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啊!真漂亮!穿起來非常合身,樸素、大方、有風度。你比以前年輕了幾歲。”
本來你是不想買那件衣服的,卻買回來了。
第二天,你神氣起來,可是穿了不到兩小時,某條縫線斷了,裂開了一個大洞。此時,你才曉得,是商家的恭維使你上了當。
要想求上司辦事,就必須掌握會說恭維的話這一條。會說話同辦事兒是相輔相成的。話說得好聽,說得到位,上司便易於接受你提出的條件和要求,否則即便是一件簡單的事情,也會容易辦砸,所以要學會說恭維的話,就必須學會順情說好話。順情說好話一般叫做讚美或者頌揚,要想把事情辦成功,總得揀對方愛聽的話說,才有利於解決事情。所以,要學會說讚美的話。
幾乎任何人都愛好虛榮,其特點往往是在他們覺得做沒有多大把握的事情時,極樂意看到自己在這些沒什麼把握的事情上表現不凡,獲得別人的讚美。當你對他們這些沒把握的事情中任何一樁加以頌揚時,都會發生你所期望的功效。
吉斯菲爾伯爵說:“各人有各人優越的地方,至少也有他們自以為優越的地方。在其自知優越的地方,他們固然喜愛。”
恭維讚揚不等於奉承,欣賞不等於諂媚。讚揚與欣賞上司的某個特點,意味著肯定這個特點。隻要是優點、是長處、對集體有利,你可毫無顧忌地表示你的讚美之情。
上司也需要從別人的評價中,了解自己的成就以及在別人心目中的地位,當受到讚美時,他的自尊心會得到滿足,並對讚美者產生好感。
學會說恭維的話,當你托上司辦事時你將會感到其中的妙用。
3.誠言所至,讓上司萌發同情心
孟子曰:“人皆有不忍仁之心。”意思就是說,世界上的人差不多都具有同情弱小和憐恤難者的仁慈感情。找上司辦事能否獲得應允,有時恰恰是這種同情心在起作用。
通常情況下,人們是不願輕易去找上司辦事兒的,上司盛氣淩人的“架子”和目光在一般下屬那裏是不會被愉快接受的。一般而言,下屬不到萬般無奈和迫不得已的時候,是不會隨便提出一件事讓上司煩心的。所以,對一個人情世故相對成熟的下屬來說,不經過“三思”,隻靠腦瓜兒忽的一熱乎便去找上司辦某件事的可謂寥寥無幾。按照一般社會經驗歸納起來,有如下一些事是下屬們經常要找上司出麵辦理和幫助解決的誘因:
(1)與工作有關的利益
這些利益包括調崗、晉升、漲工資、分房子、調停與同事之間的矛盾、平息一些不利於自己發展的言論或輿論。這一類事能否辦到,關鍵在於你在上司心目中的位置,位置高了,他會把利益的平衡點放在你身上;位置若是低了,則必須借助外在的或間接的力量方能把事兒辦成,否則便隻能充當各種利益的旁觀者了。
(2)與社會生活有關的利益
包括借貸、買賣、調解各類糾紛,參與婚喪嫁娶等各類紅白喜事的協調,對各類被侮辱被損害者的法律公斷以及某些同學同鄉同事朋友等托辦的事等等。辦這類事兒,上司一般未必直接出麵和直接行使權力,他們的間接活動有時卻是非常有效的。
(3)與家庭關係有關的利益
包括夫妻關係、兒女關係、親戚關係。這些關係所涉及的利益有時不能得到滿足或者受到了傷害而自己又無力自我保全,於是責無旁貸,隻好間接地承攬過來找某位上司說情,懇望他能出麵幹預或施加影響。如為子女找工作,幫助妻子調動工作,幫助某位親屬安置工作等等。
正是因為有以上這些利益關係,你才有可能經常要找上司辦一些事情。這些事情幾乎都可以涵蓋在“困難”二字之下,如經濟困難、思想困難、情感困難、地位困難等等,找上司辦事兒,說穿了無非是托他們幫助解決這些“困難”。既言困難就有一些不堪負重的苦衷,要想把事情辦成,最好的方法就是如何把這些苦衷通情達理、不卑不亢和牽腸掛肚地吐出來。切人肌膚地誘使上司產生同情心,從而幫助你把懇求辦的事情辦好。
要引起上司同情,必須了解上級自身的人生經曆和社會經曆,對上司曾經有過類似的切身感受過的事情,容易得到同情,從而得到支持和應允。
要引起上司同情,必須在人之常情上下功夫,必須把自己所麵臨的困難說得在情在理,令人痛惜惋惜和可悲可惜。所以,越是哪一點給自己帶來遺憾的地方和痛苦的地方,則越是大加渲染,這樣,上司才願意以拯救苦難的姿態伸出手來幫助你辦事兒,讓你終生對他感恩戴德。因為大凡能激發人的公正之心、慈悲之心和仁愛之心的事情,都能引起人們的同情和幫助,都能使人在幫助之後產生一種偉大的濟世之感。
上司的同情心有時是誘出來的,有時是忙出來的。如果上司對某個朋友有成見,認為他水平很差,他不得誌和受排擠是不足為怪的。那麼,你要幫朋友解決常年在基層受壓抑之苦,並想藉此引起上司的同情,可能就是一件相當困難的事情了。隻有沒有成見的時候,才能產生同情心。
同情心可以促進上司對你的理解,但這並不等於說馬上就會下定幫你辦的決心,因為上司要考慮多方麵的情況,有時會處於猶豫之中,甚至會抱著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態度,不想過問,這時,就需要努力激發上司的責任感,要使上司知道,這是在他職責範圍內的事,他有責任處理此事,而且能夠辦好此事。
所以,要善於利用上司善良的同情心辦事。如果運用方法恰當,即使上司鐵石心腸,也能收到“以情感人”的奇效,它甚至比“以理服人”更能打動上司的心,更好地促使上司伸出“仁愛”之手。
4.情趣誘惑,投其所好動其心
下屬在辦事兒時,要想爭取上司的應允或幫忙,首先應該投其所好以引起上司產生積極的興趣,往往對方在利益的誘引下,會積極為下屬辦成事。
在求上級幫己辦事兒時,對方能不能答應你的要求,能不能全力幫助你把事情辦成,關鍵在什麼?關鍵要了解上司的心裏是怎麼想的。他的心理世界怎麼想問題,就決定了他對你提出的事兒是給辦還是不給辦。
很顯然,人們對什麼事兒有興趣或認為什麼事兒有滿意的回報,就會樂於對什麼事兒投入感情,投入精力甚至投入資金。
利用情趣誘惑法必須讓對方感到自然愉悅,深信不疑,利用情趣或利益把對方吸引住時,對方才肯為你的事兒付出代價。要投其所好於點滴之間。
隻有真正了解到了領導的興趣愛好,才能使用好這一招,具體做法有如下一些絕技。
(1)用興趣牽著對方的鼻子走
利用那些新穎的東西,與我們的經驗接近,引起我們強烈的注意,引起我們的好奇心,使我們常常情不自禁、窮追不舍地要弄個明白,這時人們就會對你產生強烈的興趣,不由自主地跟你“粘”在一起,再進一步,就可能被你牽著鼻子走了。
當我們很謹慎地根據他人的經驗、興趣,而設法接近他人時,除了拿出“新穎”的東西之外,還得摻和著一些別人“熟悉”的成分。因為我們的目的是不但要抓住他人的注意,還必須把握住他人的注意力而使他人折服。
(2)吊人胃口,讓對方感覺到希望的牽引
吊人胃口,也可以說是“利而誘之製人術”,是“誘之以利,將欲與之,而先不與”,讓想要得到利益之人長期生活在隱隱約約的希望之中。這樣,就會讓這個抱著希望的人死心塌地地為你辦事兒。
這一心理規則能夠給要辦事兒的人一個很好的啟示:首先,要想達到自己的目標,就必須刺激起對方的欲望,暗示隻要能辦成事,好事就在後頭,並不時地給些甜頭,讓他相信你所說的並非是一句空口大話,於是在不斷的刺激下,他的欲望也就被挑了起來,這時就是你牽著他鼻子走的時候了。
其實,求人辦事中吸引他人的資本全在自己開發,一無所有本身就是資本,我們有一條寶貴的生命,有一個發達的大腦,有無牽無掛的瀟灑,於是會根據那時那刻的種種條件找出一條最有效的辦事兒方案,付諸行動,辦事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