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綱哪裏知道金國人還沒有等這邊下戰書,就已經差人送來以二帝換兩河的要求。高宗連忙召集大臣商議。有人提議先將二帝換回來,使二帝免遭羞辱和折磨。兩河日後還可以收複。黃潛善連忙說道:“我大宋如今士氣正旺,各路兵馬皆已到齊,現在答應金人如此苛刻的要求,這不是傷及將士和民眾之心嗎?”黃潛善的話正中高宗下懷。怎麼也不能讓二帝現在就回來啊,自己還剛登基做皇帝呢。高宗又看了看李綱。而李綱對那些割地求和平的做法是最為惱火的,他強壓心中的怒火問那官員:“你隻會想我們用土地換和平,用土地換二帝。怎麼不想我們進攻金國直搗他黃龍,救我二帝呢?難道不想我們應該如何給金人講條件嗎?要知道兩河地區幅員遼闊,物產豐富,它的麵積不會比燕雲十六洲小哦,這要是割讓金人,汝心就安嗎?而且金人狼子之心豈會滿足?不滅大宋,他們是不會罷休的。”高宗見李綱這樣說了,就大聲嗬斥道:“若還有要朕答應金人之所求的,以賣國論處。”眾人皆驚怵哪還敢言語。
李綱建議高宗道:“現在全部兵馬已經到齊,可以向金人開戰,自己的兵力配備和戰略部署已經全部完成,雖說張浚的大軍遲了兩天到達,但是總算沒有耽誤時機,當然了處分還是必要的,如果誰都可以改變計劃,豈不亂了套麼?希望陛下明日起程移都卞京,安定軍心和民心。各路大軍的將士們戮力同心,共同對敵。”高宗連聲應允。
正當李綱完成了勤王兵馬和各路抗金大軍的軍事部署,準備與金人開戰時。高宗不是叫人遷都卞京,而是做出了李綱任尚書左仆射兼門下侍郎(左相)的決定,另委黃潛善接任右仆射兼中書侍郎,以牽製李綱。接著,又罷免張所、傅亮,撤銷了河北招撫司及河東經製司,蓄意破壞了李綱的整個抗金部署,李綱哪裏知道事情竟這樣的突然,他還沒有弄清其原因又撤消了他所有的軍事指揮權。
他感到愕然,追問其原因所在,高宗不給他任何申述的機會就被請進了大理寺,原來高宗在金國的臥底,從金人那裏得知李綱要張所、傅亮他們在金人攻城時候放棄守城並策應金人南下。消滅了高宗之後,就扶持李綱治理中原,國號都有,取“正德”。而且還搜出金人賄賂張所、傅亮的金條和寶物。李綱一聽簡直攤倒,這明顯就是高宗和金人唱的雙簧戲。要將自己扳倒,其目的就是要自己放棄抗金,放棄迎救二帝,因為二帝回來高宗的皇位定然不保,還要追查他的欺君大罪。
於是他就答應了和金國人共同演繹了這一出戲。加上誌大才疏、心胸狹隘、嫉賢妒能的張浚對汪、黃誤國之罪“緘口不言”。卻相信黃潛善和汪伯彥的撥弄是非,在汪、黃的唆使下,張浚就胡亂編造李綱十條大罪,把李綱說成偽臣叛黨之人,從而換取高宗給他的兩河軍政大權。張浚幫高宗他們編造謊言彈劾李綱,可以說好處多多。既升了官,又逃脫了李綱給自己誤時的追責,還踢開了張所、傅亮這兩塊擋在自己升官之路的絆腳石,真可謂是一舉多得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