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57章 讓客戶讚同你——與客戶相處的社交藝術(2)(2 / 2)

人情是中國人維係群體的最佳手段和人際交往的主要工具。但你要是以為好心都有好報,做完了人情必能換來交情,就未免太過迂腐了。有人為朋友兩肋插刀,最後卻落得罵名或傾家蕩產、反目成仇的事並不少見。

當然,做人情做出禍事來的,隻是極少數,但人情白做了,弄得雙方都不愉快的事,隨時可能發生。所以,人情要做,但事前要權衡利弊,有害自己的盡可能不要做,有弊的少做。朋友的人情,不但要做,而且一定要做足。

在這裏做足,包含兩個含義:一是人情要做完;二是人情要做充分。

如果顧客朋友求你辦什麼事,你滿口答應:“沒問題。”但隔了幾天,你給他一個半零不落的結果,對方雖然口頭上不說什麼,但心裏肯定會說:“這哥兒們,真不夠意思,做就做完,做一半還不如不做,幫倒忙。”

做人情隻做一半,叫幫倒忙,越幫越忙,非但如此,還會影響別人對你的信任度,因為說話不算數的朋友誰都不願意結交。人情做一半,叫出力不討好。

人情做充分,就是不僅要做完,還要做好,做得漂亮。如果你答應幫顧客朋友辦某件事,就要盡心去做,不能做得勉勉強強。如果做得太勉強了,即使事情成了,你勉強的態度也會讓他在感情上受到傷害。

比方說你買了一本好書,朋友來借,你先說:“我剛買的,還沒看完呢,你想看就先拿去吧。”

其實前麵的廢話又何必說呢?最後的結果是借給人家了,你不說也是借,說了還是借,與其說些廢話還不如痛痛快快借給他。書總是你的嘛,還回來你盡可以看一輩子,何不把人情做圓滿呢?

應牢記:人情做足才有“殺傷力”。人情做足了自然會贏得朋友的萬分感激,讓對方記掛你一輩子。

唐朝皇帝李隆基親自為他手下的一個將領煎藥,在吹風鼓火時,燒著了胡須,當侍從們趕來時,他莞爾一笑,說:“但願他喝了這藥病就好了,胡須有什麼可惜的呢?”

一個皇帝為他的屬下親自煎藥,這真是天大的人情,把人情做得如此之足,怎不叫屬下以死相報呢?人情的殺傷力可謂大矣!

把人情做足,好人做到底,你就要想朋友之所想,急朋友之所急,在他最困難、最需要幫助的時候,給朋友一個人情,殺傷力更大。

三國爭霸之前,周瑜在袁術手下為官,做一個小縣的縣令。這時候地方上發生了饑荒,百姓沒有糧食吃,活活餓死了不少人,士兵們也餓得失去了戰鬥力。周瑜作為父母官,看到這悲慘情形急得心慌意亂,不知如何是好。

周瑜聽說附近有個樂善好施的財主魯肅,就登門去借。兩人寒暄一陣,周瑜就直接說:“不瞞老兄,小弟此次造訪,是想借點糧食。”魯肅聽後哈哈大笑:“此乃區區小事,我答應就是。”魯肅親自帶周瑜去查看糧倉,這時魯家存有兩倉糧食,魯肅痛快地說:“也別提什麼借不借的,我把其中一倉送你好了。”周瑜及手下一聽他如此大方,都愣住了,要知道,在饑荒之年,糧食就是生命啊!魯肅可謂送了周瑜一個大人情。魯肅做足了人情,和周瑜交上了朋友。後來周瑜發達了,當上了將軍,他牢記魯肅的恩德,將他推薦給孫權,魯肅終於得到了大展鴻圖的機會。

做足人情,還有一個意思,就是你欠了朋友的人情,還的時候,要還足,甚至還更多。你的人情大於他的,他就得記著你的人情,朋友之間的賬,永遠也算不清,從某種意義上講,這種算不清的賬,無疑成了與朋友之間聯係的一種紐帶。

朋友之間的情誼,是用人情來維係的,所以在做人情方麵,一定要看得開,決定去做的人情,一定要做足,做足人情並非自己“自作多情”、“一個願打,一個願挨”,而是“放長線釣大魚”。人情做足了,才具有殺傷力,才能把想辦的事辦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