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位起訖:公元前841—前828年。
生卒年:公元前860—前758年。
出生地:朝歌(今河南鶴壁市淇縣)。
立都:鎬京(今陝西西安市長安區西灃河東岸)。
年號:共和元年(庚申,前841)。
———————————————————————————————————————
共伯姬和,姓姬,名和,又稱共伯和。中國王族分封時代西周王朝第十一任王。
姬和是衛國(其地在今河南鶴壁市、安陽市及新鄉市部分地區)朝歌人,祖父是衛頃侯,父親是衛釐侯。姬和出生於周厲王十八年(辛醜,前860),是衛釐侯的次子。史書上說他從小好學知禮,長大後扶危濟貧,積德行善,廣施恩惠於人民,被世人稱頌。衛國人都尊他為賢人。
姬和的哥哥名叫姬餘,最初被父親封在共邑(也稱共國,衛國的都邑,今河南新鄉北部輝縣市),所以又稱共伯餘。後來父親立姬餘為世子,將他調回首都朝歌,改封姬和治理共邑,故共邑人又尊稱姬和為共伯。姬和足智多謀精通文武之道,有安邦治國奇才,十五歲時就把共邑治理得路不拾遺,夜不閉戶,贏得百姓一致好評。
公元前841年,西周個別諸侯率領民眾叛亂。圍攻王都槐裏(犬丘),共伯姬和奉父命率軍隊前往救援。但他率部隊到達時,周厲王已經棄城逃跑,西戎軍隊和國內叛軍攻破王都,將王室成員斬殺殆盡,宮室財富搶劫一空,最後還放火燒了王宮。
姬和率領各地前來救援的宗室諸侯軍隊,與西戎軍展開激戰,很快便擊敗了西戎軍。
西戎軍逃回本土去了。
接下來姬和又率諸侯軍圍剿和鎮壓叛亂的諸侯,終於平息了這場殘酷的戰亂。
然而,經過這場浩劫,槐裏王都已成一片廢墟,周厲王也逃往他鄉無顏歸國。
眾諸侯經過商議,一致推選年輕有為的共伯姬和代理王政,由老臣周定公和召穆公輔政。周定公姓姬,是周公姬旦之後。召穆公名叫姬虎,是西周召康公姬奭之後。因為王宮已經報廢,姬和與眾位大臣商議後,決定將王都遷回到鎬京。改庚申年(前841)為共和元年。
共和二年(辛酉,前840),西周外圍的一些夷族方國聞西周內亂,乘機入侵西周邊境,先有北方的嚴狁(古族名、國名,居住在今陝西寶雞市隴縣至太行山一帶)攻占了西周西部的邊境地區,接著又有南方的荊蠻(這是指楚國)入侵西周南部。姬和拜召穆公為征南統帥領兵南征荊楚,將楚軍趕回到洛水以南。
共和四年(癸亥,前838),蔡武侯病死於上蔡(今河南駐馬店市上蔡縣西南)在位二十六年(前863—前838),傳位於兒子蔡夷侯,以甲子年(前837)為蔡夷侯元年。同年,楚侯羋熊勇病死,在位十年(前847—前838),傳位於弟弟羋熊嚴。羋熊嚴亦以甲子年為元年。
共和七年(丙寅,前835),曹夷伯病死於陶丘(今山東菏澤市定陶縣西南),在位三十年(前864—前835),傳位於弟弟姬強,號曹幽伯,以丁卯年(前834)為元年。
共和十年(己巳,前832),西周大旱。陳幽公媯寧卒於陳邑(今河南周口市淮陽縣)媯寧的父親是陳慎公媯圉。陳幽公媯寧在位二十三年(前854—前832),傳位於兒子媯孝,號陳釐公,以庚午年(前831)為陳釐公元年。
共和十一年(庚午,前831),西周大旱。宋釐公病逝於商丘(今河南商丘市南)宮中,宋釐公是寧國(西周封國)國君,姓子,名舉,為商紂王庶兄微子啟的後裔,他的父親是宋厲公。寧釐公在位二十八年(前858—前831),傳位於兒子子覵,號宋惠公。以辛未年(前830)為宋惠公元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