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眼看盡千般事,白首依舊老實人(3 / 3)

何師治魏晉南北朝史,一生操守承繼中國古代文化傳統中的士大夫自省意識,求真之矛對史事亦對己身。先生在《八十五自述》中多次檢討自己,如“一年混了個高中畢業文憑”,在《教育短波》社的內鬥中故意泄露名單,“不光明磊落,心術壞,是心靈上的羞辱,事雖小,一生鞭撻著我的靈魂”。中國社會,走捷徑求生存,甚或鉤心鬥角傾軋異己乃常態,賈府門外的石頭獅子也未必幹淨,何師卻不願隨波逐流,敢於懺悔年輕時的過失。在歸國後的“忠誠老實”運動中,何師毫無隱瞞地向組織交代了曆史上與國民黨的關係、與陶希聖的關係,到“文化大革命”時,“小將”們再也查不出別的問題。何師與郭師母一生襟懷坦蕩、從不弄機巧牟利害人,何師留學日本時患有嚴重的神經衰弱,一年後因此輟學,而在“文化大革命”中,北師大校園的高音喇叭日日廣播批判某某人的“罪行”,何師卻從未因此惶恐失眠,每日倒頭便睡。近年來常有人詢問二老健康長壽的秘訣,如果有,可以總結為何氏長壽六字訣,那就是:“吃得糙、睡得好”,生活不慕奢華,真誠老實待人,做事無愧於心。

何師一生飽讀文史,經曆諸多挫折坎坷,對中國的人和事有一份獨特了解,他說,“懂了中國的曆史,才能更懂中國的事”,從熱血青年到耄耋白首,何師百年生涯說到底是個中國式的老實人,這裏的“老”,作一以貫之講,“實”乃真實,老實不是遲鈍憨愚,而是在諳熟世間百態之後老莊式的灑脫恬淡,老實也不是甘於受壞人惡勢力欺詐,何師說:“人應該有點反抗精神,也應該學‘奸’一點,‘奸’是指智慧、聰明一點,你不詐人,也防人詐你。”從曆史中學習智慧,識破惡勢力的狡詐伎倆,不被愚弄,才有資格成為大寫意義上的、具有自覺意識的真正獨立的人,這是何師對青年後輩的殷殷指教,也是先生自己為人行事的圭臬。

(北京大學曆史係教授、何茲全先生博士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