但是,要想運用好同類比較法不是一件簡單的事,需要長時間的鍛煉,才能熟練並能得心應手。大致說來,運用同類比較法時應該注意如下基本要求:
首先,要科學地運用同類比較法,就必須注意事物之間的可比性,不具有可比性的事情不要比,否則隻是浪費時間。
一般說來,凡是可比的事物都至少有一個基本的主要的共同點,而且這些共同點與所要對比的不同點要有一定的聯係,否則就是不可比的。在學習中一般都是同類事物的比較,例如兩種不同學習方法的比較等。
其次,要注意比較的廣泛性。所謂廣泛性,就是不僅要縱向比較,而且還要橫向比較;不僅要兩個對象相互之間比,而且要把現象與其總體比。隻有這樣最終拿出來的結論才更有說服力。
再次,不僅要比較事物的現象,更重要的是比較事物的本質。實際上這也是我們搞好學習的要求:凡事不能停留在表麵,要深入其本質。
例如,在比較美國和法國資產階級革命時,為什麼美國“一帆風順”,時間不長就取得了勝利並建立了資產階級共和國,而法國卻一波三折,曆經坎坷才取得最後的勝利?這時我們就要深入研究一下兩國的曆史。美國原來是英國的殖民地,其發展沒有經曆封建社會這一階段,因而進行資產階級革命時基本上沒有什麼阻力;法國情況就大大不同了。法國經曆了長時期的封建社會時期,中世紀時更是整個歐洲大陸封建勢力的中心。因此,封建殘餘勢力在法國可謂根深蒂固。所以,法國革命一波三折,反複多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