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17章 創新思維,突破發展的瓶頸(3)(2 / 3)

福特首創的大批量流水生產方法和管理方式,在工業發展史上寫下了光輝的篇章。這種生產方法和管理方式的曆史功績,一方麵在於它所提供的大量物質財富促進了人們生活方式的改變,加快了汽車文明的形成;另一方麵在於它為整個工業的發展提供了楷模,正是從這個意義上講,大批量流水作業的生產方式,至今仍被人們稱為“福特生產方式”。

5.打破傳統樊籠化腐朽為神奇

曾有記者問過皮爾·卡丹是如何越過那些事業發展中的絆腳石一步步走向成功的問題。他毫無保留地說:“思維創新!然後為之付出實踐,再不斷地進行自我懷疑,這就是我成功的秘訣。”的確,從1959年的成衣革命,到皮爾·卡丹先給自己製作的服裝印上自己名字的縮寫字母,都無不體現著“創新”二字。

在設計女性時裝上的成功,並沒有讓皮爾·卡丹停止創新的步伐。酷愛鑽研、敢於創新的他又在思考另一個問題:時裝作為人類點綴世界的裝飾物,不應該僅僅為女性所獨有;男人也需要裝扮自己,忽視了男性,就等於放棄了50%的市場。皮爾·卡丹決心要打破女裝一統天下的格局。

在當時的法國時裝界,有一種沿襲多年的傳統,認為真正的服裝設計師隻能問鼎女裝,設計男裝會被人們指責為離經叛道。對於這一點,已在巴黎時裝界闖蕩多年的皮爾·卡丹當然不會不知道。但是,強烈的創新欲望,促使他大膽地涉足男裝領域。不久,他設計的係列男裝便問世了。

1959年,皮爾·卡丹又一次在巴黎舉辦時裝展示會。展示的服裝既有女裝,也有男裝。他的這一舉動在巴黎時裝界掀起了一場軒然大波,業界人士紛紛指責他的這種“離經叛道”。一時間,皮爾·卡丹成為眾矢之的,在名譽上和經濟上都受到了極大的損失。

但是,皮爾·卡丹並沒有因此而退縮,他不斷地反問自己:“男人怎麼了?難道男人就不配穿自己喜歡的各種款式的衣服嗎?”他繼續設計男裝,並堅持聘請時裝模特做表演,而且規模比以前更大。他堅信:男裝的春天一定會到來。

果然,沒過幾年,皮爾·卡丹便迎來了男裝市場的春天。他設計的係列男裝很快便占領了法國男裝市場的半壁江山。

皮爾·卡丹是一個非常富有創造性的人,他具有獨特的商業眼光,加之他的銳意進取精神,不久就打開了時裝業的新天地。在法國,時裝業本來是一個限製極嚴、顧客有限的特殊行業。巴黎時裝店雖多,但夠得上“高級時裝”水平的服裝企業也隻有23家。皮爾·卡丹首先意識到,高級時裝隻有在群眾中開辟市場,才能找到真正的出路。

1953年,由於他改變了時裝經營的方式,把量體裁衣、個別訂做改成小批量生產成衣,並不斷地更新款式。這樣做,事實證明是非常正確的,給他的服裝業帶來了無限的生命力,小批量投放市場的時裝,既不落套,又能產生較大的社會影響,這無異於是給他自己的設計做廣告。而喜歡他作品的女子都有可能穿上他設計的長裙,這又打破了服裝的階層局限,可以說是服裝業的一次革命。

當皮爾·卡丹第一次展出各式成衣時,人們就像在參加一次真正的葬禮,他被指責為離經叛道。結果,他被雇主聯合會除了名。不過,幾年以後,當他重返這個組織時,他的地位卻大大提高了。

他從大學裏直接聘請時裝模特兒,使人們更了解他的服裝,這一招確保了他的成功。然而,他並沒有到此為止,正當他的成就得到同行們一致公認的時候,他卻預言高檔時裝正緩慢地走向死亡。他毅然地拋棄了服裝業的明星製,把大批成衣送到各大百貨商店去銷售。此舉又一次招來同行們的怨怒和責備,他們認為皮爾·卡丹這樣做是肯定要毀掉時裝業的。

時至今日,哪家服裝廠不在廣泛地銷售自己生產的成衣呢?然而在當時,他的做法的確是顯得有些離經叛道。皮爾·卡丹承受了同行的攻擊,他知道,那是開創和振興服裝業所必須付出的代價。

大膽突破、思維創新始終是皮爾·卡丹設計思想的中心。在著名時裝設計師中,皮爾·卡丹第一個推出了成衣(1959年),第一個致力於開發服裝配飾和香水,並且第一個決定不再參加各種時裝發布會(1995年)。但這並不妨礙他在俄羅斯紅場、中國長城等地舉辦自己的時裝展覽會。接管馬克西姆餐廳對於這個極具超前思維的設計師來說是一個反常舉動,但也許這是他保持平衡的一種方式,就像他成功地在設計者和商人兩種身份之間找到了平衡。“我工作得很快,我不需要到夜總會或隱居在小島上尋找靈感。我就像一台發動機,隻要按下電鈕就可以工作。”什麼都想做,什麼都想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