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2章 專注思維,突破命運的樊籠(2)(1 / 3)

傑出人士羅斯福思維專注的習慣,是在年輕時候養成的,對於他來說,這個時候是最好的訓練時機。有些人則是後來才養成專注習慣的。不管怎麼說,重要的一點是,我們應當記得:能專注地思考問題以及對於所做的事能產生興趣,都不是先天具備的,而是後天養成的。

6.專注可以戰勝一切

命運的挑戰無處不在,要取得勝利就看你敢不敢迎接挑戰,就看你對自己有沒有信心,就看你能不能專注於你選定的事業,一直堅持到底。

隻有敢於挑戰且擁有專注的思維精神的人才會有傑出的人生。

李陽現在已經成為中國的英語教育界傑出的人士,可是可能很多人還不知道,李陽原先“不過如此”。

李陽的過去是令他“不堪回首”的:

他少年時代是一個很內向的人,用最常見的話說“怕生”。他已經十幾歲了,親戚朋友還不知道李家有這樣一個孩子,用“醜小鴨”來形容他是最恰當的。比如:隻要聽到電話一響,他就會躲起來;他看電影之後,父親總是要他複述電影的內容,為了不幹這種他不願意做的事情,他寧願多年不看自己喜歡看的電影。

有這樣一個最典型的事例:有一次他患了鼻炎,父母送他到醫院去治療,在進行電療的時候,醫生不小心漏電燒傷了他的臉,由於害羞,他忍住痛苦,一直沒有告訴別人,至今臉上還有一塊小傷疤。

他說,小的時候最害怕的事情就是自己完成不了作業,因此,經常被老師罰站,每次都隻好低聲認錯,可是第二天又故伎重演……值得慶幸的是,李陽多次向父母提出退學,可是父母在他心目中是有權威的,所以沒有退成,勉強熬到了高中畢業,居然還考上了蘭州大學力學係——看來他並不蠢。可是就是在大學裏,李陽還是渾渾噩噩的,沒有改變自己的形象。按照學校規定,曠課70節就要被勒令退學,可是他很快就超過了100節,他因此差點被蘭州大學請出校門。

那麼,李陽的英語是不是特別好呢?

不是,誰能相信今天的英語教師當年曾經是連“60分萬歲”都辦不到、常常都要補考才能過關的人……大學二年級的時候,他必須參加全國英語四級考試,否則學位證書就危險了。讀大學為什麼?不就是弄一張文憑嗎?可是過不了四級……這次他被逼上了梁山,不得不打起精神,每天早上都去學習英語。他本來是一個懶散慣了的人,如今要集中精力,那可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為了集中精力,他幹脆跑到蘭州大學校園裏的烈士亭上放開歌喉大聲背誦起來。這一聲大喊不要緊,喊出了李陽的靈感來了:這樣不僅不容易思想開小差,效果還不錯!

他就這樣“吼”了幾個星期,居然還“吼”出了信心!膽子大了,他就去了學校的英語角,說出來的英語還居然像模像樣的。知道他底細的同學都感到驚奇,急忙向他“請教”絕招!李陽此時已經隱隱約約地感到這可能是一種奇妙的辦法,雖然說不出什麼,但是他決心這樣幹下去。

從此以後,隻要有時間,李陽就像瘋子那樣在烈士亭等地方專注地大喊大叫,不管是刮風還是下雨,不管是晴天,還是沙塵天。有時候,為了增加自己的膽量,他居然穿著46號的特大美國勞工鞋、肥大的褲子、戴著耳環,在全國重點大學的蘭州大學聲嘶力竭地喊叫。

不管別人怎麼看他,他就是我行我素:他就這樣複述了10本左右英文原著,在四級考試中得了個第二。最令他恐懼的英語給他帶來了成功的喜悅,他的瘋狂故事就這樣走出蘭州大學,走出甘肅,走向全國。

李陽有一句“格言”:“I enjoy losing face!”(我喜歡丟臉!),李陽的經曆就是一個放下麵子的經曆。

李陽本來是天生內向的,是一種封閉的性格。為了挑戰自我,他以英語為媒,專注於英語突破上使他走向了傑出人士的一步:他把自己學習英語的心得體會寫成了很多頁演講稿,準備拿到演講場裏去,美國社會學家曾經進行過這樣的調查,世界上人們最怕的就是當眾講話。他很想突破自我,所以他決心去演講,麵對全校的人。他請同學幫自己把海報貼出去,說是有一個叫做李陽的人要搞一個英語講座……那天晚上,李陽簡直“緊張得要吐”(李陽語),可是他還是上台了。他雖然是氣喘籲籲的,但是終於堅持下來了:演講獲得了意想不到的成功!李陽就這樣講出去了,一講就是幾十場,他因此成了校園名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