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位名叫須跋陀羅的外道,當時已經一百多歲,是外道中很有學識道德的長者,然而一直沒機會聽聞正法,所以始終沒有開悟。他聽說佛陀要在這裏涅槃,心想,慧燈即將熄滅,法船將要沉沒,一定要借此機會向佛陀請教,以解胸中疑團。他到達了婆羅雙樹間,阿難等人以為他是來與佛陀辯論的,準備上前阻止,他懇切地表示,佛世難遇,正法難聞,他是因為心中有個疑團,才特地趕來請教佛陀的。

佛陀對阿難說:“這個人名叫須跋陀羅,他是我最後的弟子,你把他帶過來,讓我來為他解除心中的疑惑。”

阿難把這位年高的外道領到佛陀麵前,他滿心喜悅地向佛陀頂禮後,請示道:“佛陀,世間所有的沙門、婆羅門人、六師外道,都認為自己是一切智人。除此之外,其他的宗教都是邪宗邪教,自己所行的才是解脫大道,別人都是走入歧途。他們總是相互批評、非難。我想請問佛陀到底該如何區分正邪?標準是什麼?究竟該如何才能得到解脫?”

佛陀微笑著回答:“須跋陀羅,我很高興為你解答。世上任何的修行者,如果認識不到諸法無常、諸法無我、涅槃寂靜的三法印,那就認識不了諸法的根本。如果不修學八聖道,那就不是真正的修道者,自然也就不能獲得自在和解脫。隻有佛陀的法中才有八聖道,也隻有佛陀的教法中才有真正的解脫之門。看看外道的教法,他們不依照三法印,沒有八正道,當然得不到解脫。他們所謂的解脫,隻是妄語。

“須跋陀羅!我降生在80年前的四月初八,受教育時也曾經被六師外道所迷惑,我19歲那年的十二月初八出家,35歲那年的二月初八在菩提樹下成道,今天是80歲的二月十五,我午夜時將在此涅槃,我涅槃後,會把正法留在人間,信仰的人一定能獲得解脫,要記住佛陀才是一切智慧之源。”須跋陀羅聽了佛陀的真理說教,心中的迷霧頓時消失,當時便證得了阿羅漢果(依照佛的教導修習四聖諦,脫離生死輪回達到涅槃的聖者)。他恭敬頂禮,做了佛陀住世的最後一名弟子,並且在佛陀身旁先入了涅槃。在場的人都深受感動。

佛陀以吉祥臥(佛教的一種修行姿勢,意即朝右側臥躺)的姿勢躺在婆羅雙樹間的床上,這時,風停林靜,鳥獸不再鳴叫,百花也凋萎了,四周安靜,格外寂寞蕭條。佛陀心如止水,靜靜地向諸弟子作最後的教示:

諸比丘弟子,我涅槃後,你們要尊波羅提木叉為師,善為受持,不要遺忘。戒便是指導你們的大師,你們持戒,如同窮人得寶,是黑暗中的明燈。這與我住世時,沒什麼區別。

你們要弘揚正法,繼續自利利人和救人救世的真理運動,不要貪圖財利,做買賣、置家產。你們修道利人,自會有人供養,不必為生活擔心。要奉行正法,不要占卜念咒、賣仙藥。不要貪圖權貴,陽奉陰違,要潔身自愛,端正身心,正念求度,不可顯異惑眾。

你們要節製六根,不要讓六根追逐六塵,以免放縱墮落,一定要知道六根之害,殃及累世,千萬要慎重!眼、耳、鼻、舌、身、意的六根都是以心為主,大家必須要製心,心思比毒蛇猛獸都要可怕。放縱心意,就像是狂象無鉤、猿猴得樹,會拋棄一切善事。你們一定要精進修道,把心放在安靜的境界裏。

接受他人的飲食供養,就當做服藥,好壞都不要增減,不要起貪瞋之心,因為飲食隻是滋養色身、解除饑渴所需之物。

你們如果遇到惡人的加害,不要起瞋恨之念,也不要口出惡言。要知道起了瞋恚之心,會妨礙修道,破諸善法。忍的美德,不是持戒與苦行能比的,如果不能用歡喜之心忍受惡罵,就不能成為有道的智者。

你們不能有驕慢心、妄語心、欺誑心、慳吝心。心宣端正,質直為本。

你們知道,多欲的人,苦惱也多;少欲的人,才能住在安穩的世界裏。想要脫離苦惱,就要知足,知足才是幸福安樂之道。

諸位比丘弟子,在生死大海中,你們要乘坐智慧的法船,渡過愚癡愛執的濁流,點起智慧的火炬,通過世間。你們要常常使用聞、思、修的智慧,才能進入到三摩地(佛家說法,意思是正定,就是讓心在一個境界不散亂的意思)。你們要牢牢記住我說的法,不要遺忘。我就是一個醫生,我知道你們的病,告訴了你們藥,吃不吃藥,錯就不在醫生了。我的善導就是要讓大家從善,聽過了,不執行,錯不在導。

我說過的四聖諦、十二因緣,都是宇宙的人生真理。我將進入涅槃,你們還有什麼疑問,趕快提出來。

夜色已深,萬籟俱寂,大家連呼吸都不敢出聲,靜靜地聽佛陀最後的法語。佛陀問他們有無疑問,他們都沉默無語,大家對佛陀的真理,沒有絲毫疑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