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專注思維,突破命運的樊籠(2)(3 / 3)

但在現實中也有很多漫無目的的學習者,對什麼都很感興趣,但卻又沒有一門能精通的,這是一種很普遍的現象——知識盲目:今天看人家學醫不錯,就去購些醫書亂看,明天又聽說學表演的很時髦,就去購置一堆影視表演教材品讀;後天又聽說學電腦正時興,就興衝衝地又去購置電腦書,長此以往,漫無目的,缺乏專注思維的人最終將一無所成。

對自己最了解的就是你自己,隻有自己能審視自己的目標,特長、愛好、發展優勢、行為趨向等。俗話說:“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何況現代新興行業翻倍出現,隻有準確把握好選擇目標,有主攻方向,再有堅定必勝的信心,還有什麼做不到的呢?

解放後曾寫了很多文學作品的第一批作家中,有一位名叫高玉寶,幾乎沒讀多少書,但憑自己頑強的好學精神和明確的主攻目標,寫了很多諸如《高山下的花環》等膾炙人口的讀物,受到很多讀者的好評。他即使在很艱苦的條件下,也在為自己的目標奮進。因為他懂得自己具備很多生活實踐素材,這就是他對自己優勢的正確評估,他發展的方向就是走文學道路,然後思維專注的付諸行動,所以,以後的成功是意料之中的事。還有寫《林海雪原》的曲波,是在為自己的奮鬥目標定了位後,在實踐中積累素材,思維專注的學習並領悟從各種渠道中搜集資料素材,最終取得了成功。

8.思維專注地去實現自己的目標

在現實生活中,很多人都存在著盲目性,糊裏糊塗過日子。比如我們問一下對明天和後天的計劃、預測,可能有些人一臉茫然地說:“我下午要幹什麼還沒打算呢。”所以他們永遠不會取得傑出人士那樣的成就。

沒有目標的人是可悲的,但有了目標不專注於它,同樣也是可悲的。一個傑出人士贏得成功的秘訣是樹立遠大目標並專注於它。

首先讓我們來了解一下傑出人士被譽為“汽車大亨”的亨利·福特是如何樹立遠大目標並專注去逐漸走向成功的吧。

福特在很小的時候就對機械產生了興趣,由於父親不支持他的愛好,幾次因與父親的意見不統一而發生爭執,但父親的意見根本就改變不了福特的意誌。

自1879年12月起,福特就自己到了當時的機械製造業繁盛的底特律給人打工。

三年後,福特憑自己學到的知識,決心放棄外麵的工作。通過充分分析自己的能力,他最終決定,要用實際行動做一番自己所熱愛和擁有的事業。

於是他回到家自己開了一家小工廠,在這期間福特做些小機械,以幫助父親的農場完成某些人力所不能及的工作。一些小成功使福特的信心備受鼓舞,決心更好更快地向自己設定的目標奮進。

由於看到了查爾斯·杜耶1893年在芝加哥世博會上展出的由汽油作動力的車子,使福特受啟發不小,決心自己製造一輛更好的汽車。但福特首先遇到的是電點火的問題,由於知識不足,他決定再次去底特律的愛迪生電燈公司學習電學原理,也由此和父親再次發生衝突。但亨利·福特的目標是單純的、明確的,而且對實現目標的決心也是不可動搖的。

在愛迪生公司工作期間,他充分利用業餘時間來實現自己的目標——製造一輛汽車。經過無數次的失敗和實驗,福特自己製造的第一輛汽車終於在1896年6月麵世了。車雖很簡陋,但這個成功卻再次鼓勵了福特的決心。他堅信:隻要努力向自己的目標奮進,就一定會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