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老四:“咋不早點說!”
管家:“我們也才曉得。”
劉老四咬牙切齒地說:“麻三皮!你個龜兒子!”
劉老四連夜趕回讓水老家。
“四娃子,你老子快不得行了,你說咋個弄?”劉老太坐在堂屋裏的八仙桌邊,敲著葉子煙袋低聲說。
“媽,你莫急,我馬上去帶兵把爸弄回來。”
劉老太坐在太師椅上發話:“莫動刀槍!大洋一個也莫少拿,快去快回!”
第二天傍晚,劉老四和管家帶一幫人將“劉綿羊”贖回了家。
“劉綿羊”顫巍巍地從滑竿上走下來,瞪了一眼劉老四,長歎一聲:“敗家子!”
劉言洋從龍潭子死裏逃生,一麵感懷老天化險為夷,一麵疑慮自己作孽太多遭報應,惶惶不可終日。
端午節,劉言洋命管家開倉給佃戶放糧。
1945年攝於四川江油縣城照相館,作者趙敏的母親等二人
劉家大院,大鍋飯大碗肉大白饃饃,開壩壩席請讓水父老鄉親三天。
劉老四從江油縣城販運回一架架車洋堿洋皂洋火洋毛巾,分發給劉家的佃戶長工和短工。
幾個月後劉老爺還是臥床不起了。
農曆七月半,午後劉老爺突然精神起來,他倚靠著祖傳的紅木床頭,咳咳嗽嗽地叫老太婆把幺房的人帶來。
幺房孤兒寡母。
劉氏兄弟二人,劉父死後老大劉言洋掌管一大家子。劉家祖業雄厚,劉言洋放高利貸大發買了很多田地,從匡山讓水延伸到竇圌山陽亭壩。兄弟劉對洋早死,寡妻帶著一對小兒女過日子,幺房的產業由長房劉言洋掌管。
早年大伯劉言洋逼著年輕守寡的弟媳改嫁,一心想吞掉幺房產業。弟媳堅決不從,守著幼子劉流寧死不改嫁。劉言洋請來私塾先生,在家裏教自己的幾個兒子和小侄兒劉流。一大家子在一口鍋裏吃飯,夏天放學後幾個孩子都要跑到廚房去喝水,廚子早早就將幾碗茶水涼在案板上,孩子們端起茶水一口喝幹。劉流八歲時,一天放學晚了,幾個堂兄早已回家,天氣十分炎熱,他渴極了,獨自跑進廚房,端起涼在案板上的一碗茶水一飲而盡。茶水落肚,小劉流從喉管到五髒六腑如火焚燒,八歲的孩子滿地打滾。原來那不是一碗涼茶,而是一碗堿水。劉流胃大出血,差點一命嗚呼,從此落下病根。匡山讓水鄉親背後傳說,大伯劉言洋串通廚子將茶水換成堿水,謀害幺房獨苗,想吞幺房產業。
幺房母子來到劉言洋的病床前,劉言洋掙紮著挺起身撫摸侄兒頭,溫和地對沉默寡言的弟媳說:“這娃十六歲了吧,早點給他結個婆娘生娃吧。”弟媳點點頭,拖著孩子退到門角。
一陣劇烈的咳嗽,劉老爺大口大口地吐著暗紅的鮮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