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現在的目標是什麼:讓三億中國人說一口流利的英語!當然也可以大大地賺一筆錢。
他的成功就在於對英語充滿了樂趣,盡管最初不是心甘情願的。
命運本身就是一種挑戰,要突破它就看你敢不敢迎接挑戰,是否專注於你所選定的事業,這是你能否走向傑出人生的關鍵一步。
7.專注你的強項
傑出人士之所以有如此成就是因為他們能專注於自己喜歡的事業。所以,在人生學習過程中,隻要選定自己喜愛的強項,並專注於它,你就一定會成功。
成功的路有千萬條,一個人隻有走上了適宜自身發展之路,方可成功。如何尋找這條路?可從自身興趣入手。根據個人興趣選擇屬於自己的目標,才能夠激發自己的潛在能力,為此奮鬥,走向成功。興趣是成功者十分珍貴的情感。有了興趣,思維才能專注,因此,往往也就能成功。哥白尼從小就向往“星空跟人交朋友”;哥倫布自幼就渴求探索“世界秘密”;法布爾為了觀察螞蟻,可以在地上從早趴到晚;達爾文竟然把甲蟲放入口中咀嚼;珍妮·古多爾願在林中與猩猩作伴十年;法拉第甘當戴維的仆人;徐霞客九死一生還勇往直前;諾貝爾被炸得血流滿麵卻興高采烈;牛頓終生未娶也不以為憾;居裏夫人冒死提純鐳;舍勒舍命嚐毒酸,……數不勝數的名人軼事在我們麵前展現出興趣而專注的巨大魅力。
怎樣才算有興趣呢?一般來說,幹有趣的事有三種心情:一是心甘情願,二是興奮、愉快,三是引人入勝。楊振寧博士對一份雜誌說他整日“沉思苦想”很不以為然。他說什麼叫苦?自己不願意做,又因為外界壓力非做不可,這才叫苦。……物理學的吸引力是不可抗拒的。如果一個人覺得搞得很苦,他應該考慮是否選擇這個方向?是否應該再搞下去?興趣過於廣泛無疑是不足取的,但成功者卻大多是興趣廣泛的人。”培養興趣先要發現興趣,因此,要盡可能早地開闊視野,伸出多向觸角,充分利用各種條件和機會進行探索性實踐。尤其在青少年時代,應當大力提倡什麼有益的事都去試一試,比如看看書、寫寫詩、練練字、作作畫、彈彈琴,玩玩球、下下棋、解解題、做實驗、搞發明等。一旦發現了對自己來說十分有趣的事,就應當立即估量目標的要求與自己的需要、可能、特長之間的距離。距離過大實難彌補的,要果斷地舍棄。雖有差距但可縮短的,就要勇敢地去搏。
因此我們在學習過程中,隻要選定自己的強項,思維專注地去學習攻克,就一定會成功。
傑出人士愛迪生在幼小時就喜歡搞一些小發明,不管在多麼艱苦的條件下,他都要不停地搞小實驗,專注的精神使他最終成為最偉大的發明家。在他的身上我們就看到了專注的推動力是多麼巨大。他的專注推動了世界文明的巨變,試想如果讓愛迪生去幹他不願幹的工作,能有如此的效果嗎?
魯迅起初是個學醫的,如果魯迅不是執意要棄醫從文的話,醫學界可能就多一個普通的醫生,而中國近現代文學史上就會因此而少一位文學巨匠。
知識的更新速度日漸加快,但總有一項適合你。我們雖隻有一個地球,但學習和發展目標卻有千萬種,找到自己的切入點,以正確的學習態度去給自己的宏圖偉業充電,以專注的態度去接受新學問和新知識的挑戰,那是人生旅途中的一種樂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