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綱著手準備他的兵力部署了,待韓世忠、張浚鎮壓南方起義的兵馬一旦返回,就可以給金國下戰書了。他現在所要做的就是力勸高宗盡早將朝廷移師卞京,他上疏:京城首先有著極為堅固的防禦體係。從卞京至黃河南岸建立起縱深的防禦體係,這是有宋以來卞京最強固的防衛設施。而且地理環境優越,外有護河,內有高牆,高牆之內還有外城、內城和皇城。它有著曆史上任何都城所不及的優越條件。其次,京城移至卞京可以齊聚抗金誌士之心,望陛下早做決斷。而李綱的奏疏都因為高宗的種種理由拒絕成行。高宗害怕打仗,他怕自己像父兄那樣仗敗後成為金人的俘虜,他現在唯一的辦法就是一個字——拖。看時局如何變化,製訂出相應的策略。
此時,金國內部意見產生嚴重分歧,分為完顏宗翰和完顏宗望兩大陣營。完顏宗翰主張殺死微宗、欽宗和一些不投降的大臣,然後舉兵過河拿下卞京。他們要徹底滅亡宋朝。他有著對宋強硬的“鷹派”人員的擁護和支持。其人員是完顏宗弼、完顏杲等人。而完顏宗望主張以漢治漢,他的理由是金國代理人的最佳人選不是張邦昌和劉豫而是微宗、欽宗父子二人。
他們二人有著任何人不可代替的作用,大金的目的是征服大宋。他們可以做我們不能為之的事情,而扶植其他的人隻能招徠宋朝臣、民的激烈反抗。漢人忠君思想根深蒂固,即使李綱、宗澤這些主戰人士他們也要考慮如何為之。他們是號召力和軍事能力極高的宋朝官員。而且高宗已經重用李綱,兩次大戰都是因為他的領導和指揮,才使金國敗北。要不是宋朝廷的種種原因,當俘虜的就不是微、欽父子而應該是你、我。大宋的戰線過長,不是我們想怎樣就能怎麼樣的,還是要靠漢人自己管理。我們無所擔當,竟可坐收納貢之利,豈不美哉!他的主張得到了“****”人士的讚許。其人員有完顏晟之弟撻懶和完顏宗英,以及服務於金國的一些漢臣們的支持。
完顏宗弼大聲嗬斥完顏宗望說:“你是為宋人講話,替宋人著想的逆賊。李綱、宗澤又能如何,難道還能與我們大金當前實力抗衡嗎?”完顏宗翰也不滿完顏宗望,認為他是被李綱打怕了,是懦夫的體現,是在長宋人誌氣,滅金人威風。結果金國“鷹派”人士占了上風,完顏晟雖然覺得完顏宗望說的在理,可是殿堂內群情激昂,想徹底滅宋的官員們怒不可遏,他隻能依照完顏宗翰的理論和觀點,準備進攻大宋朝,但他也要顧忌完顏宗望等人的感受,對微、欽二帝以禮待之。
張邦昌率眾投城的舉動,氣得完顏晟差點吐血,他發誓要奪回卞梁,殺死張邦昌。現在金國上下鬥誌昂揚,正是進攻大宋的最好時機,趁宋朝去南方鎮壓農民起義軍的兵馬還未返回之際,殺將過去,必然可得。這時候完顏宗翰又獻上了離間宋朝官員之計策。計策成功便以微、欽二帝換取兩河之地。高宗必然不允,我們便以此為籍,舉兵南下。完顏晟連連稱道:“此計秒哉也。”
李綱見韓世忠大軍還有三天到達,而張浚的兵馬至少要五日方可回來,究其原因,張浚是應襄陽知洲之邀前去剿滅山匪。耽擱了二天時間。李綱對此十分生氣,區區山匪不成氣候,而耽誤抗金大業將成千古罪人。倘若影響抗金大計的實施,日後回京定要追責嚴懲。決不縱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