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30章 另類思維,突破財富的關卡(6)(2 / 3)

第六種,過於散慢,不拘小節,使熟人對你產生輕蔑、反感。熟人之間,談吐行動理應直率、大方、親切、不矯揉造作,方顯出自然本色。但過於散漫,不重自製,不拘小節,則使人感到你粗魯庸俗。也許你和一般人相處會以理性自約,但與熟人相聚就忘乎所以。或指手劃腳,或信口雌黃、海闊天空,或在熟人言語時肆意打斷,譏諷嘲弄,或顧盼東西,心不在焉,也許這是你自然流露,但熟人會覺得你有失體麵,沒有風度和修養,自然對你產生一種厭惡輕蔑之感,改變了對你的原來印象。所以,在熟人麵前應自然而不失自重,熱烈而不失態,做到有分寸,有節製。

第七種,過於拮據,斤斤計較,使熟人認為你是慳吝之人。你可能在擇友交友時,認為熟人以友情勝於一切,何必計較經濟得失,金錢不能使友情牢固。這種思想使你與熟人相處時顯得過於拮據,事事不出分文;或患得患失,唯恐吃虧。對熟人所饋慨然而受,自己卻一毛不拔,這會使熟人感到你視金如命,是個慳吝之人。所以熟人之交,過於拮據顯得慳吝小氣,而慷慨大方則顯得豪爽大度,它會使友情牢固。

第八種,用語尖刻,亂尋開心,使熟人突然感到你可惡可恨。有時你在大庭廣眾麵前,為炫耀自己能言善辯,或為嘩眾取寵逗人一樂,或為表示與熟人之“親密”,亂用尖刻詞語,盡情挖苦嘲笑諷刺熟人或旁人,大出其洋相以博人大笑,獲取一時之快意,竟不知會大傷和氣,使熟人感到人格受辱,認為你變得如此可恨可惡,後悔誤交了你。也許你還不以為然,會說熟人之間開個玩笑何必當真,殊不知你已先損傷了熟人之情。所以,熟人相處,尤其在眾人麵前,應和藹相待,互敬互慕互尊,切勿亂開玩笑,用惡語傷人。

12.朋友幫你不是盡義務

人際關係中,有人認為,既然是朋友,就應該為朋友兩肋插刀,所以對於朋友的幫助也認為是理所當然的。你轉換一下思維就會發現這是交際處世中的錯誤觀點,因為朋友沒有幫你的義務,幫你是你運氣好,不幫你也是天經地義的。因此,朋友的幫助,點點滴滴都是人情,要心存感激。

有一位傑出的美國工程師曾說,他很喜歡中國的女孩子。他表示,西方女性把男士們的“紳士行為”視為理所當然;男士們幫女士提重物、搬東西,“理所當然”;男士幫女士開門、拉椅子,“理所當然”;同時在西方的教育下,他們男士也視這些紳士作為“理所當然”。

但有一件事讓他改變了以前的看法。有一次他們公司擴大營運,他們部門從十樓搬到八樓,每個人必須把自己的東西和一桌一椅搬下去,當那位美國朋友搬了那張椅子,發現真的挺重的,他擔心一個女孩子如何搬得動,於是他告訴女同事,椅子交給他們有力氣的男同事搬就好。結果一路上,女同事陪他們聊天,搬好了,還忙著倒開水、泡咖啡給他們喝。

“如果在我們國家,重物‘理所當然’是男孩子的工作,沒有人會陪你聊天,沒有人會感激地倒開水、泡咖啡,也許是中國人沒這個觀念,但是中國女孩體恤別人的作風,可愛得多,我們幫她們,不但樂意,而且開心,這種受人尊重的感覺真好。”

很多時候,我們會把別人對自己的好視為理所當然,朋友喜歡我們,當然不介意被我們“麻煩”,一些小事情,也“幫”得十分樂意。

可是俗話說:“受人點滴,湧泉以報。”即是要我們常懷感謝的心,來看待朋友的好心。誰都不喜歡自己的好心被人當做驢肝肺,一次兩次也許還可以忍受,十次、二十次就會漸漸用光朋友的交情,屆時我們會發現,朋友似乎不再那麼“樂意”助人。

也許有人會說,找朋友幫忙,給幾個錢或是請他吃頓飯、送個東西,好像把友誼賤賣了,把朋友的交情看俗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