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嚐試這麼一天,對同事盡量友善。把他們當做恩人來看待,好像你能留在這個崗位上工作完全該歸功於他們,因此幸得有他們做同事。
就嚐試這麼一天,不再吹毛求疵挑剔別人。設法找出每一件事物的優點,並且找出每一個跟你一起工作的人值得稱讚的優點。
就嚐試這麼一天,如果要糾正別人,就盡量以幽默示之,不要出言傷人;設身處地地想想,就像要被糾正的人正是自己。
就嚐試這麼一天,不要求自己所做的事都盡善盡美,也不再嚐試打破記錄。稱職地做好眼前的工作,不強自己所難。
就嚐試這麼一天,心存感激,慶幸自己活在這個社會和時代,無論在惡劣環境,還是做勞累討厭的工作。為能在自由的國度裏工作而感恩不盡:“在這個國家裏沒有人強迫我工作。”
就嚐試這麼一天,為自己有工作做、活得好而滿心歡喜,慶幸自己不是在戰壕裏躲避槍彈,或是在醫院裏等待動手術。
這些想法都不複雜,更不是天方夜譚。它們的好處是可以令你活得更有意義、更快樂。最重要的是,它們能夠使你心境平靜,使你麵帶笑容迎接生活,而這才是你最珍貴的東西。
藝術家吉賓斯親手做了一套長凳,然後把它放在花園裏。他在日記中寫到:“我坐在凳子上歇息,可以嗅到新鋸的木料和青草地發出的混合香味。梨樹上有一隻畫眉在歌唱,一對金翅雀在鬱金香花叢中覓食,還有一隻黃蝴蝶翩翩飛過。看哪,多麼美好。”
哲學家梭羅為了尋求生命的意義,帶著一把斧子進了森林,並且在那裏生活了將近兩年的時間。這種返璞歸真的生活方式,讓他得以遠離現代物質文明的侵擾,深深地思考生命的本質,冷靜地思索人生的意義。
外界生活的簡樸往往將帶給我們內心世界的豐富。
密歇根國立大學的一項調查發現,無形的財富比有形的財富更重要。教授說:“快樂並不是擁有更多,而是懂得享受你已經擁有的。”跟金錢一樣,年齡、性別、種族和教育都不是快樂的關鍵。
我們既然來到世上,就有理由充分地享受生命的快樂。這並不意味著一定需要許多物質因素的支持,因為無論是窮人還是富人,他們在對幸福快樂的感受方麵其實並無太大的差別。而享受生命快樂的一個簡單且關鍵的要素便是:如果你喜歡並且願意。
也許我們沒有帶遊泳池的豪華別墅,但我們有一間幹淨舒適的房間,我們沒有奔馳、奧迪,但我們有一輛自行車照樣可以去旅遊。隻有當我們不在乎外在的虛榮,懂得去運用平衡的思維與心態去看問題,隻為內在的自我而活著的時候,幸福和快樂才會潤澤你幹枯的心靈,就如同雨,露滋潤幹涸的土地一樣。我們需求的越少,得到的自由就越多。正如梭羅所說的:“大多數豪華的生活以及許多所謂的舒適生活,不僅不是必不可少的,反而是人類進步的障礙。對於豪華和舒適,有識之士更願過比窮人還要簡單和粗陋的生活。”因為簡樸、單純的生活,有利於清除外界的物質與生命的本質之間的樊籬。讓我們認清生活中出現的一切,哪些是我們必須擁有的;哪些是沉重的負擔,是必須丟棄的;哪些是通往新道路上的荊棘。
多一份舒暢,少一份焦慮;多一份真實,少一份虛假;多一份快樂,少一份悲苦,學會用平衡的思維去看待問題,我們每個人都可以以自己獨特的方式充分地享受人生,吸吮生活的全部滋養。
4.不要為小事煩惱
有一對夫婦,吃飯閑談。妻子興致所至,一不小心冒出一句不太順耳的話來。不料丈夫細細地分析了一番,於是心中不快,與妻子爭吵起來,直至掀翻了飯桌,拂袖而去。
在我們的生活中,這樣的例子並不少見,細細想來,當然是以小失大,得不償失的。我們不得不說,他們實在有點小心眼,太在意身邊那些瑣事了。其實,許多人的煩惱,並非是由多麼大的事情引起的,而恰恰是來自對身邊一些瑣事的過分在意、計較和“較真”。
比如,在有些人那裏,別人說的話,他們喜歡句句琢磨,對別人的過錯更是加倍抱怨;對自己的得失喜歡耿耿於懷,對於周圍的一切都易於敏感,而且總是曲解和誇張外來信息。這種人其實是在用一種狹隘、幼稚的認知方式,為自己營造著可怕的心靈監獄,這是十足的自尋煩惱。他們不僅使自己活得很累,而且也使周圍的人活得很無奈,於是他們給自己編織了一個痛苦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