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章 今生隻與自己談戀愛(4)(2 / 3)

兵書上說:知己知彼。透過一個人的內心,看見全人類的思想和情感內涵。就請在所有方麵對自己誠實,任何時候不要欺騙自己,直接說出你所感覺到和看到的東西。因為如果你經常離開你的真實,你就會漸漸迷失自己,一段時間後,你會越來越難重新找回你的真實。要知道,如果你封閉起對自己的真實,哪怕隻有一次,你就關上了通向自己的門。

打開這扇門,有許多途徑。不過所有的途徑都始於你對自己到底有多坦率,你真正可以感受到自己多少、經曆多少,培養向自己更多地敞開的意願。這可以有許多理由——因為你想學習、認識或理解自己,因為你想讓自己經曆更多,因為你想要愛自己等。每一種理由都可以成為你發展的動力。你在越多的渠道上敞開自己,你成長得也就越快。

思想方麵:允許更多的新思想接近你,放棄對你有害的思想,培養更多的決心來關愛自己。

感情方麵:你允許自己感受和表達心裏發生的一切。你重視自己細膩的感情,並經曆它們。

身體方麵:你致力於身體的透氣性,以便能有多種多樣的感受。你重視你的身體感覺。

內心的聲音:你給自己安寧和時間,傾聽你內心的聲音,讓它引路。

觀念:讓有關自己的觀念作廢,以便能夠真正感受自己。

你向自己敞開越多,你感受到的自己就越多。當你感受自己時,你就擁有你的真實,當你真實時,你就和自己在一起。

更多敞開自己的幾種方法:

經常關注自己,給自己一段時間,隻用來感受自己。可以選擇在安靜的時候,在運動的時候或者和其他人在一起的時候。

選一個與你感情最深的人,然後試著把自己變成他。假如此人是你丈夫,你就設想從他的角度過他的生活。你可以用一天來練習。

現在開始,深呼吸,在心裏選好對象,開始去想象,想象你變成你的丈夫,想象變成他的你披上他的衣服,穿上他的鞋子,戴上他的眼鏡,承受他的體型,感受他的口吻,並想象他一天的生活:

從大清早出門,一直到回家進門,看著正在廚房做飯的你的所有畫麵。在他的一天中,有沒有遇到原來的你?當他跟原來的你對話的時候,你的感覺是什麼?想到了什麼,是什麼打動你、觸動你——不管以何種形式——例如,什麼讓你害怕,什麼在你心裏引起感激或快樂,什麼讓你憤怒等。這裏需要的是你的誠實。

如果你想打開通向自己的一扇門,以便能夠與自己建立一種有益的新關係,重要的是你要向你的所有樣子敞開自己,承認你尚未了解自己全部的真實。

13.對自己投資

有一個人,家裏蓋了新房子,在安裝電燈的時候,需要一把梯子,家裏沒有,於是,他打算去鄰居家借梯子來用。

當走到鄰居家門前的時候,他開始徘徊起來,心裏不停地想:

“如果他家沒人怎麼辦?”

“如果他家沒有梯子怎麼辦?”

“如果他有梯子,但不借給我怎麼辦?”

順著這個思維一直想下去,他越想越生氣,兩步走上前去,敲開門,鄰居還沒來得及說話,他就情不自禁地對著鄰居破口大罵起來:“你不借我梯子,我自己去買一個就行了,誰稀罕啊?”

鄰居丈二和尚摸不著頭腦。

這個故事雖然有點誇張,但是生活中很多人在做事時,確實喜歡用一種自我失敗的思維模式來指導自己的行為。像這個人,還沒開口找鄰居借梯子,就開始推想自己可能借不到梯子的種種原因和情況,結果自己放棄了借梯子的機會。

自我失敗的思維模式,是指當你打算去做一件事情的時候,首先會情不自禁地想出很多可能遇到的困難,自我設置思想障礙,並被這種障礙所嚇倒,從而感到擔憂和恐懼,料定這件事會失敗,采取拖延、回避甚至放棄的態度。世上本沒有失敗,失敗來自自己欺騙了自己。

作為一位媽媽,麗芳認為自我犧牲是應該的。她認為隻要自己不斷地付出,孩子就可以成長得無憂無慮。她兒子熹偉一直以來是一個害羞的男孩,而且不善於交際,這種個性一直到他17歲時都沒有改變。他不願意離開家獨自上學,學業也無法完成,經常還會大發雷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