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卷 夢回匡山(1 / 2)

江油匪事

四川西北江油這片古老的土地,乃唐朝大詩人李白故裏。訪戴天山道士不遇,李白說的就是江油縣西匡山的事情。匡山形如匡字,高聳亭亭,林壑深邃。佛爺洞飛泉掛碧峰,讓水河犬吠水聲中,讀書台溪午不聞鍾,樹深桃花帶露濃。

20世紀40年代,李青蓮的鄉親們並沒有出入畫屏中。當地有一首民謠:“龍潭子,倒腳牌,婆娘女子打蕨苔。”爬不完的尖尖山,走不盡的茅草坪,鑽不出的空洞子,黑道白道響馬當道。毗連匡山的含增龍潭子到江油縣城要走很遠的山路,山口路頭常有頭纏黑麻布帕子、身穿吊襠土白布褲子的土匪出沒。“麻三皮”沒讀過書,個子矮小麻皮臉,天生亡命徒,三十出頭就做了含增龍潭子土匪窩的老大。方圓一帶不管哪家娶媳婦嫁女子,頭天晚上都必須先把新媳婦抬到他家“過一夜”,第二天再送往夫家。

青黃不接的三月,江油含增龍潭子這天熱鬧非凡,場頭大清早就張燈結彩搭台子,不久傳來熱鬧的川戲鑼鼓聲。

劉言洋身著長衫端坐在戲台子下麵,他個子高大神情嚴肅,年過六十且兩天不吃不喝了,依舊坐得筆直。

“劉老爺發財!”

“劉老爺歡喜!”

“劉老爺長命百歲!”

頭戴麵具的笑和尚揮舞著文刷子圍著劉言洋跳來跳去,使勁逗劉老爺一笑。劉言洋就是不笑,急壞了坐在旁邊的土匪頭子麻三皮。綁票是麻三皮的絕活兒,大小老財隻要在他的手中,無不磕頭作揖求一條生路,唯獨這個“劉綿羊”油鹽不進,不理不睬,絕食兩天了。六十多歲的老頭子兩眼一閉腿一伸,盤子裏煮熟的鴨子就飛了,麻三皮想出一個絕招,在含增龍潭子搭台子請戲班子為“劉綿羊”唱戲取樂。

《做文章》《櫃中緣》《吹鼓手招親》,一幕幕滑稽的川戲折子逗樂了婆娘娃兒,可“劉綿羊”無動於衷,仍然不吃不喝,如一尊泥菩薩。

“劉綿羊”是江油匡山讓水大戶。肥得流油的“劉綿羊”被含增龍潭子土匪綁了票。

麻三皮差人給“劉綿羊”的家人送信,三天之內抬大洋來含增龍潭子贖回劉老爺,不來莫怪撕票。

劉言洋有五兒四女,家教甚嚴。男子從小在家讀私塾,女子一律不準念書。五個兒子都不許納妾不許抽大煙。老三無子,便將兄弟的兒子過繼給他。劉言洋的妻子是一個矮小的老太婆,成天吧嗒著葉子煙袋,對丈夫畢恭畢敬。

含增龍潭子土匪綁票消息傳來,劉言洋一家噤若寒蟬。老太婆收起葉子煙袋,暗使管家連夜去江油縣城叫回劉老四。

劉老四時任江油縣參議長。他個子高大,成天戴著一頂黑色博士帽,齜牙咧嘴滿口金牙。見管家臉青麵黑地來找他,馬上心一沉。

“好久的事情?”劉老四青筋暴起。

“三天了!”管家唉聲歎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