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畢加索的一生中,還有一件值得我們再次大書特書一筆的事情。晚年的畢加索所處的時代,正是兩大陣營對抗的時代,但他卻能淩越蘇美之間的紛爭,在全世界獲得承認。1962年,蘇聯政府第二次授予他“列寧和平獎金”(第一次是在1950年),紐約現代美術館則為他舉辦慶賀八十大壽的展覽。發生在同一年的這兩件事,標誌著冷戰雙方都把手伸向了這位20世紀藝壇的巨人。1971年秋,為慶祝他的九十壽辰,法國為這位大藝術家舉辦了一個難得的慶祝會,蓬皮杜總統親臨盧浮宮,為展出的八幅畢加索作品剪彩。
從畢加索的《阿維尼翁少女》和他晚年受到兩個不同陣營的共同尊重這件事,我們可以清楚地看出,一位藝術家,正是由於卓爾不群,由於與眾不同的創新思維,才取得了一位傑出藝術家所能達到的最高度!
11.要有點奇思奇謀奇行
大多數人都在一個平麵上行走,久而久之就成了一種習慣,延襲這個習慣的人就成了凡人,而打破這個習慣的人就成了傑出人士。傑出人士往往善於在發展的平麵上找到一個突破口,打開發展的閘門,迎接輝煌的到來。
對於一個立誌成就一番事業,做一位傑出人士的人來說通過不斷發明創造、改進技術和開發新產品等方法來獲得競爭主動權,想別人所沒想,做別人所未做的事是非常重要的。“奇”的行動是別人未料到的行為,“奇”的計謀是別人還未意識到計謀。
一個傑出的人必須突破人們的思維常規,反常用計,在“奇”字上下功夫,拿出出奇的經營招數,贏得出奇的效果。
亨利·蘭德平日非常喜歡為女兒拍照,而每一次女兒都想立刻看到父親為她拍攝的照片。於是有一次他就告訴女兒,照片必須全部拍完,等底片卷回,從照相機裏拿下來後,再送到暗房用特殊的藥品顯影。而且,副片完成之後,還要照射強光使之映在別的相紙上麵,同時必須再經過藥品處理,一張照片才算完成,他向女兒做說明的同時,內心卻問自己道:“等等,難道沒有可能製造出‘同時顯影’的照相機嗎?”對攝影稍有常識的人,聽了他的想法後都異口同聲地說:“哪兒會有可能。”並列舉一打以上的理由說:“簡直是一個異想天開的夢。”但他卻沒有因受此批評而退縮,於是他告訴女兒的話就成為一種契機。最後,他終於不畏艱難地完成了“拍立得相機”。這種相機的作用完全依照女兒的希望,因而,蘭德企業就此誕生了。
“拍立得”相機正式投產後,發明者如何宣傳和推銷這種新式相機呢?經過慎重考慮,蘭德請來了當時美國頗有名望的推銷專家——霍拉·布茨。布茨一見“拍立得”頓生好感,欣然受命擔任專門負責營銷的經理。
邁阿密海濱是美國的旅遊勝地,每年來此度假的遊客成千上萬。精明的布茨認為這裏是理想的推銷場所,他專門雇用了一些泳技高超、線條優美的妙齡女郎,在海濱浴場遊泳時假裝不慎落水,然後再由特意安排的救生員將其救起,驚心動魄的場麵引來了許多圍觀的遊客,這時,“拍立得”相機立刻大顯身手,眨眼功夫,一張張記錄當時精彩場麵的搶拍照片展現在人們麵前,令見者驚訝不已,推銷員便趁機推銷這種相機。就這樣“拍立得”相機迅速由邁阿密走向全國,成了市場的熱門商品,暢銷不衰。公司因此生意興隆,名聲大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