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鼠搬家人必亡
二戰以後,在紐約從事電影工作的萊蒙德·馬西夫婦為了攢錢,便退掉了旅館的房間,在東區0號街租了一間房租低廉的房子住下了。
雖然房子比較小,環境也不好,但是萊蒙德·馬西夫婦生活得很快樂。可是,沒過多久,就發生了意外。
一天,馬西夫人從二樓窗口探頭眺望,突然看見對麵房子地下室的許多老鼠傾巢而出。這些老鼠成群結隊地穿過馬路,拚命朝自己家的方向擁來。
“怎麼會有這麼多的老鼠呢?這到底是怎麼一回事啊?”馬西夫人很吃驚。為了將老鼠清除幹淨,她趕緊給衛生局打電話,尋求滅鼠的方法,還從朋友家借來了貓。可是,因為老鼠太多,根本沒有什麼效果。
大批老鼠“搬”進來後不久,對麵的房子裏就有一個人死了。事情是這樣的,這天早上,馬西夫人買了一份報紙,打開一看,發現報紙上刊登了某夫人自殺的消息,還將死者的照片登了出來。她不禁一愣,說道:“這個人好麵熟啊!哦,對了,她就是對麵樓裏的太太。而那些老鼠就是從她家逃過來的。她幹嗎要自殺呢?”這位夫人一死,那幢樓房就被拍賣了,這些老鼠又列隊“回家”了。
過了一段時間,對麵的樓裏搬來了新主人,她是個滿頭金發、穿著時髦的女人。這個女人曾經當過舞女,因此結識了很多不同的人,剛開始,那棟樓裏會出現不同的男人。但從某一天開始,馬西夫婦時常看見隻有一個年輕男人出入她家。一天,這個男人在樓裏突然心髒病發作死了。就在他猝死之前,這群老鼠又一次逃到馬西夫婦住的樓裏來了。
年輕男人死後,女主人搬走了。令人奇怪的是,老鼠又回到了原來的地方。時隔不久,又有個年輕的實業家搬進去住。
很長一段日子,周圍都太平無事。可是,有一天,又出現了老鼠傾巢而出搬家的景象。
“又要出事了!”夫人不由得擔心起來。果然,沒過多久,《紐約時報》登出一則消息:“一個年輕實業家因飛機失事死亡”。這名年輕的實業家,是馬西夫婦對麵樓裏的房客。因為摸清了老鼠搬家的規律,所以馬西夫人非常自責,連說自己為何不早一點提醒對方,或許這樣就能夠避免災難的發生。
就這樣,接連發生的不測,使人們對這幢樓房望而卻步。因此,這棟樓再也沒人敢去租用,隻得閑置起來。
後來,馬西夫婦在和房東的談話中了解到,這幢樓是由一個有名的律師出錢建造的。房子建好不久,律師精神失常,被送進精神病院治療,但是卻一直沒有康複。一天,律師從醫院裏溜出來,跳河身亡了。
同名的幸存者
1665年12月5日,一艘船在米內海峽航行。當時天氣晴朗,陽光普照,大家都幸福地沐浴在陽光中。海峽周圍不斷出現的美景令眾人多日旅行帶來的疲累消失大半。正當大家興高采烈、暢所欲言時,意外發生了。行進中的船不幸駛入了旋渦之中,但是,船上的人一點營救措施也沒有采取。沒過多久,船沉沒了,1名乘客在大浪中奮力掙紮,但是,最終隻剩下一名幸存者,他叫休奇·威廉斯。
175年12月5日,一艘載有60名乘客的大船快速航行在海上。但是,由於當時下了很大的霧,船不慎觸礁而破了一個大洞。很快,海水灌進了船艙,眾人尖叫著、哭喊著,試圖喚回生的希望。可惜,死神卻步步緊逼,始終不肯放過他們。最後,船上59人罹難,隻剩下一名幸存者。令人驚奇的是,此人也叫休奇·威廉斯。
160年12月5日,又一艘船行駛在海上。但是不知何故,船突然下沉。而且,在下沉的過程中,船上的人竟然沒有覺察出這一變故。當大家意識到的時候,已經太遲了。後來,船上的許多乘客喪生,隻有25人幸存。但是,更為湊巧的是,其中有一個人也叫休奇·威廉斯。
男子跳樓砸死一名女子
2004年9月4日中午11時54分,台灣省台南縣一張姓男子,從中華路一棟23層的辦公大樓樓頂跳下。但是,男子跳下樓時,卻恰巧砸到一輛停在路邊的小轎車上。最後,張某沒有性命之憂,卻把這名開車的30歲女子曾某砸死。
原來,當時曾某正在大樓處停車。但是,伴隨著“轟”的一聲巨響,災難從天而降。路人看見一名男子直接摔落在轎車車頂,強大的撞擊力將整個車頂砸得粉碎。躺在車頂上的男子居然還能夠活動自如,但車內的女子已經進入了休克狀態。張某也試圖將車內的曾某拉出,但是整個車頂緊緊卡死在駕駛座上。
直到警方和消防隊員趕到現場,利用工具才將曾某拉出車外,但是,曾某此時已經奄奄一息了。
醫院在對曾某進行搶救時發現,曾某一度恢複自發性心跳,但終因傷勢過重,不幸身亡。
被撞的嬰兒毫發未損
2004年7月27日,在英國愛丁堡一條繁忙的街道上,一輛有篷貨車與一輛轎車相撞。當時,旁邊正停放著一輛嬰兒車,於是,嬰兒跟著受到牽連被撞。但是,讓人驚詫的是,嬰兒被撞飛過一條街,最後卻毫發未損。
那天,嬰兒的父母正推著嬰兒車,帶著兩個月大的女兒到街上散步。當他們走到伊斯特路和倫敦路交會處的交通繁忙的十字路口時,正好碰上人行道上亮著紅燈,所以他們就站著等待綠燈,準備過馬路。哪知,一輛轎車在準備轉彎行駛時,因為速度過快,不慎與一輛有篷貨車撞上。
接著,巨大的貨車將轎車彈到一邊。轎車打著轉兒撞向路邊等待綠燈的一家三口。眼看就要被轎車撞上,嬰兒的父母趕忙推嬰兒車躲向另一邊。但是,由於轎車的速度實在太快,還沒等他們跑開,推在前麵的嬰兒車就被轎車撞倒。也就是這個時候,驚險的一幕出現在人們眼前,兩個月大的女嬰被撞飛出去!一瞬間的工夫,嬰兒飛過一條街,被拋到了馬路對麵才落到地上。
目睹這一幕的母親嚇得暈倒在地。父親則趕緊跑向馬路對麵,把嬰兒抱起來。當父親要察看女兒傷勢時,竟然發現嬰兒平靜地看著他,一點傷也沒有,頓時鬆了一口氣。之後,他將妻子喚醒,並一起將女兒送到當地一所醫院進行深入檢查。結果顯示,女兒果然沒有任何受傷的痕跡。而那位轎車司機就沒有這麼好的運氣了,他在撞上嬰兒車後,又撞到一棵樹上,之後便昏迷過去了。
父女同死於車禍
英國埃塞克斯市住著一個不幸的孩子,名叫利莎·波特。她的父親在一次意外中喪生,利莎是在母親的辛苦撫養下長大的。不過,利莎的性格並沒有因為家庭遭到不幸而變得消沉,相反,她似乎有一種超乎常人的忍耐力,使她變得非常堅強。她的母親非常敬佩自己的女兒,因為,母親在很多時候都很脆弱。母親一直以來都無法忘卻自己死去的丈夫,正因為如此,母親一直都沒有改嫁。
利莎在這樣的環境中慢慢長大了。1995年月,利莎與母親一起走過埃塞克斯莫茨線鐵路的鐵道口。母親對利莎說:“你記得嗎,你的父親11年前就是在這個鐵道口被火車軋死的。不過那個時候你很小,肯定不記得了。可是,我卻難以忘掉,我不想從這裏穿過去。”利莎說:“媽,別害怕,這已經是很多年前的事了。再說,爸爸在天堂也會保佑我們的。我們就從這裏穿過去吧。”可是她的母親拒絕了,堅持繞道而行。
但是,利莎覺得如果繞道而行的話,會浪費時間。她覺得這是母親潛意識裏的恐懼在作怪。為了消除母親的恐懼心理,自己就應該先穿過鐵路。利莎說:“這樣吧,媽,我先過去。你看到我過去之後,就不會害怕了。”於是她向鐵路走去。
然而就在此時,一輛急速行駛的列車呼嘯而過,將利莎當場撞死。利莎的母親重見這一血腥場麵,當場暈死過去。
幾位法官的死
布萊克曼是英國伊斯特本的勞工領袖,因為與妻子性格不合而與她離婚了。離婚時法院要布萊克曼以後定期付給妻子贍養費。但是,布萊克曼卻沒有執行法院的判決,他認為法院的判決對自己來說是不公平的,因為兩人既然不是夫妻了,那麼自己也就沒有義務養活她。為此,布萊克曼的前妻把他告上了法庭。然而讓人不可思議的是,那些判他付贍養費的法官,一個個都離開了人世。
布萊克曼是個非常倔強的人,他堅持拒付贍養費,所以在1922年4月首次遭到起訴,並被判入獄。審判他的一名地方法官名叫杜克,沒過多久便死了。
布萊克曼始終堅持自己的態度,拒絕付錢,因而再遭判刑。這一次審判他的法官名叫莫林諾斯郎,竟然也莫名其妙地得了重病,很快就離開了人世。
布萊克曼第三次為此事出庭受審時,在宣判後幾分鍾,地方法官法內爾突發腦溢血,不省人事,很快就一命嗚呼了。
1923年10月,布萊克曼因為此事受到法官麥卡尼斯的審訊,依然獲罪入獄。這位法官不久後也離奇地死去了。布萊克曼被監獄釋放出來後,正趕上這位法官的葬禮。
1924年7月底,布萊克曼五度被判刑。到9月間,審訊此案的一名地方法官赫爾比也無緣無故地死了。這些離奇事情的發生,一度引起了法院的恐慌。
對於這些法官的死,布萊克曼很平靜地告訴大家:“這些事情純粹就是巧合,他們的死與我毫無關係。”
在墳墓裏生活的人
191年11月,秘魯聾啞青年柏斯加得了重感冒,身上燒得厲害,他的父母趕緊去藥店為他買來了退燒藥。可是,他服用了退燒藥後,不但沒有見好,反而引起了突然性的短暫休克。當他的父母發現他沒有了呼吸以後,誤以為他死了,就懷著十分悲痛的心情將他埋葬了。
當地殮葬的風俗並非將死人埋在地下,而是在地上建成一座墳墓,用石頭、泥沙及磚砌成。柏斯加就被葬在這種墓中。兩年過後,由於連日大雨,衝壞了不少墳墓。一批工人對這些被損壞的墳墓逐一進行維修。當他們打開柏斯加的墓門時,全都嚇得驚叫起來。隻見柏斯加蓬頭垢麵,穿著破爛的入殮衣服呆坐在自己的棺木上麵,臉上布滿穢物、膿瘡及潰爛的傷口,頭發和胡子髒得黏成一團。
原來當初柏斯加被埋進墳墓後醒了過來,得知自己進了墓穴後,心裏非常難過,忍不住大哭起來。他在墓穴裏什麼也看不見,又沒有辦法離開墳墓。看來最終還是難逃一死,就算不被困死,也會被餓死。這時,他發覺有昆蟲在他的腳上爬動,於是,他也管不了那麼多了,就抓這些昆蟲和蚯蚓來充饑。沒有地方大小便,他就用手指在地上挖一個淺坑,用於大小便。就這樣,日子一天天過去了,柏斯加竟然戰勝了死神,頑強地活了下來。
這一奇跡讓所有人都感到驚歎,醫學界研究認為,柏斯加之所以能夠活下來,其中一個最主要的原因是,柏斯加是聾啞人,否則他是無法適應的。
三次死後三次複活
在肯尼亞生活著一位老人,名叫莫卡·姆茲塔,他這一生經曆了三次死亡,而後來又都複活了。第一次複活是莫卡·姆茲塔三歲的時候。那時,他由於調皮,不小心從樓梯上摔下來,當時就陷入了昏迷。當父母把他送到醫院搶救時,醫生告訴他們,莫卡·姆茲塔的呼吸已經停止了。傷心的父母準備把他埋葬,莫卡·姆茲塔卻大聲啼哭起來,他複活了。欣喜的父母把莫卡·姆茲塔帶到醫院,讓醫生再給他作一次全身檢查。經過一係列的檢查,得出的結論是,莫卡·姆茲塔一切正常,可是醫生說不清楚到底是什麼原因讓莫卡·姆茲塔複活的。
當莫卡·姆茲塔長到22歲的時候,類似的事件再次上演。那一天,莫卡·姆茲塔突然失蹤了。家裏的人都非常擔心他,但是問遍了所有人,找遍了村子裏的每個角落,怎麼也見不到他的蹤影。六天後,一位牧羊人發現並帶回了已經冰涼的莫卡·姆茲塔。原來,莫卡·姆茲塔從一個很高的懸崖上摔到了深淵裏。這個深淵很少有人進去,如果不是這位牧羊人尋找丟失的羊,莫卡·姆茲塔很可能會陳屍野外。傷心欲絕的父母就像十幾年前一樣,準備將莫卡·姆茲塔安葬。在即將入土的瞬間,莫卡·姆茲塔頂開了棺蓋,從死神的魔爪中逃了出來。家人不禁為他的命大而慶幸,周圍的人也對他的事情感到驚奇不已。
莫卡·姆茲塔有了兩次大難不死的經曆以後,大家都以為他從此以後就可以平安無事地過日子了。可是,在莫卡·姆茲塔60歲時,他不幸得了霍亂,而且日益嚴重,沒過多久就斷了氣。斷氣整整一天後,莫卡·姆茲塔突然坐起,並且連聲呼喚:“我想喝水!”
就這樣莫卡·姆茲塔再一次離奇地複活了,而且是在確定死亡以後複活。這到底是巧合還是另有原因,我們不得而知。
被烏龜砸死的人
埃斯庫羅斯是古希臘悲劇詩人,與索福克勒斯和歐裏庇得斯一起被稱為是古希臘三大悲劇家,有“悲劇之父”、“有強烈傾向的詩人”的美譽。他一共留下了90部劇作(包括山羊劇),其中79部的名稱流傳下來了。最著名的20部都遺失了。他的悲劇有七部完整地流傳到今天,另外三部部分保留下來了。然而這樣一個偉大的人物卻死得非常不幸。
一天,他在家忙累了,於是出門散步。這時,一隻老鷹在空中盤旋,爪下抓著一隻龜。老鷹正想把抓到的龜扔到地麵的石頭上砸碎,然後再好好享受一頓美味的龜肉。讓人大感意外的是,老鷹把龜砸在了作家的禿頭上,它大概是把作家的禿頭當成了岩石吧。就這樣,作家當場被砸死。後來他的友人想起,若幹年前曾有神諭說他將死於天降之禍。
死訊到達雅典後,雅典人決定他的劇作(不作為比賽的劇作)可以繼續在比賽上上演,隻要上演他的悲劇,提出申請的演出者就可以獲得免費的助演歌隊。
死裏逃生的人
130年,在澳大利亞悉尼市,一夥小偷在某大樓盜竊金幣時,被一名巡邏至此的警察發現,小偷們先發製人,對那名警察展開了攻擊,造成那名警察因傷勢過重而死亡。
事後不久,當地一個名叫薩爾姆斯的人被捕。警察在他身上搜到了被盜的金幣。憑借這一有力證物,警方馬上控告薩爾姆斯犯謀殺罪。薩爾姆斯矢口否認此事與他有關,並不斷解釋說,這些金幣是從別人手裏贏過來的,同時還出示了不在場的證據。不過,警方並沒有放過他的意思,他們運用各種手段向他施加壓力,在警方高壓逼供下,薩爾姆斯終於承認自己參與了那起盜竊案,但決不承認謀殺,盡管如此,法官還是判他謀殺罪名成立,處以死刑。
這時,參與盜竊的另一名罪犯西蒙茲也被警方抓捕拘留,但是他奸詐狡猾,堅決不認罪。為了讓他承認自己的罪行,警方下令把西蒙茲帶到刑場,讓他親眼看著薩爾姆斯被當眾絞死,感受一下死亡的氣氛!這樣,他就肯說實話了。
行刑那天,薩爾姆斯被推上了絞刑架。隻要一聲令下,他就會馬上被絞死。
薩爾姆斯抓住時機,在執行前向聚集在刑場的人們連連喊道:“那名警察不是我殺的,請你們相信我,我是冤枉的。”同時他還告訴大家,殺死那名警察的真正凶手就是站在他麵前的被警察看押著的西蒙茲。這時人群大亂,他們不斷地往前擁擠,高喊著暫停行刑,馬上審判西蒙茲。負責行刑的指揮官慌了,馬上命令行刑,薩爾姆斯一下子就被吊在半空。也許是老天有意幫他,隻一瞬間的工夫,奇跡發生了,繩子斷了,人們被眼前的情景驚呆了,紛紛要求警方釋放薩爾姆斯。
指揮官趕緊讓人去準備第二條繩子,然後命令行刑者趕快給薩爾姆斯套上絞索,再次執行絞刑,薩爾姆斯又被吊在半空。不可思議的是,繩子各股開始鬆開,剛好將薩爾姆斯安全地放在地上站著。
這時人們的情緒再也無法控製了,他們認為這是上帝在幫薩爾姆斯,不願意他死,於是高呼“不能執行絞刑,放了他”。指揮官不顧民眾的反對,依然命人將第三條繩索套在了薩爾姆斯的脖子上。這次,繩子就在他頭上的地方斷了。指揮官這一次真是無計可施了,他趕緊騎著馬直奔總督府,向總督報告這件怪事,總督立即下令暫緩執行死刑。
事情過後,指揮官仍然對這件事感到蹊蹺,他認認真真地檢查了曾經套在薩爾姆斯頭上的三根繩子,但是都沒有找到可疑的地方。
西蒙茲終於受到審判,審判的結果是因謀殺罪被判絞刑。
薩爾姆斯幾次與死神擦肩而過,幸運地活了下來,如果不是上帝的幫助,那或許就是巧合吧。
兩兄弟的死
在美國的弗吉尼亞海岸,有一片地處百慕大群島和佛羅裏達群島之間的廣闊海域,總麵積達30多萬平方千米,這就是聞名於世的百慕大三角區。專門從事海洋和航空事業的人,對此談虎色變,把這一海域稱為“魔鬼三角區”或“死亡三角區”。相傳,在這裏航行的艦船或飛機常常神秘地失蹤,事後不要說查明原因,就是連一點船舶和飛機的殘骸也找不到。以至於最有經驗的海員或飛行員通過這裏時,都無心欣賞那美麗如畫的海上風光,而是戰戰兢兢、提心吊膽,唯恐交上噩運,不明不白地葬身魚腹。1945年有五架美國轟炸機從佛羅裏達州空軍基地起飛,在飛行訓練途中用無線電報告他們遇難,然後信號逐漸減弱消失,救援隊也告失蹤。現在,百慕大三角已經成為那些神秘的、不可理解的各種失蹤事件的代名詞。
這片海域附近住著兩兄弟——埃斯基恩·勞倫斯和內維爾,他們相依為命。不過,他們從來不敢到這片海域來。他們對這片“魔鬼三角區”的神秘事件聽得太多了。
但是,盡管這樣,他們還是沒有逃脫命運的安排。一天,埃斯基恩·勞倫斯騎著一輛車出去辦事,當他行至一條大街上時,一輛出租汽車似乎失去了控製,猛地向埃斯基恩·勞倫斯撞來。埃斯基恩·勞倫斯慘叫一聲,倒在了血泊當中。當司機驚慌失措地從車上下來查看時,埃斯基恩·勞倫斯已經氣絕身亡了。
內維爾聞聽噩耗,悲痛萬分,他要求嚴懲肇事者。可是,交警經過一番調查後,竟然找不出事故發生的原因,隻好放了那個司機。這令內維爾非常氣憤,但又無可奈何。
時間過得可真快啊,很快一年過去了。就在埃斯基恩·勞倫斯被撞死的那天,內維爾禁不住想起了自己的兄弟,心裏非常痛苦,於是,他想出去散散心,緩解鬱悶的心情。於是他騎著車來到了當時兄弟被撞的大街上。非常巧的是,當時那輛撞死埃斯基恩·勞倫斯的出租車又出現在了這條馬路上,司機還是原來那個人。也不知何故,那輛出租車竟然又似乎失去了控製,向內維爾猛撞過來。由於事發突然,內維爾來不及躲避,被當場撞死。
就這樣,兄弟兩人都被同一輛出租車撞死。司機也是同一個人。兩次事件發生在相隔一年的同一天。兩兄弟死的時候都是17歲。
與幸運相伴的人
斯拉克是一個非常幸運的人,在退休前一直從事音樂教育工作。他經過多次劫難,卻都大難不死。
斯拉克第一次與死神打交道是在1962年,當時他乘坐的從薩拉熱窩開出的高速列車在行進的途中突然出軌,衝進河裏,17名旅客當場死亡,而斯拉克卻奇跡般地從車窗爬了出來,撿回了一條命。
1963年初,斯拉克得知母親病重後,為了去探望母親,他請一個在航空公司任職的朋友幫忙。在朋友的幫助下,斯拉克坐上了一架長途客機。經過兩個小時的飛行後,飛機快要著陸了。在著陸前,意外發生了,機艙後門突然打開,斯拉克被拋出艙外,17名旅客和3名機組人員死於墜機,但斯拉克卻掉到幹草堆上,從死神的手裏逃了出來。
在接下來的三年時間裏,斯拉克平安無事,但隨後在克羅地亞的斯普利特市,他乘坐的巴士衝進河裏,車上四人遇難,他遊到了安全之處。在接下來的幾十年時間裏,他又經曆了幾次車禍,但每次都沒有性命之憂。
後來斯拉克駕車在狹窄的山路上為躲避一輛大卡車突然轉向,結果由於車速過快,斯拉克連同車一起掉進了懸崖。在最後時刻,他打開車門,從車裏跳了出去,也許是得到了上帝的庇護,他掛到了一棵樹上,親眼目睹自己的小車掉下懸崖爆炸起火。最後,救援隊員把他救了起來,心有餘悸的斯拉克在車禍三天後,第一次買了一張彩票。
沒想到好運再次降臨。幾天以後,他買的那張彩票中了大獎,他賺了60萬英鎊。斯拉克激動地說:“這個消息真是太讓我激動了,我沒想到我的運氣會這麼好!”斯拉克準備用這筆彩金買房子、車子。不過,他還準備拿出一筆錢來為家鄉建一座新禮拜堂。他說:“這麼多年來,正因為有了上帝的庇護,我才能夠躲過一次次的劫難,並且有了這樣的好運,我想做點事謝恩。”
被撞死的人
一戰期間,間諜彼得·卡爾平受命潛入法國。為了掩人耳目,順利搜集情報,他找了一份臨時的工作。不久,卡爾平被人告發,法國情報部門馬上將他逮捕。被逮捕後的卡爾平一直不肯交待己方的情況,更不肯交待他已經獲得的有關情報,於是,法國情報部門對他采取了強硬措施。
卡爾平在受盡折磨以後,就將自己的情況老老實實地交待了。因為他覺得隻有這樣,自己才會少受些折磨。而且,如果他交待了,也許對方還能將他釋放。但是,他的美夢落空了,法國情報部門並沒有因此就對他仁慈一點。
同時,法國一直封鎖他被捕的消息,使別人認為他還在法國工作。法國人沒收了卡爾平的薪水,直到他設法逃出去為止。
一個法國官員用沒收卡爾平的薪水買了一輛車。這輛車造型、款式都非常不錯。這個法國官員非常喜歡這輛汽車,他時常開著這輛車出去散心。這一天,他和往常一樣開著這輛車出門了。雖然天氣非常好,但是他心緒不寧,思想老是無法集中。就這樣,在一個拐角處,這位官員由於刹車不及時,竟將一個路過此地的人撞死。這個官員趕快下車查看,他驚訝地發現,這個被撞死的人不是別人,恰巧就是彼得·卡爾平。
偏離軌道的子彈
1967年7月日早上,美國的布魯克林城外的一條高速公路上,一位名叫娜沙·麥克尤芬的17歲少女,駕駛著一輛卡羅馬轎車正以每小時45英裏的速度向前疾馳。
時40分,娜沙的車子駛過波洛米海灘,剛要駛向岔道時,她的頭部挨了重重的一擊,頓時歪倒在駕駛座上,不省人事。轎車一下子就失去了控製,像一頭發瘋的公牛般衝向了公路旁的灌木叢中……一位上班的工人開著汽車從後麵趕到,他叫來了一輛救護車,把姑娘送進了醫院。醫生采取了一切急救措施,但這些努力都是徒勞的。10時15分,醫生宣布娜沙·麥克尤芬死亡,死亡鑒定書上寫著:死者左腦部有一個小彈孔,係來複槍子彈襲擊而亡。
這個案子引起了警方的高度重視,探長西德曼和他的同事們在出事地點轉了三天,也沒有找到那顆罪惡的來複槍子彈殼!他們對醫生所下的結論表示懷疑,因為娜沙駕駛汽車以每小時45英裏的速度行駛,即使是槍法再準的人也很難從車外準確地將娜沙的頭部擊中,除非凶手的車子與娜沙的車子同速並行。而據那位救過娜沙的工人講,當時公路上沒有看到其他車輛,隻有他的車子在姑娘的車後行駛。再說,娜沙車子的所有車窗都關得嚴嚴實實,沒有一點損壞的痕跡,如果醫生所下的結論是正確的話,那麼車前的反照鏡可能是子彈的唯一入口。也就是說,凶手是從姑娘轎車的左前方向她射擊的,而轎車的左邊是茫茫的波洛米海灘和一望無際的波洛米海灣……總之,可能射出子彈的地方實在是少得可憐,凶手是怎麼射到她的呢?西德曼一點頭緒也沒有,他無可奈何地對同事們說:“夥計們,這個案子非常棘手,看來隻有把持有來複槍的人都抓來審問了。”
“不會吧,探長,布魯克林城裏有三百多萬人口,持有來複槍的人少說也有三萬人,難道把他們都抓過來嗎?”偵探們不滿地問道。
西德曼兩眼盯著辦公室牆上的布魯克林城大地圖,他朝地圖的下半部任意一指,大聲說:“就從這裏開始搜查吧!”
“這樣行嗎?”偵探們疑惑地問。
“不知道,但我們不能放棄。夥計們,加油吧!”
西德曼手指的地方是布魯克林城的雅各布斯區域,它位於出事地點前麵約一英裏處,子彈是絕對不可能從那個方位射來的。偵探們明明知道這樣做是徒勞的,但又不敢違抗他的命令,一場漫無目的的搜查就這樣展開了。
第二天上午,兩名偵探踱到莫比爾車站,車站辦公室裏有個中年男人正在算賬,他叫西奧多·迪利塞。
“喂,你家裏有來複槍嗎?”偵探們例行公事地問。
“來複槍?哦,對了,有一支。”迪利塞答道。
“那你知不知道,有個叫娜沙的女孩被人用來複槍給殺了?”
“知道,報紙上都登了。唉,真是可惜,這麼年輕就死了,她和我還做過鄰居呢!”迪利塞惋惜地說。
“她和你做過鄰居?”
“是啊,那是住在北坤斯的時候!所以,所以我總覺得,娜沙的死可能與我有關。”
“啊,你說這話是什麼意思?”兩名偵探瞪大了眼睛。
迪利塞將賬冊慢慢放下,向偵探們講述了這樣一段經過:六月底,迪利塞和其他兩個人合買了一條船,打算利用假日到洛克韋海灣去捕魚。同時又買了一支來複槍,用於應付海上突發事件。7月日是個捕魚的好天氣,他們的船緩緩駛出海灣,進入了海洋。
突然,迪利塞看見一隻啤酒罐頭漂浮在七號浮標旁,於是舉槍便打,一槍命中。他非常得意,又對著那隻罐頭補了一槍。
第二槍並沒有將罐頭擊中,子彈“撲”的一聲朝北飛去,以離水麵約四英尺的高度越過了洛克韋海灣,又以同樣的高度飛過沙灘,穿過窪地和波洛米海灘的蘆葦叢,越過停車場和環形大道。說來也巧,子彈恰好向娜沙駕駛的轎車飛過來,當它快要接近轎車時,已離小船差不多一裏之遙了,子彈的飛行速度有所減緩,如果娜沙的轎車左邊的反照鏡關上的話,子彈會被撞落下來,然而當時的情況卻不是這樣的,子彈的餘力穿入了娜沙的左腦勺……西德曼探長和他的同事們經過調查取證和模擬實驗,證明娜沙的死確實是迪利塞造成的,但是法庭卻無法追究他的刑事責任,因為這次意外事故是絕無僅有的。
複仇的大象
197年的一個風和日麗的日子,地中海艦隊的水兵史蒂斯、米爾特和拉傑索利用假日休息的時間來到英國倫敦的國立動物園遊玩。
三個人興致勃勃地逛了一圈後來到大象館前。遠遠地看見許多遊客正在觀看一頭大象表演“接球”。
一群活潑可愛的孩子,把一個個顏色各異的塑料球扔過去。大象就用它那長長的鼻子把球托起來又彈給拋球的孩子。
孩子們不停地蹦著跳著,場麵十分歡快。史蒂斯覺得非常有趣,便對兩個好朋友說:“那邊挺有趣的,咱們也過去看看!”
三個人有說有笑地擠進孩子們中間觀看大象的精彩表演。
突然,大象的眼光落到三個水兵的身上。它馬上停止了表演,渾身顫抖起來。一會兒,大象猛地大吼一聲,喘著粗氣,向三名水兵猛衝過去。
離大象最近的米爾特首先被大象甩開的長鼻子卷了起來,然後舉到空中,隨後狠狠地向地上摔去。米爾特當場斃命。
遊客們頓時慌亂地四處逃散。大象徑直向史蒂斯和拉傑索衝來。他倆見狀扭頭就跑,奔跑中,拉傑索不小心摔倒在地上。正在這時,發狂的大象追了上來,又用長鼻子把拉傑索高高卷起。
拉傑索四肢亂蹬哇哇大叫。這時大象把他向空中一甩,隻聽“啪”的一聲,拉傑索也在瞬間斃命。
大象仍然不肯罷休,又拚命追趕史蒂斯。
“大象傷人了!”人群中有人大喊起來。
此時場麵十分混亂,驚叫之聲不絕於耳。這時,一個大胡子警察跑了過來。他使勁地吹著警哨,示意大家迅速離開。
大象的飼養員肯迪巴利聞聲趕來,很快就將大象製伏,拖進了象舍。
正在動物園裏采訪的記者特侖特聞訊趕來,他找到肯迪巴利問道:“請問,這頭大象一直很凶嗎?”
肯迪巴利趕忙搖搖頭說:“它平時一點都不凶,相反還挺溫順的,而且領悟能力特別強,不論教什麼內容,很快就會學會。”
“那它今天為什麼變得如此凶惡呢?”特侖特又問。
肯迪巴利回答:“我也不知道。不過今天這事很蹊蹺,它要傷害的對象是這三個水兵。難道它認識這三個人?”
特侖特忙問:“我聽說還有一個水兵活著。那他現在在哪?”
肯迪巴利用手一指,說:“就在那邊的園長辦公室裏。”
特侖特趕忙跑到園長辦公室裏,隻見那位幸存的水兵正坐在那兒瑟瑟發抖,蒼白的臉上布滿了汗珠。
特侖特走上前去,詢問出事的經過。史蒂斯精神恍惚,語無倫次。過了好一會兒,他才慢慢平靜下來。
特侖特問道:“你們以前見過這隻大象嗎?”
“沒……沒有見過。”史蒂斯說。
“那麼,那頭大象見了你們之後為什麼那麼激動呢?並且還不停地追趕你們。”特侖特又問。
史蒂斯一挺,吃了一驚,說:“我也……不知道……它為什麼會這樣。”
特侖特笑著點點頭,說:“你再好好想想。”
史蒂斯的臉上一陣紅一陣白。猛然間,他轉過身向園長問道:“您能告訴我這頭大象是從哪兒運來的嗎?”
園長想了想後答道:“馬耳他。”
“馬耳他,馬耳他!”史蒂斯念叨著,呼吸越來越急促。之後,他無力地垂下腦袋,失聲痛哭起來。接著,史蒂斯就說出了一段他們與大象偶遇的故事。
那是三年前的一天,史蒂斯和他的兩個水兵朋友正在馬耳他的碼頭上閑逛。走著走著,看見一個大鐵籠子裏裝著一頭大象,聽說是要運往一個動物園去的。當時,他們閑著無聊,就拿這頭大象取樂。
不曾想,這頭新捉到的大象,很不歡迎他們的這種做法,它憤怒地從鼻子裏吹出一股熱氣,險些把拉傑索掀倒。這下可把他們激怒了。拉傑索不知從哪兒找來一根鐵棒,對著大象的屁股狠命地抽打起來,痛得大象“嗷嗷”直叫,而他們卻笑得前仰後合。他們還覺得不夠刺激,又把大象的食物統統扔到了海裏,還用鐵棒猛擊大象的鼻子。直到大象的鼻子裏流出了鮮血,他們才揚長而去。
他們做夢也不會想到,三年過去了,大象已漂洋過海,落戶到這裏。而非常巧的是,史蒂斯和他兩位好朋友在這裏碰到了這頭大象,這讓大象想起了往日的仇恨,於是對他們實施了報複行動,造成了一場悲劇。
特侖特據此寫出了一篇報道,在社會上引起了強烈的反響。
逃過一劫的丈夫
一名年輕的婦女在吉爾吉斯斯坦的一家超市裏購物。這時,一名金發女郎忽然上前同她打招呼:“維拉,這麼巧,在這裏碰到你了!”
維拉又驚又喜:“啊,是你呀!娜加,好久不見了!最近在忙些什麼?”
誰知娜加突然神情緊張地問道:“維拉,你丈夫和球隊一塊兒去菲律賓了嗎?”
“去了啊,怎麼了?”
“那他是什麼時候走的呢?”
“今天早上啊!娜加,你臉色不對,到底發生什麼事啦?”
娜加的麵色霎時變得慘白:“他真的動身了嗎?”
“當然。不過你能告訴我到底發生什麼事了嗎?”
“快跟我來!”娜加二話不說,便將維拉拉出超市,然後和她一起坐上了汽車。很快,汽車來到了維拉家。
帶著滿腹疑問,維拉下了車。這時,六歲的大女兒艾比蓋爾衝上來喊道:“媽媽,爸爸永遠都不會回來了……”
“是的,你丈夫乘坐的飛機已在太平洋上空墜毀,剛才電視裏麵已經播出了新聞。”娜加輕輕補充著。
維拉猛地感到一陣天旋地轉,隻覺得腦子裏一片空白,渾身軟綿綿的。她掩麵而泣,拉開車門,坐進汽車。等她回過神來,隻看見汽車排出的尾氣揚起一陣塵土。
汽車在公路上快速奔馳。太陽火辣辣地炙烤著大地,陣陣熱浪通過開著的車窗襲來,可維拉毫無覺察。此時,維拉的心很亂,她無論如何也無法接受這個事實。
維拉的丈夫馬吉德是吉爾吉斯斯坦紅牛足球俱樂部的醫生,這次球隊到菲律賓參加邀請賽,他也隨隊一同前往。
很快,維拉的汽車來到了俱樂部大樓門前。維拉一個急刹車,匆匆將車停好,便向樓內奔去。
此時,俱樂部已經亂成了一鍋粥。經理室大門緊閉。許多受難者家屬焦急地等在那裏。維拉見狀,奮力推開人群擠了進去。
“……波隆拉、薩萊、卡麥爾、馬吉德……”
維拉隻覺得呼吸越來越沉重,渾身沒有一絲力氣。身旁一個男子扶住她問道:“女士,您沒事吧?”
“啊,不用擔心,我沒事,隻是請問剛才念的是……”
“這是乘坐今天早上八時開往菲律賓的班機的隊員及工作人員名單。”
“啊,天哪!這一切都是真的。”維拉尖叫起來,心裏頓時如刀絞一般,眼淚如斷線的珠子一樣流淌出來。
旁邊,有不少婦女開始抽泣,一位老太太當場暈倒。維拉勉強擠出人群,退到室外,木然地扶著牆走下樓梯。外邊的人流又讓她一陣眩暈。她機械地走向汽車,恍惚間覺得車那邊站著個人,高挺的身架,略顯憔悴卻仍不失英俊的麵龐……還有那熟悉的微笑……啊,是自己的丈夫馬吉德,他沒有死!
維拉生怕自己在做夢,於是揉了揉眼睛:果然是他,我沒有做夢。馬吉德一個箭步衝上來將她緊緊摟在懷裏。
維拉將頭緊靠在丈夫溫暖而安全的懷抱裏,熱淚奪眶而出。
好久,維拉才抬起頭問道:“你怎麼沒走啊?昨晚,你不是把日期改了嗎?”
“本來,我是要走的。可臨登機前,我忽然想起還有一支鋼筆留在送我們去機場的車上,那時,離起飛還有10多分鍾。我便跟他們打了個招呼去取筆。可是等我取完筆回來的時候,飛機已經起飛了。當時,我還為這事懊悔不已呢,沒想到,這卻救了我一命。”
“那是什麼筆啊,是不是對你很重要呀?”
“不錯,那支筆對我來說確實很重要!”說到這兒,馬吉德深情地望著妻子。
維拉想起來了,說道:“那是我們認識不久,我送你的生日禮物!”
不錯,馬吉德一直珍藏著這支筆,這裏麵飽含著他對妻子深深的愛。
斷頭複活的男孩
199年4月26日,美國一位10歲男孩蒂莫西·馬賽厄斯高高興興去上學,突然被一輛飛馳而來的卡車撞倒,摔出五米遠,頭和身體已經分離,隻連著一些肌肉和韌帶。路人趕緊發出求救信息。12分鍾後,一架直升飛機趕到現場,人們小心翼翼地將可憐的馬賽厄斯抬上飛機,送到美國亞利桑那州菲尼克斯的聖約瑟醫院搶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