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2章 在規定的時間裏學習(1 / 1)

日本學者田崎仁所著的《中學生科學的學習方法》一書中,許多觀點、方法和建議也許能給我們一些有益的啟示和幫助。從合理利用時間方麵,作者提出了如下觀點和做法:

學習時間越長越好嗎?不,因為學習效率並不是靠量(時間)而是靠質(學習方法)來決定的。超過晚上12點的學習自然是無效率的,通宵學習則是效率最差的學習方法。關鍵問題是一天當中什麼時間學,以及用什麼方法學。“在規定的時間裏進行學習”,這是研究學習方法的專家們所推薦的學習方法的重要法則之一。

有效利用時間學習的九做十不做

要有效地利用時間,請做到:

① 把必須做的事情和可做可不做的事情清清楚楚地分開;

② 先從重要的、難度較大的事情做起;

③ 要有一個切實可行的學習時間表;

④ 正確地使用空閑時間;

⑤ 要把學習用具放在手頭,以便隨時取用;

⑥ 在學習過程中不要胡思亂想;

⑦ 要真正鑽進去,養成埋頭苦幹的習慣;

⑧ 要掌握閱讀和書寫的正確方法;

⑨ 選擇適合自己性格的作息時間。

為杜絕時間的浪費,學習時改掉下列習慣:

①腦子裏想別的事;

② 心神不定;

③ 找東西;

④ 不時喝茶和上廁所;

⑤ 寫日記、寫信和看信;

⑥ 在筆記本上亂寫亂畫;

⑦ 被電視、收音機的節目分了心;

⑧ 被別人的活動和歡笑聲分了心;

⑨ 閑談;

⑩ 打盹。

請抓緊點滴時間,好好努力,向著你的目標前進吧!

為了便於大家理解和掌握這種方法,我們先在這裏大致介紹一下比較法的相關知識。

比較法是根據一定的標準,對某一種類的現象在不同情況下的不同表現進行比較研究,找出它的普遍規律及其特殊本質的研究方法。簡單地說,就是通過比較認識現象的規律的方法。

運用比較法有三個條件:一是必須存在兩種以上的事物,二是這些事物必須有共同的基礎,三是這些事物必須有不同的特性。

比較法的主要種類有:

①縱向比較。

縱向比較是對同一事物的不同發展階段進行比較。比如,為了了解某位同學這一年來的學習情況,我們可以把他入學時在班裏的名次與現在在班裏的名次相比,馬上就可以得出這名同學這一年的學習情況,到底是進步了還是退步了。

②橫向比較。

橫向比較是對同時並存的事物進行比較。例如,為了認識城鄉差距,我們可以選取它們在教育方麵的投入做比較。據統計,城鎮教育經費支出占公共經費支出的百分比(17.8%)遠遠高於農村教育經費支出占公共經費支出的百分比(10.5%)。

③同類比較。

同類比較就是兩個或兩類性質相同的事物所具有的特征的比較,在比較中尋找事物的共同點。比如我們已知第一個對象具有某種特征X,同時又具有另外一種特征Y。此時如果我們已知第二個對象也具有第二個特征X的話,那麼我們馬上就可以推斷出第二個對象也應該具有特征Y。

④相異比較。

相異比較就是對兩個或兩類性質相反的事物或一個事物的正反兩方麵加以比較。即比較兩個事物的不同屬性,從而說明兩個事物的不同。這一比較,就其思維過程來說與同類比較相同,也是從個別到個別的推理,但是它說明的不是兩個事物的相同點而是兩個事物的不同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