變得更加自卑,感覺好像是那個人看過你的靈魂深處,看見過你最醜陋的一麵後,突然走掉了。

有一首歌唱得好,“有多痛,就會變得多成熟”。失戀會讓一個人迅速成長。能夠安全地翻越過失戀這座山的人,就會具有翻越其他大山的體力,他清楚地知道山裏有些什麼,也知道如何躲避危險。他學會了判斷,知道哪座山可以攀登,哪些東西值得珍惜。經曆過失戀的人,會更小心地對待下一份感情。在登山的時候,我們偶爾都會遇到一些困難,這個時候最重要的是,你在處理困難的時候學到了些什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