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位婆羅門的修道者立即發心皈依,作為在家學佛的居士。
頭陀第一——大沸伽。
頭陀是梵語,凡是修習苦行,解除貪、瞋、癡諸多煩惱的稱為頭陀。現在把僧人中行腳乞食的稱為頭陀。
大沸伽常常住在深山叢林裏,或者白骨遍野的墳塚間,佛陀念他年邁體衰,曾勸他住進隻園精舍,他稟告佛陀:“佛陀慈悲,弟子十分感激。但是,如果我住進了隻園精舍,就必須要過團體生活,這會影響到我的頭陀苦行。隻園雖然環境幽美,無論靜坐、經行、聞法都合乎理想,但是生活太舒適,不易於修無常、苦、空、無我、不淨觀等。我身在墳塚間便可長年累月獨自一人,或者露天或者樹下,經行觀屍或者縫補衲衣。如果想乞食行化,就進城去乞食,否則便采些野菜果實充饑,不用為衣食擔憂,沒人問得失,這樣才能清淨解脫,自由自在。
“舍利弗、目犍連、富樓那、迦旃廷等尊者,他們不懼艱險,不惜犧牲生命弘揚佛法,推動真理的法輪。我沒有那種勇氣和毅力,但也不敢忘記佛陀的恩德。為報答佛陀,我才更要過頭陀的生活。
“僧團中布教的弘法者,是人民的親教法師,必須要自身健全,才能擔當弘法重任。如何讓僧團健全,我覺得必須從嚴肅的生活中培養自己的德行。頭陀過的是嚴肅的生活方式,習慣了這種方式,就能吃苦、忍耐,不貪名聞,不求利養,一心一德,為法為人。我這樣可以直接鞏固僧團,間接利益眾生,所以我願意住在深山叢林或白骨累累的墓地,懇求佛陀慈悲,諒解我的心意。”
佛陀對大眾讚許他,說:“你們都聽到長老大沸伽的話了嗎?將來佛陀正法的毀滅,不是被天魔外道所破壞,而是僧團內部的腐化。大沸伽說得對,要想弘揚佛法,讓真理之光永照人間,必先鞏固僧團;要鞏固僧團,就得過嚴肅的生活,你們要深思他的話。”
天眼第一——阿那律。
阿那律是佛陀的堂弟,當年和跋提王子等七人一同出家。阿那律長相英俊瀟灑,風度翩翩,出家後,曾有美貌少女向他獻媚示好,但被他這位信心堅定的沙門拒絕了,一時傳為美談,深受人們尊敬。
一次,佛陀在隻園精舍說法時,阿那律因過分疲倦打起了瞌睡,受到佛陀的訓誡,從此他便奮發精進,過著至曉未眠的日子,來磨煉自己貪睡的欲情,最終久累成疾,雙眼失明了。後來佛陀教他如何修定可見到光明的法度,他按法修行,便得到了天眼,不論內外、不分遠近都能看得到。所以他是佛陀弟子中的天眼第一。
持戒第一——優波離。
優波離出身首陀羅賤族,在王宮裏擔任理發工作。王子們出家時,他非常羨慕,但自忖出身賤族,不敢存有奢望,獨自傷心哭泣。舍利弗知道了他的心意,便安慰他說:“你不必自卑,佛法如大海,不厭眾流,眾生不分貧富貴賤,隻要信仰佛陀,就能得到佛陀慈悲的庇護。”
優波離喜出望外地跟隨舍利弗來到了佛陀座前,佛陀慈祥,知道他根器不小,便允許他出家,做了佛陀的弟子。佛陀的預言果然沒錯,優波離出家後嚴持戒律,所以稱持戒第一。
多聞第一——阿難。
阿難是佛陀的堂弟,傳說他生於佛陀成道之夜,25歲時剃度出家,是僧團中年紀最輕的。他聰明,人緣好,佛陀也非常喜歡他,他經常在佛陀左右,佛陀常常單獨與阿難說教,所以阿難以多聞見稱。
一次,阿難做了個稀奇古怪的夢,他第二天便去請教佛陀。他問道:“佛陀,都說日有所思,夜有所夢,夢本不值得重視。但是,我昨天做的夢實在太奇怪了,懇求佛陀慈悲開示,幫我解說。我夢到大江河流都被烈焰燃燒;太陽沉落,娑婆世界一片黑暗,我吃力地頂著須彌山;比丘們沒有依照佛製披袈裟;他們法衣不全,在荊棘中躑躅;有很多山豬在刨掘大樹根部;小象不聽從大象的話,任意踐踏青草,攪渾了清澈的河水,大象隻好遠去,去草茂水清的地方,那些小象卻因水涸草枯饑渴而死;百獸之王的獅子死去,飛鳥蟲獸不敢啄噬,但是從獅子的體內生出了蟲,吃了獅王的肉。真不懂這麼奇怪的夢是什麼意思。”
佛陀聽後,麵露憂容,他說:“你夢中的七件事,早在我意料之中,我可以一一為你解說。第一,你夢見大江河流被烈焰焚燒,這象征著將來僧團中的比丘會違犯佛規,互相爭鬥。第二,你夢見太陽沉落,一片黑暗,你頂著須彌山,這表示佛陀90天後,便入涅槃,你將要為大眾比丘及諸天人民啟受經教。第三,你夢見比丘不按佛製披袈裟,這說明佛陀涅槃後,未來的比丘對佛陀經法隻是口頭宣講,並不奉行。第四,比丘法衣不全,躑躅在荊棘中,表示佛陀涅槃後,將會有很多的比丘穿著俗衣,棄戒樂俗,育養妻子。第五,山豬刨掘樹根,象征佛陀涅槃後,未來的比丘不宣揚佛陀正法,隻為生計打算,靠販賣如來、經書為生。第六,小象踐踏青草,攪濁清流,表示佛陀涅槃後,未來僧團中有持戒長老及明經比丘,對年少後學講說罪福追人,如影隨形,哪裏知道年少後學不肯信受奉行,死後終入地獄。第七,你夢見獅王死後,飛鳥蟲獸不敢啄噬,而被獅身自出之蟲食咬,因為佛陀在世時廣說經法,佛陀涅槃後,沒有任何外道能破壞佛陀正法,反而是佛陀在家出家七眾(佛語,指比丘、比丘尼、六法尼、沙彌、沙彌尼、優婆塞、優婆夷)弟子,自壞我法。阿難,以上七件事,便是未來佛法的征兆。”
密行第一——羅睺羅。
密行是佛家語,意思是蘊善在內。
羅睺羅是佛陀還是太子時所生的兒子,他15歲出家,佛陀為他創立了沙彌製度,讓他拜舍利弗為師。他從小便懂得佛陀忍辱的教示。
羅睺羅20歲時,取得了比丘的資格。機緣成熟,他已能領悟佛陀的教示,佛陀很高興,好像卸下了肩頭重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