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七章 離奇的大千世界(1 / 3)

“鬼臉”照片

2001年9月11日,美國遭到恐怖襲擊。事發當日,美聯社記者拍到一張世貿中心濃煙滾滾的照片。這張照片粗略看去,並沒有特別之處,但當放大樓頂的濃煙部分時,卻驚現一個恐怖的“鬼臉”。美國幾家報紙均以半版刊登這一照片,有報道指出,這恐怖的“鬼臉”輪廓分明,活像一個在冷笑的魔鬼模樣。

美聯社副總裁兼照片總編輯阿拉比素表示,這張照片絕對真實,並沒有偽造,他強調:“美聯社有明文規定,嚴禁以任何形式修改照片內容。”

拍攝此照片的是攝影記者馬克菲立普。馬克菲立普是具有23年經驗的資深攝影記者,曾獲美國棒球名人堂年度最佳照片等殊榮。對於這張引起很多人質疑的照片,馬克菲立普表示,9月11日上午紐約世貿大樓遭到恐怖襲擊後不久,他立刻拿起照相機爬到屋頂拚命拍照。拍了一些照片後,他趕忙跑回屋裏開始發稿傳送照片,當時並未發現這張世貿大樓冒煙的照片有什麼反常之處。當天下午,就有一位朋友打電話告訴他:“你知道嗎?你拍到魔鬼的臉孔了。”馬克菲立普趕緊找出照片仔細看,果然發現濃煙中有類似魔鬼臉孔的模樣。馬克菲立普表示,他當時急著發稿傳照片,腦袋裏根本沒有雜念。他說:“作為一個攝影記者,我也沒有任何理由或念頭要去製作假照片。”對於這張照片上的“鬼臉”,他實在想不出任何合理的解釋,隻能說是巧合。

數字492的巧合

戴安娜於1961年7月1日傍晚時分出生在英國諾福克,是愛德華伯爵的小女兒。

191年7月29日,她和威爾士親王查爾斯結婚。婚禮過後,查爾斯帶著整套釣魚工具和半打哲學書,與戴安娜登上“布裏塔尼亞”號皇家遊艇,開始三星期的地中海蜜月之行。196年安德魯王子婚禮之後,查爾斯與戴安娜的婚姻也走到了他們的分水嶺。查爾斯和戴安娜從此達成默契。私下,除非事關兩個兒子,否則他們絕對是“你走你的陽關道,我過我的獨木橋”,誰也別管誰。公開場合,王室職責,出訪任務,他們還維持工作夥伴的關係,當然,是貌合神離的工作夥伴。1996年月2日,白金漢宮宣布,王儲查爾斯與儲妃戴安娜的離婚申請於早上10時27分正式生效。

1996年9月的一天,還沒從離婚陰影中走出來的戴安娜,對倫敦兒童福利院進行了一次慰問。雖然消息沒有發布出去,但是記者消息靈通,他們以最快的速度趕到了福利院。

在福利院門口,記者們終於等到戴安娜出來了。他們驚訝地發現,戴安娜的服飾與以前大不相同,著名的金發上戴的居然是一頂海軍軍帽,帽子上有清晰可辨的號碼——492。

媒體以最快的速度作了報道,紛紛猜測這個數字的真正含義。

英國工程師大衛率先提出了“王宮甜蜜日說”。大衛以為,這是戴安娜同查爾斯王子在一起真正幸福日子的數字。當時,戴安娜與查爾斯的結合讓許多人羨慕不已,人們認為他倆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人。可是這場“世紀婚姻”破裂後,人們知曉,戴安娜婚後的生活並不如人們所預料的那樣美滿幸福。當然,他們的婚後確實有過一段甜蜜幸福的日子。讓人驚異的是,不少人對他們“真正幸福的婚後生活”作了詳細統計,結果發現,兩人“甜蜜的日日夜夜”為492個!

不過,這一說法很快就遭到了一些人的質疑。他們認為,戴安娜對查爾斯婚後很快就移情別戀一直很不滿意,所以對這種“甜蜜的日子”頗不以為然,根本不會將它標記在自己的帽子上。

正當許多人尋找新的“答案”之際,奧利弗·霍爾向報界發表談話,認定492是戴安娜同他打電話的次數。在英國,人們都知道,霍爾是戴安娜與查爾斯分居後,極少數仍然保持親密關係的男士之一。1995年英國報刊曾經報道,霍爾曾多次接到匿名電話。電話接通後,對方通常會一直沉默不語,或者隻是低聲飲泣。他知道,電話是戴安娜打過來的,她以這種特殊的方式,向他傾訴內心的痛苦。霍爾記得總共有將近500次,具體數字他記不清了,可是戴安娜卻清楚地記得她給霍爾打了492次電話,而這一數字,有刻意製作的嫌疑。

1997年月30日下午,戴安娜與其男友多迪·法耶茲在法國南部旅遊勝地聖托貝度假一周後回到巴黎。午夜過後,他們用完晚餐後準備前往多迪的私人住宅。為擺脫七名騎摩托車的攝影記者的追逐,他們乘坐的豪華轎車時速高達150千米以上。31日淩晨零時30分,汽車行至巴黎市中心塞納河畔的阿爾瑪橋下公路隧道時突然失去控製,撞在隧道中央的一根分界水泥柱上,汽車完全被撞壞,司機和多迪當場斃命,戴安娜身負重傷,被送進醫院搶救。淩晨4時,戴安娜因胸部大出血在醫院逝世,年僅36歲。當晚,她的遺體在查爾斯王子和她兩個姐妹的護送下由專機運送回英國。

戴安娜魂歸西天的消息傳出去以後。一些人在悲痛之餘,對492這一神秘的數字又進行了猜測。英國作家科林認為,這是戴安娜被情人“帶入地獄”的“預言”。他對這種“宿命說”是這樣解釋的:“大家都知道,月30日夜,戴安娜答應了她的情人多迪·法耶茲的請求,同乘一輛車。而造成悲劇的重要原因是這輛汽車的司機亨利·保羅酒後駕駛。可以說,是司機和情人帶著戴安娜,共赴黃泉,這時的保羅和法耶茲都是41歲,而41歲恰好是492個月!”

戴安娜到死也沒有擺脫數字492的“糾纏”。

幸運數字“5”

查爾斯·威爾士在地方上是一個很有名氣的人物,人們特地為他寫了一首歌謠,名為“使蒙特卡洛賭場破產的人”。事實上,威爾士使這個賭場破產了三次。而論起賭博,他既無名氣,也無高超的“賭技”。他在賭台上取得了幾次重大勝利之後就從賭場上銷聲匿跡了。

他最初兩次使賭場破產是在191年,他贏了每一賭台上的100萬法郎的莊家賭本。他的做法是每次都把同樣的賭注壓在賭盤的紅色和黑色區域裏,這樣,他幾乎沒有一次失手。他第三次使賭場破產時的做法是先把第一筆賭注壓在數字5上,贏了。然後他把賭本和贏的錢仍壓在那個數字上,又贏了。他就這樣連續做了五次,每次都以勝利告終。數字5每次都特別青睞他。賭場再次破產,而查爾斯·威爾士卻帶著他的戰利品悄無聲息地走了。

一模一樣的臉

在印度馬德拉斯邦班加羅爾城南部,有一個叫哈拉貢南的村子,這個村子非常奇特,全村237人的臉竟長得一模一樣,使人類學家為之驚訝不已。

德國著名的人類遺傳學家比哈爾茲稱之為“無係別現象”。比哈爾茲描繪他們的長相時說:“他們共同的特征,都長著圓錐形的鼻子,厚厚的嘴唇,眼眉骨凸起;在他們之間沒有任何不同特征,這是目前遺傳學沒有辦法解釋的現象。”

考察隊中的一位化學分析師對當地的土壤和飲用水進行分析後發現,其中都含有大量的鈾元素和鉍元素。許多科學家認為,這類元素能改變懷孕婦女的細胞,對胎兒的發育有一定的影響,這很可能是造成這種無係別現象的原因之一。但更大的可能是哈拉貢南人同族通婚的緣故。

“大家臉都長得一樣,平時是怎麼互相辨認的呢?”一位考察隊員問。

村裏的一位婦人告訴他:“我們靠說話的聲音,走路的樣子,長得高、矮、胖、瘦,年齡和性別。再有靠我們穿衣服的款式、質地、顏色和飾物,所以我們互相辨認根本不困難。”

琳達的夢中人

美國馬裏蘭州住著一位名叫琳達的姑娘。她從小就幻想當一名體操教練,長大後卻愛上了音樂、美術和寫作。

1963年的一天晚上,剛剛高中畢業的琳達夢見一位同齡的小夥子。次日下午,她竟憑著自己的記憶將夢中人畫了出來,並裝進了鏡框。至於為什麼要這樣做,她自己也不知道,但仿佛有一股力量促使她這樣做。後來她考上了大學,在英語學院學習。1967年大學畢業,琳達到安納波利斯中學當英語教員。在此期間,她扔掉了所有的舊情書和其他紀念品,唯獨留下了那個夢中人的肖像。她把肖像從鏡框裏取出,和其他一些畫片仔細地珍藏在一個皮夾子裏。196年,22歲的琳達因腦瘤醫治無效死亡。死後沒多久,她的眼睛被送到馬裏蘭州醫院眼庫,以供他人移植和使用。

哥倫比亞的查爾斯頓有一個22歲的小夥子,名叫伍迪。他和琳達一樣,幼時幻想成為一個體操教員。長大後卻對繪畫、寫作感興趣。這一年,他患上了角膜炎,必須進行角膜移植手術才能保住那隻眼睛,正巧醫院用上了琳達的眼睛。手術非常成功,伍迪康複後,為了向捐獻者家屬表達感激之情,就來到琳達家,受到琳達家人的熱情款待。當晚伍迪留宿在琳達生前的臥室,恰巧在床前的桌子上看到了自己的照片。琳達母親發現,自己死去的女兒五年前畫的夢中人竟然和伍迪長得一模一樣,頓時驚得目瞪口呆。

“求救信”

12年5月4日清晨,巴西護衛艦“阿拉古阿裏”號上一名水手像往常一樣用吊桶打起一桶海水,用以測量水溫,突然發現一隻密封的瓶子浮在桶裏。艦長科斯塔馬上吩咐手下將瓶子打碎,裏麵掉出一張由《聖經》上撕下來的紙,隻見空白處用英文不太整齊地寫著:“縱帆船‘西·希羅’號上發生嘩變。船長死亡,大副被扔進大海。我(二副)被強逼掌舵將船駛向亞馬孫河口,航速3.5節,請救援!”

“啊,有這等事!”科斯塔吃了一驚,當即取出羅意商船協會登記簿一查,發現確實有這麼一艘“西·希羅”號商船,它是176年英國製造的,排水量為460噸,歸赫耳港管轄,艦長立即下達了追擊的命令。

兩小時後,“阿拉古阿裏”號靠近了“西·希羅”號,在開炮示警後,向叛亂的“西·希羅”號發起了衝鋒。中尉維耶伊拉帶著軍需官和七名全副武裝的水兵乘舢板登上了縱帆船,叛亂者被繳了械並帶上了鐐銬。軍需官在貨艙裏找到了被叛亂分子捆綁起來的二副赫傑爾和其他兩名水手。

“叛亂的時間這麼短,你們是如何得知我船蒙難的?”赫傑爾奇怪地問道。

“你們發出的求救信,我們已經收到了,所以才能及時趕來救援。”中尉回答。

“求救信?我沒寄過呀!”

這時,艦長科斯塔帶著水手也來到了“西·希羅”號縱帆船上,他出示了瓶中的那頁紙,赫傑爾疑惑不解地讀了一遍那幾行英文,說道:“這不是我的筆跡。叛亂分子一開始要我們合作,被拒絕後他們就惱羞成怒,將我們綁了起來,我們哪有機會寫這封信呢?”

這一下維耶伊拉也迷惑了。這個謎直到“西·希羅”號全體船員被遣返英國後在法庭上才被解開。

在這次叛亂事件前的16年,有位名叫約翰·帕爾明哥托恩的人寫了一部小說,名為《西·希羅》。作者為打開銷路,在廣告宣傳上下了許多工夫,使這本書一度成了暢銷書。為了進一步提高這本書的知名度,他往海裏扔了五千隻封裝著寫有《聖經》摘句和書稿片段的瓶子,其中有一部分瓶子已經先後被找到,另外還有幾百隻瓶子仍在海裏隨波逐流,四處漂泊。巧的是:16年後與此書同名的“西·希羅”號在海上遭到與小說描寫相同的罹難命運,而護衛艦“阿拉古阿裏”偏偏又在茫茫大海上無意中撈起一隻瓶子,且得到這隻瓶子的時間與“西·希羅”號發生嘩變的時間又都在同一天的早晨!

被人收養的孩子

黑爾是維多利亞時期著名的作家和藝術家。130年,出生僅僅14個月的黑爾被過繼給他人。他從牛津畢業後一直都在歐洲居住,偶爾訪問一下英國。他在自傳中談到這樣一件事:

“在我被過繼17周年那天,我們全都趕到曼海姆的一家旅館裏進餐。就在這家旅館裏,僅僅14個月的我被送給了嬸子,她也是我的教母,我將要像她的孩子一樣同她永遠生活在一起……這天晚上,我們回到車站……站台上有一個可憐的女人,懷抱著孩子不停地抽泣。埃米·彭林走上去問她因何事而傷心。這女人答道:‘我的孩子馬上要送給別人了,他隻有14個月,將乘下趟火車永遠離我而去。他的嬸子將把他帶去收養,她也是他的教母,而我以後再也不能照顧她了。’”

黑爾顯然是從這17年後的境況,聯想到了自己17年前離開母親的苦楚。但讓人不可思議的是,怎麼都是14個月大的孩子,怎麼都是送給其嬸母收養呢?

這一切究竟是巧合還是有人故意安排的,我們不得而知。

撞牆複明

英國有一位年輕漂亮的姑娘,名叫伊雲妮·布朗,無論誰見了她,都會被她的美貌所傾倒。但是美中不足的是,她雙目失明。不過,她失明的原因並不是天生的,而是在11歲時因一場大病而造成的。從此,她就一直生活在黑暗之中。

可是,她從來不因為這個而自暴自棄,而是積極向上地生活。她努力地學習盲文,學習知識。鄰居家有一個英俊的男孩,覺得她非常堅強,於是,兩人在頻繁的交往中慢慢地喜歡上了對方。可是,當男孩的父母得知兒子喜歡鄰家的盲女時,堅決反對兒子與她來往。

盡管當時這個男孩沒有聽從父母的話,可是,隨著時間的推移,他也覺得自己越來越不能接受伊雲妮了。確實,雙目失明給生活帶來了許多的不便。這天,男孩對伊雲妮說:“伊雲妮,我想我們倆不合適,分手吧。你也知道,我的家人不同意我跟你交往。如果你眼睛沒有失明的話,我們一定會幸福地生活在一起的。可是現在……真的很對不起。”

伊雲妮哭了。她說:“你怎麼能如此對待我?眼睛失明並不是我的錯。”可是,無論如何,伊雲妮的男朋友都不肯回頭了。他們終於分手了,男孩再也沒有來找過她。伊雲妮受此打擊後,傷心欲絕,為求一死,她以頭撞牆。當她的父母發現時,為時已晚。她的父母當場臉變得煞白。誰知幾分鍾後,她的父母卻發現她破涕為笑,高興得跳了起來。原來她的頭往牆上一撞,竟然奇跡般地讓她複明了。

癡情的她趕緊來到男友家,把這一好消息告訴了他。結果,兩人又和好如初,並很快結了婚。

吃垃圾治愈癌症的女人

德國漢堡婦女帕莎露宿街頭,靠食垃圾為生,然而她食用的垃圾竟奇跡般地治愈了她腦部的腫瘤。

62歲的帕莎,自丈夫死後又失去了工作,沒過多久又患上了癌症,她的一點積蓄很快被用完。盡管醫生要她進行化學治療,但她無錢支付數額巨大的醫療費,從而停止了治療。

由於失去經濟來源,帕莎成了一個流浪者。她經常到一家超級市場後麵的垃圾堆中找東西吃,主要是一些腐爛變質的菜和肉,而且她全都是生吃。有時候被附近的保衛人員趕走,她就到街頭垃圾箱中找吃的。帕莎說:“我看到這些東西就想吐,但不吃又會餓肚子,所以我強迫自己咽下去,等過了一會兒我就辨不清是什麼味道了。奇怪的是,這些東西雖然惡心,但我吃了以後卻感到非常舒服。”

半年以後,帕莎遇見曾給她看病的醫生,醫生看她氣色非常好,就問了她的情況,後來給她免費作了檢查。檢查結果使醫生大為驚奇,腫瘤已完全消失。

醫生分析說:“我們相信是那些特別腐爛食物中的黴菌溶解了她的腫瘤,如果我們能將這種黴菌分解出來,就能製造出一種治癌新藥。不過,我們還是建議不要去吃垃圾。”

失而複得的錢包

2000年6月,當一位名叫路易斯·阿裏斯頓的新西蘭女士將兩年前買的沙發搬進新居時,發現沙發的扶手上有一塊凸起來的東西。她取出來一看,竟然是一個老式的錢包。打開錢包後,發現裏麵不僅裝著許多照片,還有一些1943年的剪報以及一張身份證。

根據身份證可以得知,錢包的主人是美國水兵查克·赫勒。經過判斷,這個錢包應該是57年前丟失的。

時間過去了這麼久,怎麼才能找到失主呢?為了找到赫勒,路易斯·阿裏斯頓和丈夫決定將錢包送到美國大使館,她們想通過大使館到赫勒的家鄉美國伊利諾伊州直接查找。

經過一番周折,終於找到了赫勒。此時的赫勒已經是一位白發蒼蒼的老人了,失而複得的錢包引起了他許多的回憶。

那是1943年,19歲的美國水兵赫勒駐紮在惠靈頓。一天,赫勒在電車上碰到了一個年輕女孩,兩人在不經意的聊天中,發現他們有許多的相同點,隨後女孩邀請他到自己家共進晚餐。晚餐結束後,赫勒正準備離開,卻發現口袋裏的錢包不見了,女孩及其父母翻遍了整個屋子也沒有找到,無奈之下,赫勒隻好先離開了,女孩也沒有再跟他聯係。之後,因為戰爭的需要,赫勒離開新西蘭,先後參加了四次戰役,戰爭結束後,他回到了美國。

赫勒怎麼也不會料到,經過了漫長的57年,這個錢包竟然能夠重新回到自己身邊。

招雷的人

美國弗吉尼亞州杜姆斯區有一個叫萊爾·沙利文的人,在一生當中曾經七次遭雷擊而大難不死。人們給他起了個綽號,叫做“雷電萊爾”。每到陰天下雨時,飯館、超市就不肯讓他進去,人們也遠遠地躲著他,因為他是專門招雷的人。

沙利文第一次遭雷擊是在1942年,他當時正在森林中的一個觀察台上,隻聽一聲巨響,他被雷擊中,雷電燒傷了他腿上的一塊皮,使他全身肌肉麻木,癱在那裏動彈不得,五周以後才恢複過來。每當想起這一往事,他總是心有餘悸。

從此以後,沙利文最怕打雷,他住的房子裏裝滿了防雷設備,但他後來遭到的六次雷擊沒有一次是在房子裏發生的。他第二次遭雷擊是在1969年,當時他正駕駛一輛貨車行駛在山間的小路上;第三次在1970年,他在自家的院子裏被雷擊倒;第四次於1972年發生在一座小車站旁;第五次於1973年發生在露營的營地上;第六次於1976年發生在他的汽車旁邊;第七次是1977年他正在釣魚的時候。說起來也怪,這最後一次雷擊,暴風雨離他非常遠,但雷電偏偏還是把他擊中了。沙利文說雷擊的滋味實在不好受。他在最後一次遭遇雷擊之後,由於無法忍受這種恐懼而飲彈自盡,死時71歲,身旁放了一大堆避雷針。

倒黴的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