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陀的慈容靜如止水,他溫和、恭敬地回答:“父王,我已不是過去的悉達多,不要再喊我的名字了,叫我佛陀就好了。”

淨飯王又說:“你可知道,自從你離宮出走後,十多年了,我們的日子是怎麼過的?現在好不容易見麵了,你既不和我擁抱,又不讓我叫你的名字,看來,你是一點兒情感都沒有了,怎能不讓我傷心失望?”

佛陀知道父王還存有父子情愛,便恭敬地說:“父王,您對我如此垂愛關懷,徒然增加我內心的憂傷。現在我的一切已不再是我一個人的,我是一切眾生的,請父王多多諒解。我是應該報答父王生我的恩德,但是報恩並不一定要奉上那不實的愛或是無常的財寶。人天所稀有的至寶,便是勝妙的甘露之法,我將以此來報答父王。

“人生在世的一切作為,都會造成六道輪回的因、六道輪回的果,但是都離不了一個‘苦’字,而苦的根源就是愛和欲。舍去愛欲,清淨自身,修養德性,行善積德,不要因六塵境界而轉移自己的心,不被無明妄想所迷惑。如此晝夜不斷地精進,一定能得到將來的大利益,走上自由解脫之路。

“自由解脫的境界就是無我的境界,想要進入此種境界就要遠離三界的欲念,天界的歡愉、人間的快樂都不是永遠的,隻有真正的涅槃境界,才是第一究竟的快樂。”

淨飯王聽了佛陀的法音,心靈深處也生起了一股力量,把強烈的愛執壓住了。佛陀和淨飯王在回宮的路上邊走邊談。他們回到宮中,受到百官和臣屬的歡迎。

耶輸陀羅自從聽說佛陀即將回國的消息後,心裏便一刻也不得安寧。她想象不出佛陀如今的模樣,見麵時兩人還是否有話題可談。悉達多太子走了十多年,耶輸陀羅終日以淚洗麵,還要撫育年幼的羅睺羅,這種寂寞的歲月真是難以度過啊!太子一進宮就應該來慰藉她才對,想著想著,耶輸陀羅百感交集,淚流滿麵。

這時愛子羅睺羅匆匆走來,說:“媽媽,爸爸回來了,祖母要我請你出去見麵。”

耶輸陀羅母子出現在佛陀麵前的時候,他以莊嚴的神態靜靜地看向她。多情美貌的耶輸陀羅對他又愛又恨,她心中有千萬種情緒交織在一起。

佛陀語氣平靜、神態莊嚴地對耶輸陀羅王妃說:“這麼多年,辛苦你了。雖然對你很抱歉,但我對得起一切眾生和我自己。你應該為我感到高興,因為我已經達到了我的本願。”然後又轉過去看著羅睺羅說,“你已經長這麼大了,真快啊!”

簡簡單單的幾句話,聽起來好像沒有什麼情感,但其實是無比的深情,在場的人都深受感動。此時,淨飯王走進來請佛陀向大家說法。佛陀和淨飯王及王後、王妃等一行人走出來,來到大殿上,王公大臣與他們的眷屬已經聚滿了。佛陀在台上坐定,微笑著掃視了大家一眼,然後徐徐開口說道:“人生無常,誰都不知道死亡將在何時來臨,人世間再也沒有比老、病、死更可怕的東西了。當初我苦苦思索這個問題,沒有得出結論,為此終日煩惱不安,所以才毅然出家學道。我出家的時候,給大家都帶來了很多麻煩。

“世上沒有不死的人,為了求得不死之法,追求一個永恒的生命,我決定出家。現在我不再恐懼死亡,永恒的生命終於證得;我現在無上平和,我已擺脫了一切痛苦。但是你們仍然陷在老、病、死、苦的深淵裏,我和你們如同生活在兩個不同的世界。

“你們看我身披袈裟,粗茶淡飯,夜臥一席之地,也許認為苦不堪言,但是這種想法是錯的。過去,我身在王宮,生活奢華,父王慈愛,臣屬們恭敬服從,但我仍然很苦悶,仍然煩惱,整天痛苦不安。但是現在我安住在涅槃裏,心境無比的寧靜和快樂,而你們卻仍然生活在無常、迷惑、苦惱中。你們見到我出家,應該心生歡喜才對啊。如果你們也想要進入清淨、自由、解脫的涅槃境界,就必須修學正見、正思維、正語、正業、正命、正精進、正念、正定等八大道,這是走上超凡脫俗的途徑。在那裏,一切惡念如貪、瞋、癡等都可消除,真正地覺悟解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