發現甲骨文之龍骨驚現(1 / 1)

有一段時間我的睡眠不是太好,就去看了中醫。()醫生開了一副方子,裏麵有酸棗仁、柴胡、牡蠣、龍骨等等。最有意思的是這味叫做龍骨的藥材。

眾所周知,龍是傳說裏才有的動物,不可能真的留下什麼骨頭來。所謂“龍骨”呢,其實就是上古爬行動物的化石,把它們研磨成粉之後服用,有鎮定安神的功效。()作為藥材,龍骨在中藥鋪裏已經流行了幾百年,而中國文字史上具有劃時代意義的一種字體——“甲骨文”就是在這味藥材上被發現的。

公元1899年,清朝的一位重要官員王懿榮患病在家休養。()在醫生給他開的藥方裏就有一味叫做“龍骨”的藥。家裏的仆人從中藥鋪買回了一些骨骸殘片,王懿榮出於好奇就隨手拿了幾片細細端詳,他突然發現:咦,這些殘片上怎麼會有刻劃奇特的符號呢?要知道王懿榮可是一位學者型的官員,他的職位是國子監祭酒,也就相當於國立中央大學校長。()作為學者,他在金石文字學方麵有著深厚的造詣。職業的敏感性使他覺得這些龍骨大有名堂,於是他放出風聲,要高價采購刻有特殊圖案的龜甲和獸骨。

這個故事還有另外一個版本,說的是山東濰坊一個姓範的古董商人到河南去收購青銅器,順便把當地人從地裏掘出的十來片刻有符號的龍骨也給買下了。()範姓商人將這些奇特的龜甲和牛的肩胛骨帶到京師,並經藥鋪的人引薦,請王懿榮加以鑒定。

故事究竟是哪個版本並不重要,重要的是王懿榮對這些刻在龜甲獸骨上的圖案做出了判斷:他直覺這些看上去整齊優美的符號應該是一種自成體係的文字。()其中有一些象形文字跟今天的漢字還有著緊密的聯係。比如:日、月、雨、門、犬等等,這些字不需要學富五車的專家,小孩子也能連猜帶蒙地認出來。但是其中還有一些符號卻很難辨認,王懿榮決定要對它們進行深入的研究。他以每個字兩紋銀的高價,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內,獲得了多塊甲骨。通過對這些符號細致的考訂,王懿榮提出這些甲骨是商代人用於占卜的,甲骨上的文字早於先秦時代青銅器上的金文。

這樣的判斷對於整個中國文明史具有非同尋常的意義。在甲骨文發現之前,中國最古老的文字刻在青銅器上,它們大約產生於年之前。再往前,曆史便沒有了文字的蹤跡。所謂“信史”,必須是有文字記錄的曆史,所以盡管司馬遷在《史記》裏描述過商王朝,我們中國人也都毫不猶豫地相信這段曆史的存在,但直到甲骨文發現之前,國際學術界很多人認為商朝不過是神話裏的王朝。

就在王懿榮決心要將甲骨文研究更加深入地推進時,中國發生了一場巨變。八國聯軍入侵北京,慈禧太後帶著光緒皇帝倉皇出逃。王懿榮受命於危難,一個俯首書案的學者承擔起了保衛京城的職責,並在城破之日,帶著家眷,從容地投井殉國。

王懿榮被後人稱作“甲骨文之父”,因為在他發現並高價收購甲骨之前,許許多多刻在龜甲和獸骨上的商代史料被磨成粉,當做藥,吃進了人們的肚子裏。這就是所謂的“人吞商史”。可惜天不假年,如果沒有這場國難,如果王懿榮不是這麼早死去,那麼關於神秘的甲骨文,他也許還能告訴後人更多更多。

m.pi.co(梨樹文學http://www.lishu123.com)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