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已80高齡,但仍在不辭辛苦地往來於各地教化。一次他離開王舍城,渡過恒河進入越隻國,經過了很多的市鎮與村莊。佛陀知道以應身住世度化的因緣,終究有完結的時候,因此在越隻國說法的次數很多,希望把教法多多教給大家。佛陀轉道前往毗舍離國時,又先在巴連弗城說法。佛陀對信眾們說:“你們信奉我的教法,首先要皈依三寶(佛、法、僧)。然後嚴守五戒:不亂殺、不亂取、不亂淫、不亂說、不亂吃。受戒的人有五種功德:一是所求皆能如願,二是所有淨財益發增加,三是處處受人尊敬,四是美譽傳播四方,五是死後得升天上。守此五戒的人如果能再加多培植福德因緣和念佛,便能去往生不退轉的西方極樂世界。如果不念佛又再犯戒,會有五種損害:一是求財不如願,二是得到的財也容易散失,三是到處被人輕視,四是惡名遠播,五是死後墜入地獄。”

當時,阿闍世王和越隻國間有些嫌隙,幾乎要引發戰爭,但受佛陀的精神感召而消滅了這一場爭端。

佛陀又讓阿難把巴連弗城的比丘、比丘尼,以及皈依的信徒再次集合,佛陀要用住世的餘力教示弟子。佛陀對大家說:“我現在要和你們說七不退轉法,你們要牢牢記住。那就是:第一,常講正義的話。第二,上下和愛,彼此尊重。第三,奉法做事,不可違背法製。第四,尊敬學識淵博和努力弘法的比丘。第五,信仰要堅定,要有尊孝之心。第六,麵對名利,要先人後己,不必積儲財寶。第七,修學涅槃正道,不可順從欲情。

“另外,還要記住七法:一、凡事要求少,做得多。二、態度沉靜,少言,說話仁慈,不出惡語。三、不貪睡,不懶惰;常行仁慈之事,不禍害眾生。四、為眾生做事,不要以利己為先。五、不要誇獎自我、詆毀他人,對人要有悲憫之心。六、不和惡人相處,多近善友。七、求法、守法、弘法,不忘真理運動。

“各位弟子如果能奉行此七不退轉法,千萬年後佛陀的教法一定會與日月同光,普救世人。”

一批離車族人聽說佛陀住世不久,即將進入涅槃,特地趕來,請求佛陀為他們開示。

佛陀帶阿難等來到了遮婆羅塔,對聚集在那裏的眾多比丘說:“今天有機緣和大家在一起,我非常高興。我自從成道證得正覺以來,愛護比丘及一切弟子,教化大眾,賜福大眾,把歡喜布施給人,慈悲對待一切眾生。我應身的年齡老了,如同一輛終將損壞的舊車,即使保養修理,也不是根本的方法。我告訴大家,三個月後,我將在拘屍那迦的跋提河邊的娑羅雙樹間依著法性進入涅槃,獲得無上的安穩。你們不必傷心,天地萬物,有生以來便是無常之相,誰都逃不出這個定律。有合便有離,有生就有死,肉體是不可能永久長存的,佛陀的應身也不能違背這個自然規則。我當然也不能違背法性,如果大家不按我的指示而行,即便我能活千萬年,也沒有什麼用。如果大家能切實執行我的教法,等於我一直活在大家心中,我的法身慧命會與你們及未來的眾生共在一起。”

隨後,佛陀又起程經過波婆城的闍頭園,在那裏接受了金銀匠淳陀供養的旃檀茸(一種菌類)。

傳說佛陀吃了淳陀供養的旃檀茸後,感覺有點不舒服,因為這種食物不易消化。但是佛陀沒有停留,仍然一路前行。途中阿難曾請示佛陀涅槃後的葬法問題,佛陀把轉輪聖王的葬法告訴了他:“先用香湯洗體,然後用新棉花包裏,在這上麵再加五百毛氈,放入金棺,棺內澆上麻油。最後把金棺放入鐵槨裏,外用旃檀的香廓圍繞,上麵堆放名香,四周放置鮮花……然後用三昧真火荼昆,你們收拾舍利(佛語,又稱舍利子,是佛身荼昆後結成的珠狀物體,光亮堅固),在十字路口建立塔寺,供路人思慕、信仰。”

不久後,佛陀進入了拘屍那迦城。他吩咐阿難在娑羅雙樹間放座設床,頭朝北麵向西。因為教法將向北方弘傳,未來會在西方興盛。

阿難知道佛陀將在今夜進入涅槃,他傷心之餘和大家商量,認為應該請示有關未來正法久住的問題。大家都推阿難向佛陀請示:“我們有四個問題,請佛陀指示:一、佛陀涅槃後,我們依誰為師?二、依什麼安住?三、如何製伏惡人?四、佛陀住世時,佛陀的言教,大家容易相信,佛陀涅槃後,該如何取信於人?”

佛陀慈祥地說道:“這四點確實很重要,如果舍利弗和目犍連還在的話,就不會像你們這樣,大沸伽此刻正在途中,我涅槃前,他來不及趕到。現在我就答複這四個問題:第一,我涅槃後,你們依波羅提木叉為師。第二,應依四念處(佛語,身念處、受念處、心念處、法念處)安住。第三,對惡人要以沉默處置。第四,經典如何讓人起信,要在所有的經典之前,加上‘如是我聞’。

“阿難,你們要常常思慕佛陀的生處、悟處、說法處、涅槃處。你們身、口、意都要常常行慈。你們要認識法性,如果佛陀以應身住世的話,這都是無常之相,隻有進入涅槃,你們依法而行,就如同佛陀常住世間,你們不要悲傷,趕快去給我敷座設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