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傑出人士皮爾·卡丹在他事業的發展中一次又一次化腐朽為神奇,我們應有下麵的思考:
第一,企業的成敗興衰從長遠看就是看它的創新力如何。惟有層出不窮的創新意識,公司方能永葆青春活力。人的創造力是人生存的最重要因素,原因是無論設計多少種訓練項目,都不能“窮盡”人將麵臨的複雜局麵。關鍵是看一個人能否將這種創造力一直保持下去,並能夠把握機遇發揮它的威力。
第二,傑出人士的成功奇跡是在創新思維中誕生的,但這種創新思維有時需要培養和訓練。創新思維訓練有發散思維與聚合思維,直覺思維與分析思維,橫向思維與縱向思維,逆向思維與正向思維,潛意識思維與顯意識思維。有了這些訓練,即使我們不一定會成為傑出人士,也會有不菲的進步。
第三,美國馬薩諸塞大學管理學教授魯賓遜和俄勒崗州立大學教育學教授斯特恩,在《公司創造力》書中,將創造力分解成六大要素:凝聚力、自發的行為、非官方行為、意外發現幸運事物的本領、各種不同的激勵、公司內的信息交流。習慣思維認為,升職和金錢的獎勵會有助於創造力的激發,重獎之下,必有勇夫。然而心理學的最新研究結論顯示:創造力的產生更多依賴於人的“內在動力”。一味求助於物質獎勵的做法將促使人奉獎勵為目標。人們往往樂於采用最迅速、最有把握、但不一定是最具創造性的方法來獲得獎勵。人隻有受自己內在的激勵,即對完成某件事的挑戰性和成就感有興趣,才能持續投入精力,從而激發創造性。
1995—1996年冬春高級女裝展示會上,皮爾·卡丹的展示是一場以連衣裙、套裙及帽子為主的演出。近50年的時裝藝術生涯,皮爾·卡丹的靈感非但沒有枯竭,反而更加爐火純青、圓熟練達,新意層出不窮,震驚了世界。
創新是當下時髦的話題,唯有創新才能一次又一次給企業注入新的活力,也唯有創新才能一次又一次救企業於水深火熱之中。傑出人士因為最大限度地利用了它,所以才能在自己事業的發展中多次化腐朽為神奇。
6.獨辟蹊徑指引光明路
傑出人士之所以能在事業的發展中取得驚人的成就是因為他們在一開始就有與眾不同的想法。
傑出人士希爾頓取得的成功就是他敢於獨辟蹊徑的結果。當時的德克薩斯,由於發現了石油,人們像當年在西部淘金一樣,蜂擁而至,撲向石油開采業。惟獨希爾頓看準了飯店業,這個行業競爭少,因而給希爾頓帶來了滾滾的財富。許多傑出的百萬富豪都以十分獨特的方式開創了自己的事業。他們一般喜歡研究經濟學與心理學,以免逆勢操作。他們的理想職業極少是職業經紀人或是獵頭公司所建議的,也幾乎無人在就業博覽會找到理想的工作。百萬富豪們通常都在自己的創業生涯中作過一次正確的決策,他們會選擇獲利豐富的職業,而這職業也是他們所喜愛的。
再看另一個傑出人士亞弗瑞德·富樂的例子,他是“富勒毛刷”的創始人。他生於貧窮的農村,很難找到工作。他在兩年內失去3個工作之後,開始賣毛刷。這時他才知道前麵那3個工作都不適合他,他不喜歡那些工作。從此,富勒的人生有了重大的改變。
他適合當推銷員。他知道自己將是出色的推銷員,一心想在這個行業出人頭地。他的表現好極了。接著他決心更上一層樓:創業。
富勒辭去推銷員的工作。晚上自己做毛刷,白天拿去賣。營業額逐漸增加,他以月租金11美元租了一個舊倉庫。雇了一名助理製作毛刷,自己負責銷售,其後更不斷擴大,成立富勒毛刷公司,擁有數千名推銷員,年收入數百萬元。
在事業的發展中看見別人看不到的機會,一條路走不通就試試另一條路,適合自己的才有發展前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