寫在《還我瑤華師兄!嚶嚶嚶嚶嚶嚶π_π》(2 / 2)

這篇文章我最欣賞的三個角色就是文笙,將軍和瑤華,將軍呢我覺得到了他這個程度光用君子似乎不足以完全形容他,但我就隨便套一套吧,他是比文笙瑤華更進了一步可以說已經找到了平衡的,將軍是現在完成進行時,文笙是現在進行時,瑤華是過去未完成時。

先不談將軍(也許有空會專門給將軍扯幾段),文笙和瑤華其實在很多方麵都是一樣的,出生於世家,遭逢的是天下大亂的年代,顧家和譚家都是可以影響天下局勢的大族。前世的文笙踏遍各地,她不是普通的閨閣小姐,瑤華也不是一般的文弱書生他也喜歡遍訪民情,正因為此他們深切體會到了百姓之苦,所以都會有誌在太平的宏遠(誌在天下的人不少,首當其衝就是鍾天政,但是自發地誌在太平的在我看來隻有文笙將軍和瑤華)。他們對於音律都有天賦,都是樂道奇才但並不愛以樂殺伐。他們都不太擅於言辭,但所言必發自內心且君子一諾。某種程度而言,譚瑤華就是前世的顧文笙,而他們的結局也一樣,作者曾經說過譚的出生決定了他的悲劇,也許,所以作者讓他們一個在琴聲裏烈焰焚身,一個也在琴身中化作流星。但是作者給了文笙重生的機會,改變一切的機會。

ps:看到書評區提了王十三的成長環境對他性格的影響,我覺得他受環境的影響其實是很大的,但他的自我意識是這些人中最薄弱的,在王光濟手下小時候受過苛待不許識字(文字其實代表的就是自我意識,控製人的最好方法就是不讓其學習),但是他當初仍舊一心一意賣命,從他出場那些描寫可以看出他的是非觀很朦朧,有一些他的社會背景沾染上的惡習,信口開河,殺伐狠戾(作者沒有明說,但是王光濟並不是什麼大善人,在他手底下賣命的即便身不由己但不可能沒有染過無辜人的鮮血),對女性並不尊重(對陌生的文笙言辭輕浮這不可能是第一次,對付春娘也是信口開河)。下麵這句話可能有些武斷,對我而言王十三又有很多地方和鍾天政類似,隻是他沒有足夠的目標和自我意識所以成了不上不下的混,但是他不同於鍾的地方是他可以進行多次改造,所以他成了本文選擇的可調教對象。王十三是一把兵器,在王光濟手上可能變成凶器,在顧文笙手裏也許最終就會變成絕世寶刀。文笙給了他啟蒙,給了他生活的目標,以後也會繼續給他新的名字,外貌和功勳。

其實我現在覺得要是把瑤華處理成女的也許更好,重笙這書我有一點不大喜歡就是優秀女性人物太少,除了文笙其他大多都如背景板,而且不討喜。有一個寨主妹子我本來有點期待但是沒有發揮空間,以後不知會不會淪為和女主拈酸吃醋的小家子氣。女主有很多男性朋友但沒有女性知己很遺憾。我喜歡女強,但不是隻有一個女的強其他都是男的那種,一花不是春,如果能在很多優秀女性男性競爭下仍舊風采卓絕必將更加讓人折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