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6章 曆史的聲音:中國如何和平崛起(4)(2 / 3)

中國的崛起不是複興,而是要改革,前進。告別舊時代的“不同”,追求新時代的“大同”。中國的崛起不僅僅是經濟的騰飛,不僅僅是軍事的崛起,而是各個領域的整體或全方位的崛起。這裏麵既包括物質文明、精神文明、社會文明和政治文明上的整體崛起,也包括中國在政治、經濟、文化、軍事、科技等方麵的全麵現代化。這些力量都是一個強國崛起所包含的主要內容。聯係我國的性質,我們是具有特色的社會主義,社會主義的宗旨就是為人民服務,使每個人都有衣穿,有房住,病可醫,老有養……中國堅持社會主義不改變,就是堅持社會主義人類的崇高事業,給人類創造幸福與和平。

中國改革開放後30年的發展曆程足以說明,中國堅持了和平發展的理念。中國和平崛起與中國發展目標與西方國家的本質區別,就在於中國在發展過程中依靠人民勤勞的雙手,而不是通過掠奪,中國對外交往堅持的是互不幹涉內政,互惠互利的原則,而不是以大欺小,以強欺弱,用霸權說話;中國的發展目標是造福人類,而不是稱霸世界,主宰地球,也反對霸權。

中國作為一個環境惡劣、人口眾多,占地麵積龐大的國家,其和平崛起,可以在國際上爭取到更多的和平發展環境,也為世界的和平創造了有利的條件。尤其不犧牲任何國家的利益,不妨礙任何國家的發展,不威脅任何國家的安全,使中國的戰略利益得到充分的發揮。

但是任何目標的實現都需要一定的條件。單條腿走路,和踩著鋼絲走路總是不能帶來安全感,還有跌跤的危險。中國能否和平崛起也需要一定的條件。

新中國成立後,在以偉大領袖毛澤東為首的黨中央的帶領下,中國開拓了一個世界大國的局麵,奠定了政治大國的地位。對外交往中,我們以“和平共處五項原則”贏得了世界各國的尊重,聯合起了第三世界國家,打開通向世界的通道,並為中國從經濟上崛起營造了良好的外部環境。但是,新中國成立六十年來,許多別有用心的西方國家,見不得與自己不同顏色的中國活躍在世界的舞台上,於是在中國政治、經濟崛起過程中一直設有陷阱,使得中國也走了不少彎路,加上中國內部有一些政治頭腦簡單,短視的人被這些國家所利用,給中國的崛起帶來了很多不利的因素。在這方麵,中國的和平崛起麵臨著一定的威脅,中國必須要予以有力的還擊,站在大局之上放眼迎麵飛來的閑言碎語,爭取主動,才能保證和平崛起不變質。英國著名的曆史學家尼爾·弗格森就曾說過:“美國霸權主義的終結不大可能促進世界有序地朝著多極體係發展,世界可能淪落為一個大國四分五裂的世界,沒有一個國家能夠擔當全球領導角色。世界會變成‘無極世界’。‘無極世界’最終意味著無政府主義的新的黑暗時代。這將是一個帝國衰落和宗教狂熱的時代,一個世界被遺忘地區遭到經濟掠奪的時代,一個經濟停滯不前的世界,一個文明被禁錮的時代。”

自從二戰以來,美國就走上了霸權主義國家的道路。他們所走的路線也是統治世界、主宰世界的路線。許多所謂的美國精英宣傳,一超獨大有利於和平,有利於實現羅馬思想。實際上強權國家的目的就是為了霸占世界,滿足自己的私利,別的理論不過是一種借口而已。霸權主義領導世界是危險的世界,霸權國家為了保護其霸權地位必然實行一種不合法的手段對其它國家進行打壓、製裁,使得世界有了不和平的因素,最後導致戰火。而今天中國之所以和平,就是因為長期以來中國力主平等,敢於對霸權主義以有力的還擊,如抗美援朝戰爭、抗美援越戰爭、金門炮戰,也包括上世紀五六十年代突破美國為首的西方強權國家的經濟封鎖和經濟製裁,還包括政治上、文化上、外交上等多種利益的維護,都是對中國後來發展積極有力的反對霸權鬥爭。

霸權國家主張的一強維護世界和平,說白了就是為了私利,就是所謂的“強權監護下的和平”,這種和平是一種脆弱的和平,經不起風吹雨打。阿富汗戰爭、伊拉克戰爭再次證明,人類和平太重要了,這個世界再也不需要霸權主義。

健康的心態,大國風範是和平崛起必須要的精神素質。當今世界,人類已進入信息化、全球化時代。這是個大崛起、大發展、大創新的時代,也是個大競爭的時代。我們將以什麼樣的視角,觀察與審視全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