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離奇的大千世界(2 / 3)

法國有一位名叫阿希利奧的男子,他曆數平生13樁禍事、17次車輛被盜、20次運動受傷、26次家中變故及家中酒窖發現屍體等災難,特地寫成了《倒黴先生》一書,以喚起人們的同情。這位倒黴先生一歲半時曾在打過蠟的地板上摔斷過肋骨,14歲時騎自行車撞到電線杆上,被縫了17針。此後事故不斷。1963年參加橄欖球比賽時不慎將膝蓋撞破。在1964年和1965年的兩年時間內,病痛不斷,諸如斷牙、鼻梁骨折、闌尾炎等。心愛的汽車兩次遭到壞人破壞,最後竟被一輛工程車徹底撞毀。更讓他感到晦氣的是,在他家的酒窖裏居然發現了一名男子的屍體(這名男子1992年在他的酒窖內喝酒自殺),這讓阿希利奧有口難辯。

不過,阿希利奧還不是最倒黴的人,世界上最倒黴的人,要屬傑克·吉健斯了。他體內幾乎每根骨頭都折斷過,他被人送入急診室達六次之多。這位最倒黴的人自孩提時代開始便與厄運結下不解之緣。幼時,他的左臂斷過三次,頸骨斷過10次。自此之後,不幸常常與他相伴:在芝加哥的家附近,他在一個下水道旁摔斷了左臂;在一起交通事故中受重傷,頸骨等多處折斷;吃錯止痛藥暈倒時將左手臂跌斷;被寵物蠍子蜇傷昏迷,在醫院躺了三個星期;在醫院床上為了拿幾個葡萄吃而跌在地上,折斷了左手臂;從12米高的屋頂跌下,雙腳骨折。他也不清楚自己為什麼會爬上屋頂,他給出的最合理的解釋就是吃多了止痛藥夢遊起來。當時他在墜地的前一秒鍾才蘇醒過來。

傑克有位名叫多娜的女朋友,對男友的不幸遭遇感到非常無奈。有一回在多娜父母的廚房,傑克為了吻多娜,不小心把手插入火爐上的沸水中,馬上被送入急診室。傑克說:“不論在什麼地方都會有不幸的事情發生在我的身上,我不知道這是為什麼。黑色星期五我是絕不外出的,但厄運也會找上門來。上次黑色星期五我待在家中,在浴室跌斷了頸骨。”還有,傑克接受傳媒采訪敘述自己不幸遭遇的時候,在停車場摔了一跤,右手拇指指骨折斷。阿希利奧如此的倒黴,不得不讓人驚詫。

識途的棺材

199年,加拿大演員查爾斯·闊夫蘭赴美國得克薩斯州加爾維斯頓演出時,不幸突然去世,被安葬於當地的海濱墓場。第二年的9月,一場罕見的風暴襲擊了加爾維斯頓,排山巨浪漫上堤岸,將闊夫蘭的棺材從花崗岩砌成的墓穴中衝了出來,並卷入大海。

闊夫蘭的女兒凱爾得耳德得知這個消息後,非常傷心。她下定決心,一定要找到父親的棺木。一晃20多年過去了,凱爾得耳德為此花費了幾百萬美元,可依然毫無結果。

1927年9月15日,正值闊夫蘭逝世2周年之際,凱爾得耳德無意間從報紙新聞中得到一條消息:闊夫蘭的棺材隨著墨西哥灣的海流,繞過佛羅裏達海岸,衝進大西洋隨波逐流3000千米,停泊在闊夫蘭的故鄉愛德華王子島!

凱爾得耳德既驚疑又興奮,趕緊動身趕赴愛德華王子島,果然見到了父親的棺材,她為父親重新舉行了隆重的葬禮。

飛進嘴裏的黃蜂

黃蜂又稱胡蜂,雌蜂尾端有長而粗的螫針與毒腺相通,螫人後將毒液射入皮膚內,但螫針並不留在皮內。黃蜂毒液的主要成分為組胺、五羥色胺、緩激肽、透明質酸酶等,毒液呈堿性,易被酸性溶液中和。毒液有致溶血、出血和神經毒作用,能損害心肌、腎小管和腎小球,尤易損害近曲腎小管,也可引起過敏反應。

正因為黃蜂的毒性強,所以許多人聞之色變,然而對於英國大學生史蒂芬來說,黃蜂卻是美味佳肴。一次,他當著記者的麵,用碟子盛著10隻黃蜂。黃蜂翅膀都被弄折了,還“嗡嗡”地在碟子上蠕動。史蒂芬用筷子把黃蜂夾起,放進口中咀嚼,吃得津津有味,一會兒就把10隻黃蜂吃得幹幹淨淨。眾記者見此景,個個目瞪口呆。

當問到史蒂芬什麼時候吃起黃蜂時,他說:“兩年前我獲得獎學金,到日本東京大學讀農學係。有一次到山區學習,突然一隻黃蜂飛進了嘴裏。我感到非常惡心,拚命地嘔吐,但很遺憾,已經吐不出來了,因為它已經飛進了我的肚子裏。我感到很晦氣。然而幾天後,又有一隻黃蜂飛進了我的嘴裏,還好沒有進入肚子。我的牙齒不慎咬了一口黃蜂的腹部,頓時一股香甜蜜汁流入口中,那種芬芳氣味實非筆墨所能形容!”

史蒂芬學成後,到處搜捕黃蜂,不過吃之前要剪掉蜂尾的毒針,否則不但享受不到美味,反而要大受其罪!

變性的男子

194年2月5日上午,在英國的一家廣告公司突然出現了一位美麗的金發女郎,公司職員對此感到非常驚詫,因為當他們仔細觀察後,發現這位金發女郎竟是本公司的總經理凱英·福爾所扮。福爾麵對驚訝不已的職員,平靜地說:“你們以後就叫我安妮好了。”同時還向他們公布了事情的真相,這並不是一般的男扮女裝,而是做了變性手術的結果。職員們聽後更是目瞪口呆。難怪這位總經理一段時間以來從未向人透露自己的行蹤,隻留下一張紙條,上麵寫道:“我暫時離開公司,請不必擔心。以後會由經理顧問安妮女士來接替我的工作。”大家深感納悶,不知這安妮是何許人也。這下大家都明白了。

福爾解釋說:“我在一次出國旅途中患了一種熱帶病,於是趕忙去當地的醫院向醫生求助。醫生給我開了藥單,當我拿著藥單去藥房抓藥時。發現那裏擠滿了人。麵對這麼多人,藥房的人手忙腳亂,不慎將給一位婦女的雌性藥物給了我。在不知情的情況下,我服用了這些雌性藥物,結果使病情惡化。後來醫生告訴我,若不做變性手術,最多隻能活兩年。麵對這次的偶然事件,我感到非常無奈,隻得去醫院做這個手術。”

手術後,福爾異常興奮:“我曾作為一個男子充分享受了人生的樂趣,從現在起我將享受做女人的樂趣了。”盡管他已有三個孩子,但他還是毫不猶豫地和妻子離了婚。他說:“現在聽到男人的招呼聲時,我心裏感到非常慌亂不安,因為這些男人都庸俗粗野。以前我是男人的時候,比他們英俊瀟灑得多了。”為了防止一些男人的不軌行為,他甚至養了一條凶猛的獵狗。看來福爾已徹底地成了一個女性了。公司的一個女職員說:“我一直把他當做男子中的偶像來崇拜,可現在的情景讓我覺得非常可笑。”

俄勒岡旋渦

在美國俄勒岡州格蘭特狹口外沙甸河一帶,有一座歪歪斜斜的古舊木屋。人們隻要走近木屋,立刻就會感覺到有一股巨大的吸引力把自己往裏麵拉。在這座木屋方圓50米的地方,馬兒隻要一靠近它,就立刻驚嚇得往回跑;鳥兒也會突然往回飛。這個奇怪的地方,就好像有一股巨大的旋渦一樣,於是人們就稱它為“俄勒岡旋渦”。

為了解開“俄勒岡旋渦”之謎,科學家們進行了很長時間的觀察和研究。

科學家們首先在木屋的橫梁上吊了一個13千克重的鋼球,結果這個鋼球根本不能垂直地吊在空中,卻傾斜著往“旋渦”中心晃動。科學家們看到這種情況,就輕輕地推了推這個鋼球,隻見鋼球一下子就被推到了“旋渦”的中心。可是,科學家們再想把鋼球拉回來,卻費了好大的力氣。

這就是說,“俄勒岡旋渦”的吸引力的確是存在著的。那麼,這到底是一種什麼樣的吸引力呢?它的這種吸引力又是怎樣產生出來的呢?科學家們弄不明白。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蒙特雷海灣的聖克魯斯市也有一處跟俄勒岡一樣特別奇怪的地方。1946年,美國一位飛行員駕駛著一架飛機經過聖克魯斯市上空時,忽然發現飛機上所有的儀表都失靈了,可是飛機根本就沒什麼故障。飛機向前飛行了一段距離後,飛行員又驚奇地發現,飛機上的儀表又全都恢複正常了。後來,又有幾個飛行員飛行到這裏的時候,也發生了同樣的事情。

科學家們來到聖克魯斯市,他們發現附近也有一座傾斜著好像就要倒塌了似的小木屋。人們走進小木屋,身體立刻變得傾斜了。有的人甚至傾斜了40°也不會倒下。科學家們在這座小木屋的角落裏斜放了一塊木板,把一隻球放在斜木板上,那個球卻不會朝著低處滾落下去,隻是靜靜地待在高處。科學家把這個球往下推了一下,隻見那個球順著斜坡道往下滾去,可它還沒有滾到最低處,竟然又掉過頭來朝著斜坡的高處爬了上去,最後在斜坡道的最高處停住了。

在這座小木屋裏,人們會覺得頭昏腦漲,身體非常不舒服。但他們隻要一離開小木屋,身體又立刻恢複了正常。

這究竟是怎麼回事兒呢?有的科學家認為是因為重磁異常,強大的重力轉變為磁力,而強大的磁力又會使得重力異常。可是,這個地方為什麼會產生這樣大的重力呢?科學家們也無法給出合理的解釋。

古鞋印化石

1997年3月20日,在新疆烏魯木齊市紅山發現了一塊奇特的化石,化石岩麵上有個鞋印,很像是人類的。印跡跟部有一條小古鱈魚。化石出土於晚古生代二疊紀內陸湖盆的灰岩、油岩、油頁岩地層中,距今約2.7億年。鞋印的印跡全長26厘米,前端最寬處10厘米,跟部寬5厘米,前寬後窄,並有雙重縫印,形態非常像人類左腳穿著皮鞋的鞋印。鞋印內有一條古鱈類小魚,頭朝鞋跟部、體長13厘米,標本背麵劈開部分,能看到鞋印受外力擠壓後形成的沙土粘連層,前部厚2厘米,中部厚1.5厘米。劈開後的另一塊岩石麵上,還有一條與鞋印約成90°的大鱈魚,埋藏於底部。劈開時,大鱈魚的頭、腹粘連於鞋印背麵,鱈魚背、背鰭、尾部均清晰可見。

這塊化石的發現引起了許多人的興趣,同時也使人們感到困惑與不解。古代鱈魚的出現使地層鑄上了二疊紀鮮明的烙印,說明它形成於約2.7億年前。考古人員對這塊奇特的化石進行了反複研究,眼前仿佛再現了2.7億年前發生這起事件的一幕:那是在二疊紀早期,這裏是氣候濕潤的浩瀚湖區,水龜出沒,魚蝦成群,原始爬行動物在岸上探頭探腦,一條調皮的大鱈魚趁湖水上漲遊到岸邊戲耍,當湖水退去時,它已經沒有辦法遊回去了,便靜靜地躺在細軟的潮泥裏永遠地睡去了。又經過了許多年以後,大鱈魚成了化石。當湖泥還濕潤具有彈性時,一隻穿著皮鞋的腳踏在了距離鱈魚尾巴隻有半步遠的地方,留下了一個不尋常的印跡。湖水又一次上漲時,一條隻有13厘米長的小鱈魚重蹈覆轍,隨著湖水遊到岸邊。然而很不幸的是小鱈魚偏偏鑽進了鞋印裏。當湖水退去後,小鱈魚也無法遊回去,隻能永遠地留在這裏。兩條生命就這樣被這塊泥地所吞噬,後來隨著泥地的不斷沉積,經過了漫長的2.7億年,鞋印連同鱈魚形成了這塊奇特的化石。

讓人感到驚訝的是,這枚化石與在美國發現的皮鞋印化石驚人地相似,其雙重縫印的痕跡如出一轍。

1927年,在美國內華達州菲夏峽穀的三疊紀地層中,發現了雙重縫製的皮底鞋印,所用的線十分精細。1975年,在美國俄克拉何馬州黑台地發現了許多人類遺跡化石,而化石的沉積地層,是中生代白堊紀砂岩層。白堊紀還沒有人類,那時是恐龍統治地球的時代。此後在美國玫瑰穀發現的和恐龍在一起的人類腳印和在羚羊泉發現的踩著三葉蟲的皮鞋印,更是讓世界震驚。

根據古生物學理論,在我們居住的地球上,30億年前,單細胞生物,也就是最初的生命出現在海洋之中。經過漫長年代的進化,多細胞的生物出現了。到了距今4億年左右,有了最早的脊椎動物——魚類。距今2億多年前,巨大的爬行類動物恐龍曾經統治世界,但到白堊紀結束時,恐龍滅絕,永遠從這個地球上消失了。此後是哺乳動物的時代,到300萬年前至200萬年前,地球上又出現了原始人類。這是科學界公認的地球生物進化過程。然而隨著反常的古生物化石不斷被發現,現代科學界麵臨著前所未有的巨大挑戰。如果化石表明,恐龍出現的時代有了人類,那麼我們又該如何解釋以前的進化論呢?

這塊珍貴的化石,給科學界帶來了一大難題。根據現有的研究成果,即使是從最原始的人類算起,人類出現在地球上的時間也隻有300多萬年,人類的文明史隻有6000多年,而人類穿鞋帶帽的曆史不超過4000年。

那麼這個2.7億年前的謎又該如何理解呢?難道2.7億年前就曾存在過類似人類的高級生命?如果存在,那麼他們是誰?是來自太空的外星人,還是曾經在地球上發展出高度文明後來又毀滅了的史前智慧生物?這到現在為止還是一個謎。

麥田怪圈之謎

在歐洲,曾多次發生過農田中的莊稼突然被某種無形的神秘力量有規律地推倒,形成各種大大小小的奇特的幾何圖案的事件。人們把這些圖案稱做“麥田怪圈”、“迪安圈”或“農田怪圈”等。

這種奇特的幾何圖案最早出現在澳大利亞。1966年1月19日,在澳大利亞昆士蘭州北部一個叫多裏的地方,有人發現,在一片淺水礁湖中,不少蘆葦被連根拔起。從岸上高處遠遠望去,這看似亂七八糟、四散倒伏在水中的蘆葦,竟構成了一個非常有規律的、巨大的圓圈。圓圈內的蘆葦全按順時針方向折倒,圓圈外的蘆葦依然挺立在那裏。

從那時起,這種無法解釋的原野怪圖便絡繹不絕地出現在英國、法國、美國、德國、俄羅斯、挪威、瑞典、瑞士、澳大利亞、新西蘭、加拿大、中國、日本等10多個國家的田野裏。

在德國漢堡郊外,人們發現了一個由19個大大小小的原野怪圖組成的三臂螺旋體圖案。在英國查瑞當、肯尼斯,人們發現田野中有巨大的十字架怪圖。在中國浙江金華,人們發現一個不斷長大的怪圈,由臉盆那麼大一直長到直徑超過6米。在英國沙力斯佰瑞,田野中一個偌大的“卐”形原野怪圖突然於一天早晨呈現在人們眼前。在挪威北部的芬馬克和秘魯東部,田野中顯現出類似男女性別符號“♂”和“♀”的原野怪圖。這是巧合,還是另有原因呢?

據不完全統計,至今已發現了2000多個形形色色的原野怪圈。它們之中多數是一些非常精確的圓、橢圓、同心圓,最大的圓的直徑竟達600米,最小的直徑不足1米。怪圈中的莊稼多數隻是彎倒在地上而並不折斷,過一段時間植株仍會挺立起來。最不可思議的是,在植株挺立前,人和動物一旦走進怪圈,將會感到渾身不適。不僅如此,在怪圈中,錄音機、收音機等電子儀器全都失靈。

原野怪圖的頻頻出現,引起了世界各國眾多自然之謎探索者的興趣。科學家和原野怪圖迷推測,這可能是一些旋轉氣流形成的旋渦狀痕跡,或者是UFO著陸時的現場印痕。而懷疑論者則認為,這僅僅是人為製造的惡作劇。後來還出現過一些諸如“球形閃電論”、“地磁異常論”、“農作物病毒論”等說法,但是至今沒有一種說法能夠得到證實。

孔林的“含淚碑”

孔林內有一塊“含淚碑”,位於祭祀孔子的享殿後麵,距孔子墓隻有數十米。這塊碑非常奇特,每年大祭孔子之時,也就是農曆八月二十七日前後,無論是什麼時間,在石碑的表麵總是濕漉漉地掛滿一串串水珠,很像一個悲痛傷心的人正在流淚。尤其在石碑中部豎刻“子貢手植楷”的碑文上,水珠最多,而“子貢”二字處,“淚流”又為最。人們都說那是孔子的忠實門徒子貢,為祭祀老師而暗暗涕泣呢!當然,這不過是人們的一種附會,但是讓人感到不可思議的是,如果擦去碑上的水珠,那麼用不了多長時間,串串水珠又會冒出來。再擦再冒,絕不會擦幹,這確實讓人感到費解。

為什麼“含淚碑”會“哭”呢?科學家們正在全力探詢研究!關於此碑的來曆,倒是感人至深的。據史書記載,子貢是孔子12個優秀學生之一。在孔廟大成殿孔子塑像旁邊,12位配享的哲人中就有子貢。子貢又名端木賜,衛國人。當時,他雖然是一方的巨商富豪,但他敬仰孔子的道德、學問,棄商從學,拜孔子為師,很快成為孔門高徒。他有一句流傳千古的名言,曰:“學不厭者,智也;教不倦者,仁也。仁且智,夫子即聖矣。”由此可以看出,子貢是非常崇拜孔子的。

孔子去世後,子貢正在外地經商,得知孔子的死訊後,悲痛欲絕。他迅速趕回奔喪,據說由於傷心過度,眼睛都哭腫了。辦完喪事以後,眾弟子輪流為孔子守墓三年,期滿而去,唯子貢守墓六載。孔子墓西的“子貢廬墓處”三間古屋,就是守墓的地點。在此期間,子貢將南方稀有珍木楷樹,移植到孔子墓旁,以此來表示對老師的思念之情。楷樹,木質堅而韌,樹幹挺而直,頂天立地,象征孔子為萬世師表,天下楷模。

有一年夏天,楷樹不幸被雷電擊中死亡。清康熙帝得知此事,詔令重植一株楷樹,並立碑刻石紀念。事也湊巧,立石碑的地方正好是當年子貢揮淚植樹的原址。於是,“含淚碑”便成為孔林的一大奇景。

桑尼科夫地之謎

110年,俄國漁民桑尼科夫在冰雪皚皚的北冰洋中,發現兩個海島,後來這兩個海島就被命名為“桑尼科夫地”。桑尼科夫地從19世紀初被發現以來,忽而出現,忽而消失,神秘莫測。

111年3月,俄國政府派遣極地探險家格登什德羅姆前往調查,並指定桑尼科夫做他的向導。他們乘雪橇來到了新西伯利亞群島中的法捷耶夫島,向北眺望,清清楚楚地看到大約20千米遠的地方有兩片山巒起伏的陸地。但由於受途中巨大的浮冰所阻,他們未能登上這兩個海島。

9年後,俄國政府又派出兩支探險隊去尋找這兩個海島。一支以阿恩查為隊長的探險隊看到了法捷耶夫島北方的這兩片藍青色的陸地,還看到了鹿的腳印伸向這兩個海島。而另一支以弗蘭格爾為隊長的探險隊曆盡艱辛,進行了長達5年之久的搜索,卻始終未能找到桑尼科夫地。

193年6月24日,挪威著名探險家南森帶領12名探險隊員,乘“弗拉姆”號極地考察船出發,去尋找神秘的桑尼科夫地。可是他們遇到了猛烈的暴風雪,船被冰凍住後又被擠上了冰麵,他們隻能隨冰漂流。南森等人在北冰洋上漂流了3年,沒有任何發現,最後失望而歸。

1900年6月21日,以俄國著名地質學家托爾為隊長的北極探險隊一行,乘“曙光”號船出發探險。托爾發誓一定要找到這塊前輩尋找了多年的“未知的陸地”,不能叫大自然嘲笑人類無能。可是,第二年春天,托爾和天文學家捷爾克等人不幸在考察中失蹤,捐軀北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