紅杉給了我們一個很好的啟示:成功不能隻靠自己的強大,成功需要依靠別人,也需要幫助別人。
以真心換真心
芸芸眾生中,與你擦肩而過的人很多,但與你關係親密的人卻很少。除了親人之外,還有另一種人會與你關係親密,這種人盡管與你沒有血緣關係,但他像親人一樣關心你、愛護你、幫助你、在乎你,這種人就是朋友。千金易得,知己難尋,以心換心,才能獲得真摯的友誼。
《世說新語》裏記載了一則荀巨伯探友的故事:荀巨伯,東漢人。一日,他從遠方來探視生病的朋友,恰逢胡人圍攻這座城池。朋友對荀巨伯說:“我現在快死了,你趕快離開吧。”荀巨伯回答道:“我遠道來看你,你讓我離開,敗壞‘義’而求活命,哪裏是我巨伯的行為!”
胡兵闖進來,對荀巨伯說:“大軍一到,全城之人皆逃避一空,你是什麼樣的男子,竟敢獨自留下來?”荀巨伯說:“朋友有重病,我不忍心丟下他,寧願用我的身軀拯救朋友的性命。”
胡兵相互商量說:“我們這些沒有道義的人,卻闖入了有道義的國土!”於是,他們率軍撤回。全城人的生命財產得以保全。
荀巨伯這樣的人堪稱真朋友。相隔萬裏仍彼此惦念,心靈相通;關鍵時刻,不拋棄、不放棄,寧願留下來一起死,也不願丟下朋友苟且地活。生死考驗顯真情,正是這高尚的友誼感動了進犯的胡人,保全了全城。
現代社會生活節奏快,人們總愛抱怨“錢越賺越多,朋友卻越來越少”。捫心自問,你是用真心去對待朋友嗎?真正的朋友是平時大家各忙各的,有心事要傾吐了,打個電話問聲好,彼此安慰。朋友有難時,不敢說為之上刀山下火海、兩肋插刀,至少應不離不棄,給予精神上的支持。
朋友是你高興時想見的人,煩惱時想找的人,得到對方幫助時不用說謝謝的人,打擾了對方不用說對不起的人,高升了不必改變稱呼的人;朋友可以一起打著傘在雨中漫步,可以一起在海邊沙灘上打個滾兒,可以一起沉溺於某種音樂遐思,可以一起徘徊於書海暢遊;朋友是悲傷時陪你一起掉眼淚,歡樂時和你一起傻傻地笑……朋友之間在情感上有一定的交融,是精神上誌同道合、患難與共的人。
現在很多的友誼都缺乏這種真心。酒場上大家吃吃喝喝,稱兄道弟,並一再表示有事時要互相幫助。可真有事了,那些所謂的朋友就用各種借口推托。歌德說:“真正的朋友在患難中對友誼絕對忠誠,真正的朋友在危險中對友誼絕對堅定。”
經不住考驗的友誼都不是真正的友誼。
布朗和瓊斯是一對好朋友,他們整天在一起玩,相約要一生幫助對方。有一天,他們在野獸出沒的森林裏迷了路,相互鼓勵:“不管遇到什麼險情,我們都要共同麵對,攜手戰勝它。”
他們在森林裏焦急地找尋著出路,這時,一頭凶猛又饑餓的熊突然出現,向他們撲來。布朗一看,丟下瓊斯,匆忙地爬上一棵大樹。瓊斯不會爬樹,向布朗呼救,希望能得到布朗的幫助。可是布朗擔心自己被熊吃掉,絲毫不顧瓊斯的哀求。沒有辦法,瓊斯隻得趴在地上裝死。熊是不吃死的動物的,它嗅了嗅瓊斯,就走開了。
布朗從樹上下來後,問瓊斯:“熊剛才在你耳邊說什麼呢?”
瓊斯說:“熊對我說,不要和虛偽的人交朋友。”
朋友之間共安樂容易,共患難難。“茫茫人海,漫漫長路,你我相遇,成為相互。相互就是走累了一起扶助,走遠了一起回顧;相互就是痛苦了一起傾訴,快樂了一起投入。”沒有了相互扶助,遇到危險各自逃,算不得真友誼。
世界著名的寓言家克雷洛夫曾說:朋友之最可貴,貴在雪中送炭,不必對方開口,急急自動相助。朋友中之極品,便如好茶,淡而不澀,清香但不撲鼻,緩緩飄來,細水長流。隻有在患難的時候,才能看見朋友的真心。
克雷洛夫一生寫過很多寓意深刻的故事。他寫的寓言故事形象生動,用具有鮮明特點的動物形象來表現相應的處於各種社會地位的人物的複雜性格。其中《狗的友誼》采用先揚後抑的手法達到諷刺效果。
黃狗和黑狗吃飽了飯,躺在廚房外的牆腳,邊曬太陽邊攀談起來。它們談到人世間的各種問題,最後談到了友誼。
黑狗說:“人生最大的幸福,就是能和忠誠可靠的朋友在一起生活,同甘苦,共患難。彼此相親相愛,保護對方,使朋友高興,讓他的日子過得更加快樂,同時也在朋友的快樂裏找到自己的歡樂。天下還能有比這更加幸福的事嗎?假如你和我能結成這樣親密的朋友,日子一定好過得多,就連時間的飛逝都不覺得了。”
黃狗熱情洋溢地說道:“太好了,就讓我們做朋友吧!”
黑狗也很激動:“親愛的黃狗,過去我們沒有一天不打架,我好幾回都覺得非常痛心!真是何苦呢?主人挺好的,我們吃得又多,住得也寬敞,打架是完全沒有道理的!來吧,握握爪吧!”
黃狗嚷道:“讚成,讚成!”
兩個新要好起來的朋友立刻熱情地擁抱在一起,互相舔著臉,高興極了,它們高呼著:“友誼萬歲!讓吵架、妒忌、怨恨都滾開吧!”
就在這時候,廚子扔出來一根香噴噴的骨頭。兩個新朋友立即閃電似的向骨頭直撲過去。“親密”的朋友“親密”地滾在一起,相互撕咬,搞得狗毛滿天亂飛。
其實現實中充滿了這樣的“友誼”,聽他們講話,你以為他們是同心同德;丟給他們一根“骨頭”,他們就全成了“利益至上者”。
古人雲:“君子之交淡如水。”純真的友誼就像雄鷹對藍天的虔誠,就像魚兒對清水的堅定。
對每個人來說,要想成功就要懂得先利人再利己,最終做到既利人又利己,這才是為人處世的最高境界。隻有懂得舍棄小的利益,讓人一步,惠及他人,才能獲得他人對你的回報。當我們對別人讓利的時候,其實也是為了讓自己得到更大的實惠!
有一個美國農村的老頭,他決定讓兒子成為不平凡的人。
於是,他找到美國當時的首富—石油大王洛克菲勒,對洛克菲勒說:“尊敬的洛克菲勒先生,我想給你的女兒找個對象。”
洛克菲勒說:“對不起,我沒有時間考慮這件事情。”老頭說:“如果我給你女兒找的對象,也就是你未來的女婿,是世界銀行的副總裁,可以嗎?”洛克菲勒同意了。然後,老頭找到了世界銀行總裁,對他說:“尊敬的總裁先生,你應該馬上任命一個副總裁!”總裁先生說:“不可能,這裏這麼多副總裁,我為什麼還要任命一個副總裁呢,而且必須馬上?”老頭說:“如果你任命的這個副總裁是洛克菲勒的女婿呢?”世界銀行總裁爽快地答應了。
這隻是一個虛構的故事,但世界上最出色的生意往往就是這樣談成的,因為給對方提供了利益,所以到最後自己也收獲大利,這就是雙贏。
在這個競爭激烈的社會,雖然我們不能逃避經濟社會的利益關係,但我們一定要拋開“個人利益至上”的唯利是圖的觀念,你可以利己,但利己不能建立在損人的基礎上。利益永遠不是友誼的基礎,我們要拿真心換真心,用我們的真誠去感動對方。
在朋友患難時,及時伸出援助之手,才會使友誼之樹常青!
尊重他人,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問題有句俗語說:“我敬人一尺,人敬我一丈。”意思就是說,我們隻要學會了尊重他人,他人也一定會加倍地尊重我們。尊重他人,是一種修養,是一種品格,是一種對他人不卑不亢的平等相待,是一種對他人人格與價值的充分肯定。任何人都不可能盡善盡美,我們沒有理由以卑躬屈膝的姿態去崇拜他人,也沒有資格用不屑一顧的神情去嘲笑他人。
一天,一位40 多歲的中年女人領著一個小男孩走進美國著名企業巨象集團總部大廈樓下的花園,在一張長椅上坐下來。
不遠處有一位頭發花白的老人正在修剪灌木。忽然,中年女人從隨身的挎包裏揪出一團白花花的衛生紙,一甩手將它拋到老人剛剪過的灌木上。老人詫異地轉過頭,朝中年女人看了一眼,中年女人滿不在乎地看著他。老人什麼話也沒有說,走過去撿起那團紙,將它扔進一旁的垃圾筐裏,然後回到原處繼續工作。
老人一連撿了那中年女人扔的六七團紙,但他始終沒有因此露出不滿和厭煩的神色。“你看見了吧!”中年女人指了指修剪灌木的老人,對男孩說,“我希望你明白,你如果現在不好好上學,將來就跟他一樣,隻能做這些卑微低賤的工作!”
老人放下剪刀走過來,對中年女人說:“夫人,這裏是集團的私家花園,按規定隻有集團員工才能進來。”“那當然,我是巨象集團所屬公司的部門經理!”中年女人高傲地說。“能借你的手機用一下嗎?”老人沉吟了一下說。中年女人極不情願地把手機遞給老人,同時又不失時機地開導兒子:“你看,這些窮人這麼大年紀了,連手機也買不起!”
老人打完電話後把手機還給了中年女人。很快,一名男子匆匆走過來,恭恭敬敬地站在老人麵前。老人對男子說:“現在免去這位女士在巨象集團的職務!”“是,立刻按您的指示去辦!”那人連聲應道。老人吩咐完後,徑直朝小男孩走去,他用手撫了撫男孩的頭,意味深長地說:“希望你明白,在這個世界上,最重要的是要學會尊重每一個人。”說完,老人撇下三人緩緩而去。中年女人被眼前驟然發生的事情驚呆了。原來老人就是集團總裁詹姆斯先生! 她一下子癱坐在長椅上。
生活中,很多人往往把注意力集中在權貴、富豪身上,卻對那些地位比自己低微、生活比自己差的人不屑一顧,甚至隨意責罵他們,完全不顧他們的感受。這些行為都是對別人的不尊重。
事實上,尊重別人就是尊重自己,你隻有自覺地尊重別人,別人才會發自內心地尊重你。在尊重別人的同時,你更要替別人考慮,這樣才會受到別人的尊重。
美國第16 任總統林肯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成功者之一,但一般人有所不知的是,林肯後來的成功,很大一部分在於他深切地吸取了恣意批評別人和得罪別人的教訓。那時,林肯還很年輕,不僅批評別人,還寫信作詩揶揄別人。
林肯在伊州春田鎮執行律師業務的時候,甚至寫信給報社,公開攻擊他的對手。1842 年秋天,他取笑了一位名叫詹姆斯·史爾茲的愛爾蘭人。該人自負而好鬥。於是,林肯在《春田時報》刊登了一封未署名的信,譏諷了史爾茲一番,令鎮上的人都捧腹大笑。史爾茲是個敏感而驕傲的人,他氣得怒火中燒。他查出了寫信的人是林肯之後,立即跳上馬去找林肯,提出跟林肯決鬥。
為了顏麵,林肯不得不決鬥。對方給他選擇武器的自由。因為林肯的雙臂很長,他就選擇騎兵的長劍,並跟一名西點軍校的畢業生學習舞劍。決鬥的那一天,他和史爾茲在密西西比河的沙灘碰頭。在即將決鬥的最後一分鍾,他們的助手阻止了這場決鬥。
在做人的藝術方麵,林肯學到了無價的一課。他從此再沒有寫過一封侮辱他人的信件,也不再取笑任何人了。
南北戰爭的時候,一次又一次,林肯任命新的將軍統禦波多麥之軍,而每一個將軍—麥克裏藍、波普、伯恩基、胡克爾、格蘭特都相繼慘敗,使得林肯隻能失望地踱步。全國有一半的人都在痛罵那些差勁的將軍們。當林肯太太和其他人對南方人士有所非議的時候,林肯回答說:“不要批評他們。如果我們在同樣情況之下,也會跟他們一樣。”
這正是林肯的過人之處。他之所以受到世人的愛戴,是因為他不故作姿態,不自以為是,在尊重他人的同時,設身處地地替他人考慮,體諒對方的難處,並恰當地給予幫助。